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90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包括用于挂装铝压铸件的筒状挂具、预设间距以定位铝压铸件的输送部和由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组成的推杆组件,筒状挂具包括环形分布的具有若干弹性挂件的多个纵向挂件组以形成筒状结构,第一推杆推动输送部横向移动至筒状挂具内的预定工位且使铝压铸件与弹性挂件对应,弹性挂件在夹持组件的作用下可处于合拢状态,当第二推杆推动输送部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挂件穿入铝压铸件通孔内,夹持组件释放以使弹性挂件弹性展开并卡持在铝压铸件通孔内壁上;使上料工序更为快捷、省力;提高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中的上料效率,以匹配批量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压铸件的表面处理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压铸件在阳极氧化处理工艺中所使用的上料设备及上料方法。
技术介绍
铝压铸件被压铸成型出来后,考虑到表面硬度及耐腐蚀的要求;需要在铝压铸件的外表面进行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如用硫酸等氧化铝压铸件的表面以在铝压铸件的表面形成一层起保护作用的氧化铝层。铝压铸件被浸入到氧化缸内,需要先放到挂具上,待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后,又将挂具连通铝压铸件一起捞出来,并进一步地需要将铝压铸件表面的硫酸残液去除,具体如吹干、烘干等办法去除铝压铸件表面的硫酸残液。现有技术中缺少将待阳极氧化的铝压铸件放到挂具上的上料设备,因此铝压铸件上料工序较为耗时、耗力,不能适应批量化、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上料效率的阳极氧化工序的上料设备,进一步提供该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的上料方法,以实现铝压铸件装到挂具上的机械自动化操作,从而使阳极氧化工序更为快捷、自动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挂装铝压铸件的筒状挂具、预设间距以定位铝压铸件的输送部和由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组成的推杆组件,所述的筒状挂具包括环形分布的具有若干弹性挂件的多个纵向挂件组以形成筒状结构,第一推杆推动所述的输送部横向移动至筒状挂具内的预定工位且使铝压铸件与所述的弹性挂件对应,所述的弹性挂件在夹持组件的作用下可处于合拢状态,当第二推杆推动输送部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挂件穿入铝压铸件通孔内,所述的夹持组件释放以使弹性挂件弹性展开并卡持在所述的铝压铸件通孔内壁上。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输送部为长条形矩形结构,所述的长条形矩形结构的长度与所述的纵向挂件组的的长度基本相当。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输送部包括间隔均匀的若干安置槽口以定位所述的铝压铸件;且所述的安置槽口与所述的弹性挂件互相对应。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可互相夹合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向夹合弹性挂件使其开口口径变小以处于合拢状态,以便弹性挂件弹性展开并卡持在铝压铸件的通孔内壁上。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夹持组件在第一动力源的驱动下使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互相夹合,所述的夹持组件在第二动力源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以靠近或离开所述的弹性挂件。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长度与纵向挂件组的长度基本相当。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分别由各自对应的电机驱动。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筒状挂具在电机或气缸驱动下进行转动以使对应的纵向挂件组位于操作工位上。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弹性挂件包括至少两根横向布置弹性杆,所述的弹性杆的固定端靠近在一起,所述的弹性杆的自由端的间距随着向外延伸而变大。另一主题: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在输送部的预设间距内放入待加工的铝压铸件;(2)驱动第一推杆将所述的输送部横向推动至筒状挂具的预定工位内并使铝压铸件与筒状挂具上的弹性挂件一一对应;(3)夹持组件夹合所述的弹性挂件以便插入至铝压铸件的通孔内;(4)启动第二推杆推动输送部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挂件穿入铝压铸件通孔内,与此同时,所述的夹持组件释放弹性挂件,以使弹性挂件展开并卡持在所述的铝压铸件通孔内壁上。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上料设备中的夹持组件对纵向挂件组上的弹性挂件进行夹合,使弹性挂件处于合拢状态,输送部在第一推杆的推动下横向移动至筒状挂具内的预定工位且使铝压铸件与弹性挂件对应,在第二推杆推动下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挂件穿入铝压铸件通孔内,夹持组件释放以使弹性挂件弹性展开并卡持在铝压铸件通孔内壁上,从而使使上料工序更为快捷、省力;提高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中的上料效率,以匹配批量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说明
技术介绍
和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夹持组件与纵向挂件组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夹持组件与纵向挂件组配合的侧视图;图6为筒状挂具上的纵向挂件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输送部未放入铝压铸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输送部放入铝压铸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如图1至图3所示,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100,包括用于挂装铝压铸件P的筒状挂具10、预设间距以定位铝压铸件P的输送部20和由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32组成的推杆组件30,筒状挂具10包括环形分布的具有若干弹性挂件111的多个纵向挂件组11以形成筒状结构,第一推杆31推动输送部20横向移动至筒状挂具10内的预定工位J且使铝压铸件P与弹性挂件111对应,弹性挂件111在夹持组件40的作用下可处于合拢状态,当第二推杆32推动输送部20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挂件111穿入铝压铸件P通孔内,夹持组件40释放以使弹性挂件111弹性展开并卡持在铝压铸件P通孔内壁上。从而使上料工序更为快捷、省力;提高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中的上料效率,以匹配批量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具体而言,上述的推杆组件30包括第一推杆31和第二推杆32,第一推杆31驱动输送部20横向移动,第二推杆32驱动输送部20纵向向移动。其主要目的是在二维角度上移动输送部20的位置。首先,驱动第一推杆31使输送部20横向移动至预定工位J内,此时弹性挂件111与铝压铸件P位置恰好互相对应,然后驱动夹持组件40以夹合该弹性挂件111,使其开口处于合拢状态,继而使第二推杆32向上移动,使弹性挂件111穿过铝压铸件P的通孔,与此同时地夹持组件40释放,从而使弹性挂件111弹性展开并卡持在铝压铸件P通孔内壁上。如图7和图8所示,输送部20为长条形矩形结构,长条形矩形结构的长度与纵向挂件组11的的长度基本相当。以使输送部20能够恰适地将铝压铸件P置入纵向挂件组11的弹性挂件111上。输送部20包括间隔均匀的若干安置槽口21以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挂装铝压铸件的筒状挂具、预设间距以定位铝压铸件的输送部和由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组成的推杆组件,所述的筒状挂具包括环形分布的具有若干弹性挂件的多个纵向挂件组以形成筒状结构,第一推杆推动所述的输送部横向移动至筒状挂具内的预定工位且使铝压铸件与所述的弹性挂件对应,所述的弹性挂件在夹持组件的作用下可处于合拢状态,当第二推杆推动输送部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挂件穿入铝压铸件通孔内,所述的夹持组件释放以使弹性挂件弹性展开并卡持在所述的铝压铸件通孔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挂装铝压铸件的筒状挂具、预设间距以定位铝压铸件的输送部和由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组成的推杆组件,所述的筒状挂具包括环形分布的具有若干弹性挂件的多个纵向挂件组以形成筒状结构,第一推杆推动所述的输送部横向移动至筒状挂具内的预定工位且使铝压铸件与所述的弹性挂件对应,所述的弹性挂件在夹持组件的作用下可处于合拢状态,当第二推杆推动输送部向上移动以使弹性挂件穿入铝压铸件通孔内,所述的夹持组件释放以使弹性挂件弹性展开并卡持在所述的铝压铸件通孔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部为长条形矩形结构,所述的长条形矩形结构的长度与所述的纵向挂件组的长度基本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部包括间隔均匀的若干安置槽口以定位所述的铝压铸件;且所述的安置槽口与所述的弹性挂件互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组件包括可互相夹合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祥何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