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41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该采暖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第一绝缘防水层、发热层、第二绝缘防水层和保温基材层。所述发热层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侧壁上涂覆有一层固化橡胶;所述第一绝缘防水层中嵌入设置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相连的主控板;所述面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灯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有功能多样化、温度调节能力强、防水效果好、装配安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
本技术涉及采暖板
,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
技术介绍
采暖板是电采暖领域的常用产品,典型应用有电热墙板、电热地板、室外花房采暖板等。现如今从环保、节能的角度考虑,采暖板作为新型的取暖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采暖方式。新型采暖板内设电热丝发热,采用通电的形式来发热进行供暖,代替了过去的暖气。相比于传统的暖气取暖,用电热板取暖的优势已经逐渐体现,采用电热采暖板取暖,供暖方便,随时用随时通电,且可任意设定温度,只需短短几分钟即可达到需求供暖温度,且健康环保、无公害、无异味、无任何环境污染;此外电热采暖板特有的散发红外线可调节人体的健康,可以随处移动,即时使用,从长久角度来看,更加节省经济资源。但是,现有的采暖板存在功能单一,温度调节能力差,防水能力不足、存在装配安全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该采暖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有功能多样化、温度调节能力强、防水效果好、装配安全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该采暖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第一绝缘防水层、发热层、第二绝缘防水层和保温基材层。所述发热层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侧壁上涂覆有一层固化橡胶;所述第一绝缘防水层中嵌入设置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相连的主控板;所述面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灯带。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灯带的连接线穿过该穿孔后与主控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面层为液态固化成型,其莫氏硬度不小于5,耐磨性能不大于300mm2。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层采用碳、电气石、远红外陶瓷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层的工作电压为直流电压,其电压值范围为12~48V。优选的,发热层的工作电压为36V。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基材层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导热系数低于0.12W/(m·K)。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基材层采用硅酸钙板、硅酸盐板、云母板或多孔陶瓷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保温基材层采用高强度、低导热系数的板材。优选的,保温基材层的形状为正方体,其长度和宽度均为30cm,高度为10mm。进一步的,该采暖板还包括与主控板相连的手持遥控。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有功能多样化、温度调节能力强、防水效果好、装配安全等特点。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绝缘防水层、第二绝缘防水层、在半导体制冷片外周以及凹槽与灯带之间的间隙中涂覆固化橡胶,能够全面提高采暖板的绝缘防水性能,避免采暖板因自身问题或安装问题产生触点事故,消除安全隐患。本技术可用于室内墙面和屋顶,在使用时,可以将多块采暖板采用卡合连接、滑槽滑块滑动连接或铰接的方式连接到一起,安装方式多且安装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面层,2、第一绝缘防水层,3、发热层,4、第二绝缘防水层,5、保温基材层,6、主控板,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该采暖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面层1、第一绝缘防水层2、发热层3、第二绝缘防水层4和保温基材层5。所述发热层3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用于调节温度。所述主控板,用于采用现有技术对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具有温度调节范围广、调节速度快的特点。所述第一绝缘防水层2中嵌入设置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相连的主控板6。所述主控板6通过螺栓7连接到发热层上。第一绝缘防水层2和第二绝缘防水层4均采用绝缘性能好且具有防水性能的材料制成。将主控板6安装好后,再在发热层3的顶部以及主控板的外周及顶部浇筑一层绝缘防水层,即第一绝缘防水层2,第一绝缘防水层2用于保护发热层和主控板不受水分侵害,且起到绝缘的作用,确保了采暖板的使用安全。在发热层的底部设有一层绝缘防水层,即第二绝缘防水层4,第二绝缘防水层4在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发热层3不受从保温基材层侵入的水分的侵害。通过设置第一绝缘防水层2、第二绝缘防水层4、在半导体制冷片外周涂覆固化橡胶,同时在整个采暖板的外周涂覆一层绝缘橡胶,这样能够全方位的做好绝缘防护工作,完全消除由于采暖板漏电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所述面层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灯带。所述凹槽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灯带的连接线穿过该穿孔后与主控板6电连接。所述凹槽和灯带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绝缘的固化橡胶,起到绝缘作用,确保灯带的使用安全。通过在面层上设置灯带,能够是采暖板具有照明功能,无需额外安装灯具,为用户提供方便,还能够通过灯带散发的热量来提高采暖效率。此外,通过在采暖板的表面设置灯带,能够使采暖板更加美观。进一步的,所述面层1为液态固化成型,其莫氏硬度不小于5,耐磨性能不大于300mm2。所述面层1作为采暖板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起到保护主控板6、发热层3、半导体制冷片的作用。所述面层1采用高强度耐磨材料,提高采暖板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保护发热层不受破坏,且能够设置各种纹理和图案,具有装饰美观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层3包括发热膜层和嵌入设置在发热膜层中的与发热膜层电连接的电极,这样设计能够避免连接导线金属部分外露而发生漏电触电事故。所述发热层3采用碳、电气石、远红外陶瓷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的发热层3通电后可发射5~15μm远红外线,采用远红外辐射加热,加热速度快。而且5~15μm的红外线为生命光波,人体感应敏感且具有红外理疗的作用,具有温暖舒适健康、能耗低、节能环保无污染等特点。在发热膜层上开设有一个安装槽,用于安装半导体制冷片,并且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侧壁与安装槽之间涂覆一层706单组固化橡胶,当橡胶自然固化24小时后,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形成一个绝缘防水层,起到保护半导体制冷片的作用,消除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信号线与主控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层的工作电压为直流电压,其电压值范围为12~48V。优选的,发热层的工作电压为36V。该工作电压比较安全,适用于作为家庭取暖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基材层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导热系数低于0.12W/(m·K)。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基材层采用硅酸钙板、硅酸盐板、云母板或多孔陶瓷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保温基材层采用高强度、低导热系数的板材。保温层的形状任意,优选的,保温基材层的形状为正方体,其长度和宽度均为30cm,高度为10mm。进一步的,该采暖板还包括与主控板6无线相连的手持遥控。手持遥控向主控板6发送操作命令,主控板6根据操作命令来对半导体制冷板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半导体制冷板的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所述主控板6采用STM32F104系列32位单片机。手持遥控和主控板6之间的通讯以及主控板6与半导体制冷板之间的控制操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来实现。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其特征在于:该采暖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第一绝缘防水层、发热层、第二绝缘防水层和保温基材层;所述发热层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侧壁上涂覆有一层固化橡胶;所述第一绝缘防水层中嵌入设置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相连的主控板;所述面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灯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其特征在于:该采暖板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面层、第一绝缘防水层、发热层、第二绝缘防水层和保温基材层;所述发热层上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周侧壁上涂覆有一层固化橡胶;所述第一绝缘防水层中嵌入设置有与半导体制冷片相连的主控板;所述面层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有灯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灯带的连接线穿过该穿孔后与主控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控的采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液态固化成型,其莫氏硬度不小于5,耐磨性能不大于300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李士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