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天鹤专利>正文

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01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包括平拉模板、第一承重柱,所述第一承重柱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钢筋柱,所述钢筋柱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滑轨,所述支撑滑轨外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顶部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平拉模板,所述平拉模板底部两侧处均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支撑滑轨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平拉模板顶部两侧处设有混凝土料斗,且所述混凝土料斗位于所述容纳槽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使螺母支座移动,并带动平拉模板移动,浇筑下一个工段的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直至完成全部混凝土浇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建造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是传统的普通施工方法,类似于传统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的基础施工方法,采用支模、绑扎钢筋、打混凝土的方式,在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上制备有上部竖向构件的安装沟槽,其二是全预制的施工方法,工厂化的方式制备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在现场安装,然后往底板底部灌浆,完成底板的建造,建造质量好、精度高、外观整洁。但这样方法效率低、造价高,且灌浆质量难以保证。技术专利CN201910051764.6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包括混凝土料斗4、振捣孔5、承重轮6、导向轮7、橡胶密封板8及其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其支撑结构和成型模板的内轮廓与基础底板9的外轮廓一致;所述混凝土料斗4,用于向基础底板9浇筑混凝土,置于基础底板9最高点对应的位置;所述振捣孔5位于混凝土料斗4之间,采用钢管制备,均匀布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承重轮6置于导轨2之上,采用钢质材料制备,用于将平拉模台3的重力传递到导轨2并支撑平拉模台3;所述导向轮7置于导轨2的两侧,采用钢质材料制备,在平移模台时起到水平定位和平移导向的作用;所述橡胶密封板8,采用橡胶板制备,安装在平拉模台3的模板上,并从两侧夹紧导轨2下面的倒T型钢,在平拉移动时起到密封的作用,但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力操作,并且在移动后,平拉模台无法随时固定,造成了在后续施工中,对混凝土浇筑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及拉模建造法,包括平拉模板、第一承重柱,所述第一承重柱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钢筋柱,所述钢筋柱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滑轨,所述支撑滑轨外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顶部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平拉模板,所述平拉模板底部两侧处均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支撑滑轨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平拉模板顶部两侧处设有混凝土料斗,且所述混凝土料斗位于所述容纳槽的正上方,所述平拉模板两侧底部边缘处设有竖直固定架,所述第一承重柱一旁侧设有第二承重柱,所述第一承重柱的另一旁侧设有第三承重柱,所述第二承重柱与第三承重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第二承重柱顶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滚珠丝杠,另一个第二承重柱顶部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靠近所述滚珠丝杠的一侧通过第一轴承与滚珠丝杠的端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两个螺母支座,所述螺母支座靠近所述竖直固定架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螺母支座焊接固定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螺母支座的一端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远离所述连杆的一侧连接有两个夹板,所述竖板与夹板相同一侧的边缘处还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连接有T形螺杆,所述T形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夹板并连接有约束块,所述竖直固定架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的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夹板与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滑轨形状为工字形,所述支撑滑块形状为凹字形,且所述支撑滑块嵌入连接于所述支撑滑轨。进一步而言,所述容纳槽为底部开口的锥形结构,且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口处与所述支撑滑轨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垫密封。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三承重柱顶部设有承载块,两个所述承载块之间设有辅助导轨,所述辅助导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块上设置的第二轴承连接,所述辅助导轨外侧滑动套设有两个辅助滑块,所述辅助滑块一侧与连杆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平拉模板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料斗之间处开设有多个振捣孔。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承重柱呈矩形形状分布,所述第二承重柱与所述第一承重柱呈矩形形状分布。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T形螺杆穿过的螺孔,所述夹板上设有供所述T形螺杆穿过的通孔,且所述约束块与所述夹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抵触。