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91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其结构包括底板、转筒、卷线筒、支架、滚轮、支撑柱和辅助展平装置,通过在支撑柱顶部设置了辅助展平装置,通过顺时针转动旋钮,使第一转动辊向下运动至凹槽内,且不与凹槽的内壁接触,调节到合适为止,在使用时,针织机拉动线在凹槽内滑动,且线带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之间压力将棉线展平,达到辅助展平线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对于线的展平效果较差,导致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
,具体涉及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
技术介绍
针织机是编织“针织物”的机器,1589年英国牧师威廉·李专利技术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19世纪70年代随着电动机的专利技术,手摇针织机进而被高速运转的电动针织机所取代,针织机的机号表明了针床上排针的稀密程度,机号越高,针床上一定长度内的针数愈多,即针距越小;反之则针数愈少,即针距越大,在针织机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但是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一般都是将卷线筒插入转筒上,然后将线一端缠绕在滚轮外表面,在将线与针织机相连接,但是传统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对于线的展平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线容易缠绕在一起或是打结,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解决了传统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对于线的展平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线容易缠绕在一起或是打结,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包括底板,辅助展平装置,用于对线进行辅助展平;转筒,用于对卷线筒进行固定安装;支架,用于对滚轮进行固定安装;滚轮,用于对线进行引导;支撑柱,用于对辅助展平装置进行固定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转筒圆柱体状,并且转筒外表面呈光滑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支架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部左端固定有转筒,所述转筒外表面套接有卷线筒,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内部上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顶部右端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辅助展平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展平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螺纹杆、旋钮、活动板、连接杆、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凹槽、滑槽和滑块,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贯穿有螺纹杆,所述旋钮与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安装于装置主体内部上端,并且活动板与螺纹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左右两端水平相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辊安装于装置主体内中部,所述第二转动辊与装置主体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凹槽嵌入于第二转动辊顶部,所述装置主体内中部左右水平相对嵌入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滑块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与滑块右端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与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顶端内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并且装置主体顶端内中部与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侧面和滑块外表面均呈光滑平面,并且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距离为5-15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辊呈圆柱体状,并且第一转动辊长度设置为20厘米。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凹槽内侧面均呈光滑平面。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呈长方体状,并且装置主体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传统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对于线的展平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线容易缠绕在一起或是打结,导致无法正常使用,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感的问题,通过在支撑柱顶部设置了辅助展平装置,逆时针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通过活动板和连接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向上滑动,滑块带动第一转棍向上移动,将线穿过凹槽并使其与外部针织机连接,接着顺时针转动旋钮,使第一转动辊向下运动至凹槽内,且不与凹槽的内壁接触,调节到合适为止,在使用时,针织机拉动线在凹槽内滑动,且线带动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的之间压力将棉线展平,达到辅助展平线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对于线的展平效果较差,导致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使用体验感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展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辅助展平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辅助展平装置局部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转筒-2、卷线筒-3、支架-4、滚轮-5、支撑柱-6、辅助展平装置-7、装置主体-71、螺纹杆-72、旋钮-73、活动板-74、连接杆-75、第一转动辊-76、第二转动辊-77、凹槽-78、滑槽-79、滑块-7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包括底板1,辅助展平装置7,用于对线进行辅助展平;转筒2,用于对卷线筒3进行固定安装;支架4,用于对滚轮5进行固定安装;滚轮5,用于对线进行引导;支撑柱6,用于对辅助展平装置7进行固定安装;其中,所述转筒2圆柱体状,并且转筒2外表面呈光滑平面;其中,所述支架4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支架4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其中,所述底板1顶部左端固定有转筒2,所述转筒2外表面套接有卷线筒3,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固定有支架4,所述支架4内部上端设置有滚轮5,所述底板1顶部右端固定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顶部设置有辅助展平装置7。其中,所述辅助展平装置7包括装置主体71、螺纹杆72、旋钮73、活动板74、连接杆75、第一转动辊76、第二转动辊77、凹槽78、滑槽79和滑块710,所述装置主体71顶部贯穿有螺纹杆72,所述旋钮73与螺纹杆72顶部固定连接,有利于旋钮73更好带动螺纹杆72进行转动,所述活动板74安装于装置主体71内部上端,并且活动板74与螺纹杆72底部固定连接,有利于螺纹杆72更好的带动活动板74进行活动,所述活动板74左右两端水平相对设置有连接杆75,所述第一转动辊76安装于装置主体71内中部,所述第二转动辊77与装置主体71内部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凹槽78嵌入于第二转动辊77顶部,有利于对凹槽78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装置主体71内中部左右水平相对嵌入有滑槽79,所述滑块710与滑槽79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75与滑块710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76与滑块710右端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71与支撑柱6顶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装置主体71顶端内中部设置有内螺纹,并且装置主体71顶端内中部与螺纹杆72外表面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辅助展平装置(7),用于对线进行辅助展平;/n转筒(2),用于对卷线筒(3)进行固定安装;/n支架(4),用于对滚轮(5)进行固定安装;/n滚轮(5),用于对线进行引导;/n支撑柱(6),用于对辅助展平装置(7)进行固定安装;/n其中,所述转筒(2)圆柱体状,并且转筒(2)外表面呈光滑平面;/n其中,所述支架(4)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支架(4)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展平装置(7),用于对线进行辅助展平;
转筒(2),用于对卷线筒(3)进行固定安装;
支架(4),用于对滚轮(5)进行固定安装;
滚轮(5),用于对线进行引导;
支撑柱(6),用于对辅助展平装置(7)进行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转筒(2)圆柱体状,并且转筒(2)外表面呈光滑平面;
其中,所述支架(4)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支架(4)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左端固定有转筒(2),所述转筒(2)外表面套接有卷线筒(3),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固定有支架(4),所述支架(4)内部上端设置有滚轮(5),所述底板(1)顶部右端固定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顶部设置有辅助展平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性强的针织机进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展平装置(7)包括装置主体(71)、螺纹杆(72)、旋钮(73)、活动板(74)、连接杆(75)、第一转动辊(76)、第二转动辊(77)、凹槽(78)、滑槽(79)和滑块(710),所述装置主体(71)顶部贯穿有螺纹杆(72),所述旋钮(73)与螺纹杆(7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4)安装于装置主体(71)内部上端,并且活动板(74)与螺纹杆(7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4)左右两端水平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泽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鑫环保管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