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00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基坑支护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固定杆和支撑杆插入土地,支撑筋和支板对坡体进行支撑,雨水受到导板、固定台和阻水层的阻隔不会流入到侧坡的土质中,直接流入到固定台的上端,对雨水进行收集,使雨水不会直接流入基坑侧坡和地面的夹角处,从而使支撑杆在插入后,土质不会因雨水变得松动,从而使支护效果不会受到影响,且固定台收集雨水过后,装置底部因雨水重量更重,增加了抓地力,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板的支撑力,使支板在雨天时对侧坡的支撑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工程是个临时工程,设计的安全储备相对可以小些,但又与地区性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基坑支护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施工技术互相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在建筑施工辅助设备
中,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基坑支护装置(公告号为CN108643188A),该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铺设固定塑料卷布保护基坑侧坡不被雨水侵蚀,但是该专利在雨水落入到基坑侧坡塑料卷布上的时候,雨水受到重力影响会继续向下流动,直接受到卷布的导向排放到基坑侧坡和基坑地面的夹角处,而大量的雨水侵入基坑侧坡和地面夹角处,会造成基坑侧坡和基坑地面夹角处的土质松动,造成其底部金属锥钉在松动的土质中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从而使支护效果变差,影响到支护作业的稳定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支板靠近所述固定台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座,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阻水层,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具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阻水层和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内具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所述支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板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座相同数量的通孔,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通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中间位置开设有自攻螺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水层材质为防水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板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板和所述支板靠近所述固定台的一侧壁均喷涂有铁氟龙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安装后,通过固定杆和支撑杆插入土地,支撑筋和支板对坡体进行支撑,雨水受到导板、固定台和阻水层的阻隔不会流入到侧坡的土质中,直接流入到固定台的上端,对雨水进行收集,使雨水不会直接流入基坑侧坡和地面的夹角处,从而使支撑杆在插入后,土质不会因雨水变得松动,从而使支护效果不会受到影响,且固定台收集雨水过后,装置底部因雨水重量更重,增加了抓地力,进一步提高了对支板的支撑力,使支板在雨天时对侧坡的支撑力更强,本技术可保护基坑侧坡、基坑侧坡和基坑地面夹角处不受雨水影响,提高支护稳定性,更加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中固定杆贯穿阻水层的示意图;图4为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支板;101、通孔;11、支撑筋;12、导板;2、固定台;21、水泵;211、抽水管;212、出水管;3、第一固定座;31、阻水层;32、固定杆;321、自攻螺纹;4、第二固定座;41、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板1,支板1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2,固定台2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1,水泵2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支板1靠近固定台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座3,若干个第一固定座3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阻水层31,第一固定座3内具有固定杆32,固定杆32贯穿阻水层31和第一固定座3,第一固定座3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4内具有支撑杆41,支撑杆41贯穿第二固定座4底部,支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板12。在图一、图二和图四中:支板1开设有与若干个第一固定座3相同数量的通孔101,固定杆32贯穿通孔101,水泵21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11,水泵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12,支板1和固定台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筋11,导板12和支板1靠近固定台2的一侧壁均喷涂有铁氟龙涂层;安装时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基坑侧坡和地面的夹角处,支板1贴附于基坑的侧坡,并将支板1两侧第二固定座4内的支撑杆41,用锤子锤入第二固定座4中,并进入地底,完成装置与地面的固定,然后再通过锤子锤动固定杆32,将固定杆32贯穿阻水层31和第一固定座3(第一固定座3、阻水层31和固定杆32的数量均为九个),且固定杆32一端贴触于阻水层31的内壁,而另一端穿过通孔101锲入基坑侧坡的土层之中,并通过支板1和固定台2之间支撑筋11对基坑侧坡进行支撑,下雨时雨水受到支板1、导板12和阻水层31的阻挡,不会流入到基坑侧坡,且随着导板12的导向和雨水自身重力的影响,流入到固定台2的内部,不会流入到基坑侧坡和其与地面的夹角处,雨水存留于固定台2之中后,加重了固定台2的重量,提高了固定台2与基坑地面的抓地力,使支板1在雨天时对侧坡的支撑更加稳定,且当固定台2内部的水已存满,而雨水未停止的时候,可开启水泵21的开关(型号为ISW100-100),通过水泵21一端的抽水管211将固定台2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出水管212排出至远离基坑侧坡的位置,使内部的水不会在收集后大量溢出,影响到固定台2底部的土质,也可在晴天后不需要加重时,通过水泵21将固定台2内部的水抽出,铁氟龙具有抗腐蚀、抗氧化性,减少导板12和固定台2在接触雨水后受到太阳照射后的氧化率,提高使用寿命,本装置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使雨水不会直接流入基坑侧坡和地面的夹角处,从而增加装置整体的支护效果,更加实用。在图三中:阻水层31材质为防水布,固定杆32中间位置开设有自攻螺纹321;固定杆32在受到锤子的击打贯穿阻水层31和通孔101的同时,固定杆32位于侧坡土地外部的一端贴触于阻水层31,贴触后阻水层31对固定杆32穿过通孔101时的贯穿处进行密封保护,使雨水流动时不会从固定杆32穿过通孔101时的贯穿处流入到基坑侧坡的土壤里,自攻螺纹321更便于固定杆32锤入基坑侧坡的土地中,且锤入后自攻螺纹321可增加固定杆32与土地的摩擦力,使固定杆32固定后更加稳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进行安装时,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基坑侧坡和地面的夹角处,支板1贴附于基坑的侧坡,并将支板1两侧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支板(1)靠近所述固定台(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座(3),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座(3)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阻水层(31),所述第一固定座(3)内具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贯穿所述阻水层(31)和所述第一固定座(3),所述第一固定座(3)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4),所述第二固定座(4)内具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4)底部,所述支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21),所述水泵(2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支板(1)靠近所述固定台(2)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座(3),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座(3)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阻水层(31),所述第一固定座(3)内具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贯穿所述阻水层(31)和所述第一固定座(3),所述第一固定座(3)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4),所述第二固定座(4)内具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4)底部,所述支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导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老城区的防水抗拉基坑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座(3)相同数量的通孔(101),所述固定杆(32)贯穿所述通孔(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王冰陆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地下空间高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