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38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和第二散热罩主体;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上;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散热孔。当需要使用灯具时,转动所述第二灯罩主体,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重合,让灯罩内的元气件所产生的热能够迅速流通到空气中,达到良好散热的效果;当不需要使用灯具时,转动所述第二灯罩主体,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错开,将第一散热孔关闭,防止灰尘和蚊虫进入到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内,侵蚀内部元气件。本设计的散热罩能够减少蚊虫和灰尘的侵入,大大提高了PAR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AR灯的散热罩
本技术涉及灯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PAR灯的散热罩。
技术介绍
PAR灯用来照明舞台、动感换色等,是舞台上常见的灯具,而且能给人带来很好的视觉效果。通常情况下,PAR灯的发光功率通常较大,伴随的发热现象也较为严重。现有的散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PAR灯的外表面设置多个散热片,增大空气与散热罩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一种是采用在散热罩表面开设许多散热孔,使得灯罩内的热气体能够通过散热孔逸出,达到散热的效果。前者的散热效果较后者弱,前者的通常用在发光功率小的PAR灯具上;而后者虽然散热效果好,但是内部元气件使用寿命短,主要原因是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灰尘和蚊虫通过散热孔进入到散热罩内,侵蚀内部元气件,减少元气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实现在PAR灯无需使用时能够避免灰尘和蚊虫进入到灯罩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和第二散热罩主体;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上;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散热孔;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的转动可使得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互错开而被关闭。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沿所述第一散热孔的边缘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板;所述防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一侧边;所述防尘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宽度,且距所述第二散热孔表面预设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孔包括多个,且绕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的旋转中心等角度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为所述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重合的位置和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完全错开的位置。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的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和第二散热罩主体;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上;且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散热孔。当需要使用灯具时,转动所述第二灯罩主体,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重合,让灯罩内的元气件所产生的热能够迅速流通到空气中,达到良好散热的效果;当不需要使用灯具时,转动所述第二灯罩主体,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错开,将第一散热孔关闭,防止灰尘和蚊虫进入到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内,侵蚀内部元气件。本设计的散热罩能够既满足PAR灯的散热需求,又可以减少蚊虫和灰尘的侵入,大大提高了PAR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的组装结构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的组装结构俯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的爆炸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的组装结构正视图;图5所示为图4中B的局部剖视图;标号说明:1、第一散热罩主体;2、第二散热罩主体;3、散热片;4、防尘板;5、限位块;6、滑槽;7、支架;8、第一散热孔;9、第二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和第二散热罩主体;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上;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散热孔;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的转动可使得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互错开而被关闭。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和第二散热罩主体;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上;且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散热孔。当需要使用灯具时,转动所述第二灯罩主体,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重合,让灯罩内的元气件所产生的热能够迅速流通到空气中,达到良好散热的效果;当不需要使用灯具时,转动所述第二灯罩主体,使得所述第二散热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错开,将第一散热孔关闭,防止灰尘和蚊虫进入到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内,侵蚀内部元气件。本设计的散热罩能够既满足PAR灯的散热需求,又可以减少蚊虫和灰尘的侵入,大大提高了PAR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由上述描述可知,散热片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达到散热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沿所述第一散热孔的边缘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散热片沿所述第一散热孔的边缘设置目的在于充分散热的同时,防止灰尘进入到第一灯罩主体内。进一步的,还包括防尘板;所述防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一侧边;所述防尘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宽度,且距所述第二散热孔表面预设高度。由上述描述可知,防尘板设置能够保证在灯具在使用的时候,使第一散热孔不直接暴露于外界,增加空气中的灰尘和蚊虫进入第一散热罩主体内路径,减少灰尘和蚊虫进入到第一散热罩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孔包括多个,且绕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的旋转中心等角度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多个第一散热孔的目的在于使灯具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得到散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为所述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重合的位置和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完全错开的位置。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块和滑槽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一散热孔的打开和闭合的准确位置,在旋转第二散热罩主体时能够更好的找到第一散热孔打开和闭合的位置。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的一端。由上述描述可知,支架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调整PAR的照射角度。请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1和第二散热罩主体2;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2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1上;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1设有第一散热孔8;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2上与述第一散热孔8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散热孔9;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2的转动可使得第一散热孔8和第二散热孔9相互错开而被关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和第二散热罩主体;/n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上;/n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n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散热孔;/n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的转动可使得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互错开而被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罩主体和第二散热罩主体;
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可转动套设在第一散热罩主体上;
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设有第一散热孔;
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上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散热孔;
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罩主体的转动可使得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互错开而被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罩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沿所述第一散热孔的边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AR灯的散热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板;
所述防尘板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宗山李晓伟陈赞锋黄云娥
申请(专利权)人:希擎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