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98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8
一种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前壳,与前壳扣合的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扣合形成了运作空间,所述运作空间中部的后壳上安装有电机压板,所述电机压板与后壳之间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从电机压板中向前穿过,所述电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叉形结构的上边内侧设置有齿条,所述右臂的左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下边内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分别与主动轮相啮合,所述电机压板的前面安装有线圈座,所述线圈座的前面安装有手机无线充感应线圈,所述后壳的底部固定有耳机盒无线充电仓,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仓内壳,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和无线充电仓内壳之间设置有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所述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主板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特别指的是一种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支架都是通过电机带动减速齿轮与双臂齿条的相互啮合传动,现有的车载支架都是只一个给手机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座,而不能给耳机无线充电,这种车载支架充电方式单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给手机无线充电,又能给耳机无线充电的无变速齿轮的车载支架。本技术包括前壳,与前壳扣合的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扣合形成了运作空间,所述运作空间中部的后壳上安装有电机压板,所述电机压板与后壳之间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从电机压板中向前穿过,所述电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电机压板的上下两边向上卷起,形成槽形导轨,所述槽形导轨内从左向右插装有左臂,所述槽形导轨从右向左插装有右臂,所述左臂的右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上边内侧设置有左齿条,所述右臂的左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下边内侧设置有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和右齿条分别与主动轮相啮合,所述电机压板的前面安装有线圈座,所述线圈座的前面安装有手机无线充感应线圈,所述前壳的前面贴装有面板,所述运作空间的前壳的底部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电源接口,所述主板的中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后壳的底部固定有耳机盒无线充电仓,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仓内壳,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和无线充电仓内壳之间设置有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所述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与主板相连接,所述无线充电仓内壳内可以放置耳机无线充电盒,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的前面安装有触摸释放开关。所述后壳的前面设置有球腕座,所述球腕座上固定有球腕,所述球腕内安装有球头,所述球腕7外拧合有调节螺帽,所述球头的后端安装有出风口夹子。进一步地,所述左齿条与主动轮的上边相啮合,所述右齿条与主动轮的下边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叉,所述固定叉向后延伸再向上折弯九十度与后壳的底部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叉的上面安装有手机托架。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感应器孔与红外感应器对应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但能作为手机支架、给手机和耳机盒无线充电,而且没有减速齿轮,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效果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是一种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前壳1,与前壳1扣合的后壳6,所述前壳1与后壳6扣合形成了运作空间,所述运作空间中部的后壳6上安装有电机压板4,所述电机压板4与后壳之间固定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从电机压板4中向前穿过,所述电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51,所述电机压板4的上下两为向上卷起,形成槽形导轨,所述槽形导轨内从左向右插装有左臂3,所述槽形导轨从右向左插装有右臂11,所述左臂3的右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上边内侧设置有左齿条31,所述右臂11的左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下边内侧设置有右齿条111,所述左齿条31和右齿条111分别与主动轮51相啮合,所述电机压板4的前面安装有线圈座2,所述线圈座2的前面安装有手机无线充感应线圈19,所述前壳1的前面贴装有面板18,所述运作空间的前壳1的底部安装有主板12,所述主板12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电源接口121,所述主板12的中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122。所述后壳6的底部固定有耳机盒无线充电仓16,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16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仓内壳17,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16和无线充电仓内壳17之间设置有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4,所述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4与主板相连接,所述无线充电仓内壳17内可以放置耳机无线充电盒,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16的前面安装有触摸释放开关162。所述后壳6的前面设置有球腕座61,所述球腕座61上固定有球腕7,所述球腕7内安装有球头9,所述球腕7外拧合有调节螺帽8,所述球头9的后端安装有出风口夹子10。所述齿条31与主动轮51的上边相啮合,所述齿条111与主动轮51的下边相啮合。所述主板包括充电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无线充感应线圈19和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14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电路与电机5电连接。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16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叉161,所述固定叉161向后延伸再向上折弯九十度与后壳6的底部相固定。所述固定叉161的上面安装有手机托架13。所述红外感应器孔15与红外感应器122对应安装,所述红外感应器122与电机控制电路电连接。当把手机放贴着面板18放在手机托架13时,红外感应器孔15感应到有手机的存在,将信号传送给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指令电机5顺时针转动,左臂3和右臂11向内靠拢,手机被抱紧。当要取下手机时,轻触触摸释放开关162,触摸释放开关162将触摸信号传送给电机控制电路,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指令电机5逆时针转动,左臂3和右臂11向外拉开,手机被释放。当耳机无线充电盒没电时,将耳机充电盒放入耳机盒无线充电仓16内,在双方感应线圈的电磁作用下,便可以耳机无线充电盒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前壳,与前壳扣合的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扣合形成了运作空间,所述运作空间中部的后壳上安装有电机压板,所述电机压板与后壳之间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从电机压板中向前穿过,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电机压板的上下两边向上卷起,形成槽形导轨,所述槽形导轨内从左向右插装有左臂,所述槽形导轨从右向左插装有右臂,所述左臂的右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上边内侧设置有左齿条,所述右臂的左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下边内侧设置有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和右齿条分别与主动轮相啮合,所述电机压板的前面安装有线圈座,所述线圈座的前面安装有手机无线充感应线圈,所述前壳的前面贴装有面板,所述运作空间的前壳的底部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电源接口,所述主板的中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后壳的底部固定有耳机盒无线充电仓,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仓内壳,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和无线充电仓内壳之间设置有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所述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与主板相连接,所述无线充电仓内壳内可以放置耳机无线充电盒,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的前面安装有触摸释放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其特征是包括前壳,与前壳扣合的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扣合形成了运作空间,所述运作空间中部的后壳上安装有电机压板,所述电机压板与后壳之间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从电机压板中向前穿过,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电机压板的上下两边向上卷起,形成槽形导轨,所述槽形导轨内从左向右插装有左臂,所述槽形导轨从右向左插装有右臂,所述左臂的右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上边内侧设置有左齿条,所述右臂的左端为叉形结构,所述叉形结构的下边内侧设置有右齿条,所述左齿条和右齿条分别与主动轮相啮合,所述电机压板的前面安装有线圈座,所述线圈座的前面安装有手机无线充感应线圈,所述前壳的前面贴装有面板,所述运作空间的前壳的底部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底部设置有耳机电源接口,所述主板的中部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所述后壳的底部固定有耳机盒无线充电仓,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仓内壳,所述耳机盒无线充电仓和无线充电仓内壳之间设置有耳机无线充电感应线圈,所述耳机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