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包括正面板、保温层和背板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保温层之间的加强板层,所述加强板层通过涂胶层粘贴在所述正面板的内表面,所述加强板层上设有蜂窝孔。所述正面板的底面设置第一安装部,所述正面板的顶面上设置第二安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设置加强板层并通过涂胶层粘贴在所述正面板的内表面,提高了墙面板的整体强度和墙面板内部结构的粘合强度,使墙面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所述加强板中设置蜂窝孔,当保温层的发泡材料随温度升高发生膨胀时,保温层可以膨胀到蜂窝孔内,防止保温层膨胀变形冲击其他板层,使集成板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具体涉及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
技术介绍
墙板,是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装配式大板结构、现浇式墙板结构三类。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装配式建筑因具有施工效率高的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集成墙板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金属集成墙板是一种用来装饰房屋内外墙面,家装工装吊顶,户外集成广告板,墙体隔断的产品,由于其美观大方,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使用十分普遍。但在现有的金属复合集成墙面板具有如下缺点:(1)粘合力较弱,正面板的内表面直接与内部的保温层粘合,时间一长保温层与金属的正面板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分离开来;(2)墙面板整体强度低,用作户外集成广告板和装饰板时抗风能力弱,结构稳定性差。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集成墙板上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安装,提高墙面板强度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金属集成墙板粘合性弱、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包括正面板、保温层和背板层,还包括:加强板层,设置在正面板和保温层之间,通过涂胶层粘贴在正面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加强板层上设有蜂窝孔。在本次方案中,所述正面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面壳,其底面上设置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侧边、第一平台、第二侧边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侧边由底边向上弯折而成,所述第一侧边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平台,第一平台向上弯折形成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平台;所述正面板的顶面上设置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侧边、第三平台、第四侧边和第四平台,所述第三侧边由所述正面板顶边向上弯折而成,所述第三侧边向内弯折形成第三平台,所述第三平台向上弯折形成第四侧边,所述第四侧边向外弯折形成第四平台;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侧边的高度小于第四侧边的高度。在本次方案中,所属苏第一安装部可以插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内。在本次方案中,所述第四平台上设置用于安装集成墙面板的枪钉槽。在本次方案中,所述加强板层为非金属材料,所述保温层为发泡材料。在本次方案中,所述背板层的顶边与所述安装部齐平,所述背板层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平台齐平,所述背板层上设置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加强板层,并通过涂胶层与所述正面板的内表面粘合,增加了集成墙面板的整体强度和墙面板内部结构的粘贴牢固程度,使墙面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提高户外广告牌和装饰板的稳定性。当保温层的发泡材料随温度升高发生膨胀时,保温层可以膨胀到蜂窝孔内,防止保温层膨胀变形冲击其他板层,使集成板发生变形。所述正面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分别设置第二安装部和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可以插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内,使墙面板的安装方式简单方便,提高了墙面板的密闭性,延长墙面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加强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设置加强板,增强了整体板材的强度和粘贴牢固度,提高墙面板的抗风能力,提高户外广告牌及装饰板的稳定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依次层叠设置正面板10、涂胶层20、加强板层30、保温板层40和背板层50。正面板10由矩形金属板弯折而成,正面板10的底边向上弯折形成第一侧边11,第一侧边11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平台12,第一平台12向上弯折形成第二侧边13,第二侧边13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平台14,第一侧边11、第一平台12、第二侧边13和第二平台14组成第一安装部;正面板的顶边向上弯折形成第三侧边15,第三侧边15向内弯折形成第三平台16,第三平台16向上弯折形成第四侧边17,第四侧边17向外弯折形成第四平台18,第四平台18上设置枪钉槽19,用于将墙面板在墙面或龙骨上。第三侧边15、第三平台16、第四侧边17和第四平台18组成第二安装部。第一侧边11与第三侧边15的高度相等,第二侧边13的高度小于第四侧边17的高度。背板层50的顶边51与正面板10的安装部18齐平,背板层50的底边52与正面板10的第二平台14齐平。背板层50上设置台阶53。台阶53、背板层50的底边以及正面板10的第二平台14与墙面形成缝隙。如图2所示,加强板层30设置在正面板10与保温层40之间,通过涂胶层20粘合在正面板10的内表面上。加强板层30的表面上设置蜂窝孔31,对保温层40的热涨变形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如下:通过枪钉槽19将上层集成墙面板安装在墙面或龙骨上,台阶53、背板层50的底边以及正面板10的第二平台14与墙面形成的缝隙。将下层集成墙面平行于墙面向上平推,使第四平台18插入缝隙中,上层集成板墙面板的第一安装部插装在下层集成墙板的第二安装部内。现有的集成金属墙面板大多直接将在正面板内粘合保温层,而保温层为发泡材料,板材整体强度较低,并且随时间延长,发泡材料与金属材质的正面板发生化学反应,会直接分裂开,使墙面板的保温效果下降。本技术提供的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设置加强层,增强了集成墙面板的整体强度,正面板与加强板层之间设置涂胶层,增强各层之间的粘合墙度;所述加强板层设置蜂窝孔,当保温层的发泡材料随温度升高发生膨胀时,保温层可以膨胀到蜂窝孔内,防止保温层膨胀变形冲击其他板层,使集成板发生变形。在本次方案中,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正面板由金属材料制成,表面平整,可以直接作为装饰板;正面板内设置加强板,提高了墙面板的强度,用作户外广告牌时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稳定性好。正面板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下层集成墙面板可以通过平推的方式插装在上层集成墙面板上,安装方便,墙面的密封性良好,可以延长墙面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包括正面板、保温层和背板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层,设置在正面板和保温层之间,通过涂胶层粘贴在正面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加强板层上设有蜂窝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包括正面板、保温层和背板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层,设置在正面板和保温层之间,通过涂胶层粘贴在正面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加强板层上设有蜂窝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加强板的集成墙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面壳,其底面上设置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侧边、第一平台、第二侧边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侧边由底边向上弯折而成,所述第一侧边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平台,第一平台向上弯折形成第二侧边,第二侧边向内弯折形成第二平台;
所述正面板的顶面上设置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侧边、第三平台、第四侧边和第四平台,所述第三侧边由所述正面板的顶边向上弯折而成,所述第三侧边向内弯折形成第三平台,所述第三平台向上弯折形成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敬,陈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季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