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外皮修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9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外皮修整器,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外壳、设置于容置腔内的滑动板和驱动件;其中,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磨片,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开口和条形孔;滑动板上设有第一刃面和第二刃面,驱动件由条形孔伸出外壳。使用时,通过磨片对电缆皮进行打磨;令移动驱动件沿条形孔轴向或第一开口轴向移动,使第一刃面或第二刃面伸出外壳并对电缆进行切割或者切削处理;上述过程中,由于第一刃面、第二刃面均设置在滑动板上,且驱动件能够限制滑动板的移动;而且磨片连接于外壳的一端,因此在电缆敷设工序中避免了其中之一丢失的问题出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敷设效率由于工具丢失导致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外皮修整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电缆修复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缆外皮修整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电力建设的投资力度,主要建设方向包括变电站的二次装修;其中,变电站中各元件均存在老化的情况,尤其是电缆的老化会影响用电安全以及变电站的美观,因此,二次装修工作中的电缆二次敷设是创建优质工程的主要环节。在电缆的敷设过程中,需要对电缆的外皮进行切割,使电缆皮内的导线伸出并与另一根导线相接;之后,将相接的两个导线所对应的电缆皮进行切削和打磨,使得敷设后的电缆更加美观,具有更久的使用寿命。在上述过程中(一般命名为电缆外皮的修整工序),需要用到的装置包括电缆切割刀、美工刀和磨片,分别对应进行电缆外皮的切割、切削和打磨。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携带上述三个装置进入维修地带后,常常会因为其中一个装置丢失而暂停敷设工序,而在实际工作时,除了需要频繁更换的磨片携带有多个,切割刀和美工刀一般只携带一个。由于寻找丢失装置的过程、返程去取新的切割刀或美工刀的过程十分浪费时间,因此电缆敷设的效率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外皮修整器,旨在解决电缆敷设过程中,由于电缆切割刀、磨片和美工刀其中之一丢失而暂停敷设工序,导致电缆敷设效率难以保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外皮修整器,包括:外壳,具有容置腔,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磨片;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邻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平行设置;滑动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滑动板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切割电缆的第一刃面;所述滑动板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切削电缆的第二刃面;以及驱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板的顶面,一端由所述条形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驱动件用于与所述外壳相接以限制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二开口向外移动;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在所述条形孔内移动以带动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一开口向外移动;所述驱动件还用于滑动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以带动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二开口向外移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滑动杆,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一端与所述滑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由所述条形孔伸出;所述滑动杆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及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杆的伸出端,用于与所述外壳的侧面抵接、插入所述条形孔并沿所述条形孔的轴向移动,以及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移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所述连接板设有与所述滑动杆插接的转槽;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板连接的端面设有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转槽内并用于限制所述滑动杆脱离所述转槽。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述连接板的外壁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杆滑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条形孔包括:贯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以及避让孔,与所述容置腔和所述贯通孔连通,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延伸;其中,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贯通孔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贯通孔的截面长度和宽度,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大于所述贯通孔的宽度;所述滑动杆能够移动至所述避让孔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大于所述避让孔的宽度;所述避让孔的两侧孔壁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贯通至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避让孔与两个所述卡接槽组合形成用于所述限位板嵌入的限位区域。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贯通孔的孔壁上设有沿所述贯通孔的径向凹陷的第一滑槽,且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的抵紧板,所述抵紧板用于沿所述第一滑槽伸出至所述贯通孔内;所述抵紧板上连接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沿所述第二滑槽伸出。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均铰接设置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外壳的铰接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板和所述外壳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外壳摆动,直至所述挡板的板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的轴向垂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磨片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外壳上设有螺纹槽;在所述定位孔和所述螺纹槽重合时,所述磨片和所述外壳通过螺丝钉相连。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孔的孔径由外至里渐小;所述螺丝钉的螺杆部与所述螺纹槽相连,所述螺丝钉的头部插设于所述定位孔内并与所述定位孔的孔壁抵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外皮修整器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进行电缆外皮修整时,使用者手持外壳,通过将驱动件沿第一开口的轴向移动,令滑动板的一端由第一开口伸出,并可通过滑动板伸出端上的第一刃面切割电缆,将旧电缆切断;之后,将驱动件沿所述条形孔的轴向移动,令滑动板的一侧由第二开口伸出,并可通过滑动板伸出侧上的第二刃面对电缆进行切削;最终,可通过外壳的端部所固定的磨片进行电缆外皮的打磨处理。经过上述电缆外皮修整后,使得新电缆和旧电缆的连接部位更加美观,而且更加耐用。由于磨片与外壳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关系,因此在需要对磨片进行更换时,可将磨片由外壳的端部取下,并将新的磨片装上,并不会发生磨片损坏或者钝化导致本装置整体更换的情况。将驱动件移动至与外壳相接的状态,滑动板限位于容置腔内,使第一刃面和第二刃面均处于未伸出外壳的状态,能够避免第一刃面和第二刃面伤到使用者,或者自身与硬物磕碰造成损坏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外皮修整器,由于第一刃面、第二刃面均设置在滑动板上,且驱动件能够限制滑动板的移动;而且磨片连接于外壳的一端,因此在电缆敷设工序中避免了其中之一丢失的问题出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敷设效率由于工具丢失导致难以保证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外皮修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外皮修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外皮修整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外皮修整器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图4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上圆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挡板和外壳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抵紧板和驱动臂的组合件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中,1、外壳;10、容置腔;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条形孔;131、贯通孔;1311、第一滑槽;1312、第二滑槽;132、避让孔;1321、卡接槽;133、抵紧板;134、驱动臂;14、挡板;141、扭簧;15、螺纹槽;2、滑动板;21、第一刃面;22、第二刃面;3、磨片;31、定位孔;4、驱动件;41、滑动杆;411、转盘;42、限位板;4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缆外皮修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具有容置腔,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磨片;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邻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平行设置;/n滑动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滑动板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切割电缆的第一刃面;所述滑动板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切削电缆的第二刃面;以及/n驱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板的顶面,一端由所述条形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驱动件用于与所述外壳相接以限制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二开口向外移动;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在所述条形孔内移动以带动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一开口向外移动;所述驱动件还用于滑动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以带动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二开口向外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外皮修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容置腔,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磨片;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一开口相邻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平行设置;
滑动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滑动板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切割电缆的第一刃面;所述滑动板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切削电缆的第二刃面;以及
驱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板的顶面,一端由所述条形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驱动件用于与所述外壳相接以限制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二开口向外移动;所述驱动件还用于在所述条形孔内移动以带动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一开口向外移动;所述驱动件还用于滑动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以带动所述滑动板沿所述第二开口向外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外皮修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滑动杆,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一端与所述滑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能够由所述条形孔伸出;所述滑动杆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及
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杆的伸出端,用于与所述外壳的侧面抵接、插入所述条形孔并沿所述条形孔的轴向移动,以及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外皮修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滑动板相连;所述连接板设有与所述滑动杆插接的转槽;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滑动板连接的端面设有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转槽内并用于限制所述滑动杆脱离所述转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外皮修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述连接板的外壁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滑动杆滑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外皮修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广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