一种多用途组培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14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组培瓶,还包括瓶盖,所述瓶体侧面设有通风窗,通风窗的边缘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位于所述瓶体的外侧;所述瓶盖为内壁可覆盖通风窗的空腔结构,所述瓶盖的侧壁上设有可对应通风窗的通风网,当有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位于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无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不在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瓶盖盖上瓶体后,所述瓶体外侧、密封条和瓶盖内壁构成一密闭空间;此技术方案中的组培瓶具有提供有氧环境和无氧环境的两种用途,减少实验室内组培瓶的数量,便于存放和寻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组培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培瓶,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多用途组培瓶。
技术介绍
组培是用于培育种子幼芽品种培育的一种玻璃包装容器,组培瓶对于植物类组织的培育很大的作用!有大批的种植户都学习组培技术。组培瓶能培育的植物有很多种,如:花卉,食用菌,虫草,马铃薯等。针对不同的培育实验要求,对组培瓶的要求也不一样,植物的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研究植物的有氧呼吸时,对组培瓶的供氧要求较高,在研究植物的无氧呼吸时,对组培瓶的密封性要求较高,通常,这两种实验主要是用两种不同的组培瓶去完成,以至于实验室内组培瓶的类型较多,不便于存放也不便于寻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组培瓶,具有实现有氧环境和无氧环境、且便于存放和寻找的优势。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用途组培瓶,包括瓶体,还包括瓶盖,所述瓶体侧面设有通风窗,通风窗的边缘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位于所述瓶体的外侧;所述瓶盖为内壁可覆盖通风窗的空腔结构,所述瓶盖的侧壁上设有可对应通风窗的通风网,当有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位于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无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不在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瓶盖盖上瓶体后,所述瓶体外侧、密封条和瓶盖内壁构成一密闭空间。在瓶盖上设置通风网,瓶体上设置通风窗,并且添加密封条,当通风窗和通风网叠合时,组培瓶内部环境与外部大气环境连通,可以保证氧气的充足,当通风窗和通风网完全错位时,密封条将瓶盖和瓶体形成的空间与外部大气环境隔离,营造缺氧的环境,此技术方案中的组培瓶具有提供有氧环境和无氧环境的两种用途,减少实验室内组培瓶的数量,便于存放和寻找。优选的,该多用途组培瓶还包括可将瓶盖和瓶体旋转固定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定位槽和定位块,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瓶盖的边缘,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瓶体外侧。定位槽和定位块分别设在瓶盖和瓶体上,可以快速定位通风窗和通风网的相对位置。优选的,所述瓶体底部还设有底盘,所述定位块的一面与所述瓶体外侧面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底盘的一面连接。底盘为定位块提供着力点,并且瓶盖与瓶体合上时,底盘可以与瓶盖的端部贴合,使无氧环境的封闭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通风网分为对称分布在瓶盖两侧两组同尺寸的通风网,所述通风窗对应所述通风网设置有两个。通风网和通风窗分别设在瓶盖和瓶体柱面的两侧,空气在流通时为对向流动,不受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瓶盖上设置通风网,瓶体上设置通风窗,并且添加密封条,当通风窗和通风网叠合时,组培瓶内部环境与外部大气环境连通,可以保证氧气的充足,当通风窗和通风网完全错位时,密封条将瓶盖和瓶体形成的空间与外部大气环境隔离,营造缺氧的环境,此技术方案中的组培瓶具有提供有氧环境和无氧环境的两种用途,减少实验室内组培瓶的数量,便于存放和寻找;2、定位槽和定位块分别设在瓶盖和瓶体上,可以快速定位通风窗和通风网的相对位置;3、底盘为定位块提供着力点,并且瓶盖与瓶体合上时,底盘可以与瓶盖的端部贴合,使无氧环境的封闭效果更好;4、通风网和通风窗分别设在瓶盖和瓶体柱面的两侧,空气在流通时为对向流动,不受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一种多用途组培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用途组培瓶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瓶盖、11-通风网、12-定位槽、2-瓶体、21-通风窗、22-底盘、23-