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73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本集成芯片包括:处理器模块、变压输入模块、慢启动模块、稳压模块、恒流输出模块,以及输出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变压输入模块提供输入电压后,所述慢启动模块适于控制输入电压达到预设值的延迟时间,并通过所述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后由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对输入电压进行恒流调节,以向负载输出恒定电流;所述输出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当输出电流超过处理器模块所设定的电流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所述变压输入模块停止输入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可调范围的输入电压进行慢启动稳压后恒流输出,并对输出电流进行监测,在负载非正常工作时及时切断供电,实现了保护电路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芯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
技术介绍
现在大多集成芯片恒流驱动模式工作,电流长期稳定度通常作为衡量恒流电源的性能指标,但是传统集成芯片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瞬态电流尖峰、超出允许的驱动电流等问题,并在集成芯片输出端给负载提供电压时,产生的电流不稳定(过高、过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安全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以克服传统集成芯片给负载提供电压时电流不稳定造成设备安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其包括:处理器模块、变压输入模块、慢启动模块、稳压模块、恒流输出模块,以及输出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慢启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慢启动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恒流输出模块与所述输出检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变压输入模块提供输入电压后,所述慢启动模块适于控制输入电压达到预设值的延迟时间,并通过所述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后由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对输入电压进行恒流调节,以向负载输出恒定电流;所述输出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当输出电流超过处理器模块所设定的电流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所述变压输入模块停止输入电压。进一步,所述变压输入模块通过一基准电压源芯片对供电电压进行调节后,以获得输入电压。进一步,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三极管、稳压管、电压比较器;输入电压经三极管进行反馈放大,并通过稳压管进行稳压后,由电压比较器输出至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进一步,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包括:设置有运算放大器、场效应管的恒流输出电路;所述恒流输出电路通过所述运算放大器对输入电压进行运放后,由所述场效应管输出恒定电流。进一步,所述输出检测模块包括:输出检测电路;所述输出检测电路适于通过一电流检测芯片以对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进一步,所述变压输入模块包括:控制所述基准电压源芯片工作的通断管;所述通断管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所述通断管的通断,以控制所述基准电压源芯片进行充放电。进一步,所述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包括: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适于实时显示电压、电流数据。进一步,所述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的报警模块;当输出电流超过处理器模块所设定的电流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声光报警。进一步,所述报警模块包括: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的蜂鸣器、发光二极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可调范围的输入电压进行慢启动稳压后恒流输出,并对输出电流进行监测,在负载非正常工作时及时切断供电,实现了在保证高稳定性、高精度恒流驱动时保护电路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变压输入模块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的恒流输出模块的电路图。图中:运算放大器U1、场效应管M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的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其包括:处理器模块、变压输入模块、慢启动模块、稳压模块、恒流输出模块,以及输出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慢启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慢启动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恒流输出模块与所述输出检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变压输入模块提供输入电压后,所述慢启动模块适于控制输入电压达到预设值的延迟时间,并通过所述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后由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对输入电压进行恒流调节,以向负载输出恒定电流;所述输出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当输出电流超过处理器模块所设定的电流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所述变压输入模块停止输入电压。在图1中,虚线表示供能线,实线表示控制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处理器模块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是STC12C5A60S2单片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通过对可调范围的输入电压进行慢启动稳压后恒流输出,并对输出电流进行监测,在负载非正常工作时及时切断供电,实现了在保证高稳定性、高精度恒流驱动时保护电路的功能。图3是本技术的变压输入模块的电路图。为了对输入电压能够进行调节,如图3所示,所述变压输入模块通过一基准电压源芯片(在本实施例中采用ADR01型基准电压源芯片)对供电电压进行调节后,以获得输入电压。在本实施例中,由基准电压源芯片(在本实施例中采用ADR01型基准电压源芯片)输出的基准电压经反向和分压处理得到稳定可调的输入电压,图3中电阻均采用低噪声和低温漂电阻,并在反向器U2的输入端、输出端及电阻分压时分别增加了滤波电容。为了避免因电路开启瞬间时大量电容的存在会在电路中产生较大的浪涌电流以严重影响电路安全,所述慢启动电路适于控制输入电压达到预设值的延迟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慢启动电路中设有一慢启动芯片(在本实施例中采用LM317芯片)以控制所述输入电压达到预设值的延迟时间。为了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三极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TIP127型三极管)、稳压管(在本实施例中采用1N4728A型稳压管)、电压比较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LM358型电压比较器);输入电压经三极管进行反馈放大,并通过稳压管进行稳压后,由电压比较器输出至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图4是本技术的恒流输出模块的电路图。为了输出恒定电流,如图4所示,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包括:设置有运算放大器U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OPA227型运算放大器)、场效应管M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IRF540N型场效应管)的恒流输出电路;所述恒流输出电路通过所述运算放大器U1对输入电压进行运放后,由所述场效应管M1输出恒定电流。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VDD为供电电源、Vr为输入电压,R5为限流电阻,R0为电流采样电阻,I0为流过采样电阻R0的电流,场效应管M1采用源极输出,正常工作时(即输出恒定电流时),在控制信号输入端(K端)为高电平,三极管Q1截止,I0为恒定电流;当控制信号输入端(K端)为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拉低场效应管M1栅极电压,以控制电路无电流输出。为了对输出电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处理器模块、变压输入模块、慢启动模块、稳压模块、恒流输出模块,以及输出检测模块;其中/n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慢启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慢启动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恒流输出模块与所述输出检测模块电性相连;/n所述变压输入模块提供输入电压后,所述慢启动模块适于控制输入电压达到预设值的延迟时间,并通过所述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后由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对输入电压进行恒流调节,以向负载输出恒定电流;/n所述输出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当输出电流超过处理器模块所设定的电流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所述变压输入模块停止输入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模块、变压输入模块、慢启动模块、稳压模块、恒流输出模块,以及输出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变压输入模块与所述慢启动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慢启动模块与所述稳压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恒流输出模块与所述输出检测模块电性相连;
所述变压输入模块提供输入电压后,所述慢启动模块适于控制输入电压达到预设值的延迟时间,并通过所述稳压模块进行稳压后由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对输入电压进行恒流调节,以向负载输出恒定电流;
所述输出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当输出电流超过处理器模块所设定的电流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所述变压输入模块停止输入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输入模块通过一基准电压源芯片对供电电压进行调节后,以获得输入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三极管、稳压管、电压比较器;
输入电压经三极管进行反馈放大,并通过稳压管进行稳压后,由电压比较器输出至所述恒流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压电路的集成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流输出模块包括:设置有运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海彤张远亮卢翔智陈少梁李慧陈恺妍杜锦阳蔡妙妆崔卓郑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计量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