进一步而言,所述竖板靠近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夹板一端嵌入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拉模建造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常规手段进行基坑开挖完成后,依据设计要求施工建造第一承重柱、第二承重柱、第三承重柱并浇筑混凝土垫层,第一承重柱的顶部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法安装钢筋柱与支撑滑轨,绑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钢筋,第二承重柱的顶部安装驱动电机、滚珠丝杠、承载板与固定机构,第三承重柱的顶部安装辅助导轨、辅助滑块与固定机构;S2:通过旋转T形螺杆来使T形螺杆移动,并将两个夹板紧贴在连接块的外壁,并使用螺栓固定;S3:平拉模板、混凝土料斗均采用型钢和钢板制备,并在混凝土料斗之间预留两个以上振捣孔,振捣孔采用钢管制备;S4:通过混凝土料斗浇筑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混凝土的塌落度为0.5mm~10mm,并通过混凝土料斗和振捣孔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使螺母支座移动,并带动平拉模板移动,浇筑下一个工段的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直至完成全部混凝土浇筑。本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使螺母支座移动,并带动平拉模板移动,浇筑下一个工段的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直至完成全部混凝土浇筑。2、通过设置滚珠丝杠与螺母支座及固定机构的配合,在平拉模板移动,浇筑下一个工段时,平拉模板可随时固定,从而避免了平拉模板活动对混凝土浇筑带来的影响。3、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通过旋转T形螺杆来使T形螺杆移动,并将两个夹板紧贴在连接块的外壁,并使用螺栓固定,使本技术便于拆装。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图2的b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竖板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平拉模板;2、第一承重柱;3、钢筋柱;4、支撑滑轨;5、支撑滑块;6、连接柱;7、容纳槽;8、密封垫;9、混凝土料斗;10、竖直固定架;11、第二承重柱;12、第三承重柱;13、驱动电机;14、滚珠丝杠;15、承载板;16、第一轴承;17、螺母支座;18、固定机构;19、连杆;20、竖板;21、夹板、22、固定板;23、T形螺杆;24、约束块;25、连接块;26、螺栓;27、承载块;28、辅助导轨;29、第二轴承;30、辅助滑块;31、滑槽;32、振捣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包括平拉模板(1)、第一承重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柱(2)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钢筋柱(3),所述钢筋柱(3)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滑轨(4),所述支撑滑轨(4)外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5),所述支撑滑块(5)顶部通过连接柱(6)固定连接所述平拉模板(1),所述平拉模板(1)底部两侧处均设有容纳槽(7),所述容纳槽(7)与所述支撑滑轨(4)之间设有密封垫(8),所述平拉模板(1)顶部两侧处设有混凝土料斗(9),且所述混凝土料斗(9)位于所述容纳槽(7)的正上方,所述平拉模板(1)两侧底部边缘处设有竖直固定架(10),所述第一承重柱(2)一旁侧设有第二承重柱(11),所述第一承重柱(2)的另一旁侧设有第三承重柱(12),所述第二承重柱(11)与第三承重柱(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第二承重柱(11)顶部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滚珠丝杠(14),另一个第二承重柱(11)顶部设有承载板(15),所述承载板(15)靠近所述滚珠丝杠(14)的一侧通过第一轴承(16)与滚珠丝杠(14)的端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14)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两个螺母支座(17),所述螺母支座(17)靠近所述竖直固定架(10)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18),所述固定机构(18)包括与所述螺母支座(17)焊接固定的连杆(19),所述连杆(19)远离螺母支座(17)的一端连接有竖板(20),所述竖板(20)远离所述连杆(19)的一侧连接有两个夹板(21),所述竖板(20)与夹板(21)相同一侧的边缘处还设有两个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贯穿连接有T形螺杆(23),所述T形螺杆(2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夹板(21)并连接有约束块(24),所述竖直固定架(10)靠近所述固定机构(18)的一侧设有连接块(25),所述夹板(21)与连接块(25)之间通过螺栓(2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地下建筑基础底板的模具,包括平拉模板(1)、第一承重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柱(2)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钢筋柱(3),所述钢筋柱(3)顶端焊接固定有支撑滑轨(4),所述支撑滑轨(4)外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5),所述支撑滑块(5)顶部通过连接柱(6)固定连接所述平拉模板(1),所述平拉模板(1)底部两侧处均设有容纳槽(7),所述容纳槽(7)与所述支撑滑轨(4)之间设有密封垫(8),所述平拉模板(1)顶部两侧处设有混凝土料斗(9),且所述混凝土料斗(9)位于所述容纳槽(7)的正上方,所述平拉模板(1)两侧底部边缘处设有竖直固定架(10),所述第一承重柱(2)一旁侧设有第二承重柱(11),所述第一承重柱(2)的另一旁侧设有第三承重柱(12),所述第二承重柱(11)与第三承重柱(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第二承重柱(11)顶部设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滚珠丝杠(14),另一个第二承重柱(11)顶部设有承载板(15),所述承载板(15)靠近所述滚珠丝杠(14)的一侧通过第一轴承(16)与滚珠丝杠(14)的端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14)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两个螺母支座(17),所述螺母支座(17)靠近所述竖直固定架(10)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机构(18),所述固定机构(18)包括与所述螺母支座(17)焊接固定的连杆(19),所述连杆(19)远离螺母支座(17)的一端连接有竖板(20),所述竖板(20)远离所述连杆(19)的一侧连接有两个夹板(21),所述竖板(20)与夹板(21)相同一侧的边缘处还设有两个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贯穿连接有T形螺杆(23),所述T形螺杆(2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夹板(21)并连接有约束块(24),所述竖直固定架(10)靠近所述固定机构(18)的一侧设有连接块(25),所述夹板(21)与连接块(25)之间通过螺栓(26)固定连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鹤
申请(专利权)人:马天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