定位块、3-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用途组培瓶,包括瓶体2,还包括瓶盖1和密封条3,瓶体2和瓶盖1均为空心圆柱形,并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瓶盖1的内径小于瓶体2的外径,瓶体2可以全完置于瓶盖1的内部,瓶体1的柱面上设有多个通风网11,所有通风网11占瓶体1柱面面积不超过其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从瓶体1的横截面来看,所有通风网11所在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之和不大于180°,在瓶体2的柱面上设有多个通风窗21,通风窗21的总面积不小于通风网11的总面积,同理,从瓶体2的横截面来看,通风窗21所在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通风网11所在弧长对应的圆心角,在通风窗21的边缘上设有密封条3,密封条3可以将使瓶体2和瓶盖1之间形成完全密闭的空间;使用时,瓶体2和瓶盖1安装为一体,需要在有氧环境下做实验,实现组培瓶内的通风,保证供氧充足时,通风窗21和通风网11叠合;当通风网11和通风窗21完全错位时,密封条3可以将瓶体2和瓶盖1形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大气环境完全隔离,形成良好的缺氧环境;通过本技术方案,将有氧环境下使用的组培瓶和无氧环境下实验的组培瓶合二为一,有效的减少了实验室内组培瓶的种类和数量,更便于存放和寻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还包括以下方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通风窗21和通风网11之间比较难以确定两者的相对位置,因此,在瓶盖1开口一端的端部设多个定位槽12,在瓶体2底部的外围上设定位块23,定位块23和定位槽12的数量相等,同时,当瓶盖1和瓶体2安装为一体时,定位槽12和定位块23一一对应刚好嵌合,并且瓶体2和瓶盖1之间可以进行多种状态的安装,通过以上方案,实现在安装时,瓶体2和瓶盖1之间的相对位置状态可以较快的确定,提升安装的效率。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还包括以下方案:在瓶体2的底部外侧设有一底盘22,定位块23的一面设在瓶体2的柱面上,另一面设在底盘22上;一方面底盘22可以为定位块23提受力点,增加定位块23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底盘22可以与瓶盖1的口部贴合,实现对瓶盖1口部的密封。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还包括以下方案:将通风网11对称分布在瓶盖1的两侧,并且单侧面的通风网11所区域对应的圆心角小于等于90°,在瓶体2上设两个通风窗21,并且对称分布在瓶体2的两侧面,同时,通风窗21所占区域对应的圆心角不小于通风网11所对应的圆心角,将通风网11和通风窗21都分布在两侧,在进行有氧环境下的实验时,空气处于对流状态,且不受阻,更有利于保障氧气的充足;通风网11和通风窗21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不超过90°,在进行有氧环境切换至无氧环境时,通风网11和通风窗21可以完全错位,实现良好的无氧环境。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组培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盖,所述瓶体侧面设有通风窗,通风窗的边缘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位于所述瓶体的外侧;所述瓶盖为内壁可覆盖通风窗的空腔结构,所述瓶盖的侧壁上设有可对应通风窗的通风网,当有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位于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无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不在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瓶盖盖上瓶体后,所述瓶体外侧、密封条和瓶盖内壁构成一密闭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组培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盖,所述瓶体侧面设有通风窗,通风窗的边缘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位于所述瓶体的外侧;所述瓶盖为内壁可覆盖通风窗的空腔结构,所述瓶盖的侧壁上设有可对应通风窗的通风网,当有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位于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无氧培育时,所有通风网不在所述通风窗覆盖的区域内;当瓶盖盖上瓶体后,所述瓶体外侧、密封条和瓶盖内壁构成一密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组培瓶,其特征在于,该多用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东东陈邵军王高平刘莉辜超俊杨培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归谷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