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19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第一模板设有第一针体,第二模板设有插芯及第二针体,第一针体、第二针体互相顶持;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围绕形成第二穿孔,插芯容设于第二穿孔内;第一针体与第一穿孔的间隙、插芯与第二穿孔的间隙、插芯的自由端与第一模板的间隙连通形成模腔;模板设有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各个模板均设有第一冷却流道;借助第二针体对第一针体的顶持固定作用,防止第一针体受到熔融物料冲击而偏摆歪斜,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良率;两个流道提升熔融物料注入模腔内的注塑效率,各个模板的第一冷却流道通入冷却流体,使得模腔内的熔融物料快速冷却固化,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公开了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
技术介绍
在塑料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为了提升塑料产品的生产效率,常常利用热流道模具进行成型,塑料产品的构造多种多样,热流道模具的构造也需要对应配合塑料产品的构造。现有技术中的塑料产品常常需要成型孔体,此时就需要热流道模具配置成型孔体的芯柱,当孔体的孔径较小时,芯柱容易受到注入的熔融物料的冲击而偏摆,导致塑料产品成型不良。此外,现有技术中模具经由一个注胶孔向模腔内注入熔融效率,塑料产品的注塑效率低下,进而导致塑料产品的成效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借助第二针体对第一针体的顶持固定作用,防止第一针体受到熔融物料冲击而偏摆歪斜,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良率;两个流道提升熔融物料注入模腔内的注塑效率,各个模板的第一冷却流道通入冷却流体,使得模腔内的熔融物料快速冷却固化,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包括第一模板、与第一模板配合的第二模板、设置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的第三模板及第四模板;第一模板设有第一针体,第二模板设有插芯及位于插芯内的第二针体,插芯具有第一穿孔,第一针体伸入第一穿孔内,第二针体伸入第一穿孔内并顶持住第一针体;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围绕形成第二穿孔,插芯容设于第二穿孔内;第一针体与第一穿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插芯与第二穿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插芯的自由端与第一模板之间形成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连通形成模腔;模板设有用于连通模腔的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熔融物料经由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注入模腔内;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均设有第一冷却流道。其中,第一模板包括模板件及与模板件可拆卸连接的模芯件,模板件具有容设模芯件的第一凹孔,第一针体设置于模芯件,第一冷却流道位于模板件,模芯件具有第二冷却流道。进一步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均设置在模芯件上,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均与第三间隙连通,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关于第一针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其中,插芯设有第四间隙,第四间隙贯穿插芯的侧壁及插芯的自由端的端面,第四间隙连通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第四间隙连通形成模腔。进一步地,第二模板包括板体件,板体件设有用于容设插芯的第二凹孔,第一冷却流道设置于板体件,插芯具有第三冷却流道。其中,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围设形成第四冷却流道,第四冷却流道包括环绕第二间隙的环道体、分别位于第二间隙两侧的两个条道体,两个条道体分别与环道体连通。进一步地,第一针体包括本体及与本体连接的定位柱,本体的外径大于定位柱的外径,第二针体具有用于容设定位柱的定位孔。其中,双流道模具还包括第一开模块、第二开模块、设置于第一开模块的第一斜柱、设置于第二开模块的第二斜柱,第一开模块具有用于容设第一斜柱的第一斜孔,第二开模块具有用于容设第二斜柱的第二斜孔,斜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穿孔的中心轴线交叉设置。有益效果:当熔融物料注入模腔内时,借助第二针体对第一针体的顶持固定作用,防止第一针体受到熔融物料冲击而偏摆歪斜,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良率;两个流道提升熔融物料注入模腔内的注塑效率,各个模板的第一冷却流道通入冷却流体,使得模腔内的熔融物料快速冷却固化,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模板、第四模板、第四冷却流道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针体与第二针体的立体。附图标记包括: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第四模板5—第一针体6—插芯7—第二针体8—第一穿孔9—第二穿孔11—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13—第一冷却流道14—模芯件15—第二冷却流道16—环道体17—条道体18—本体19—定位柱21—定位孔22—第一开模块23—第二开模块24—第一斜柱25—第二斜柱26—第一斜孔27—第二斜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包括第一模板1、与第一模板1配合的第二模板2、设置在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的第三模板3及第四模板4,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水平左右设置,第一模板1位于第三模板3的上方及第二模板2的上方,第二模板2位于第三模板3的下方及第四模板4的下方。第一模板1上设有第一针体5,第一针体5为直线条状;第二模板2设有插芯6及位于插芯6内的第二针体7,插芯6具有第一穿孔8,第一穿孔8沿插芯6的长度方向贯穿插芯6。第一针体5伸入第一穿孔8内,第二针体7伸入第一穿孔8内并顶持住第一针体5,第一针体5、第二针体7分别自第一穿孔8的两端插入第一穿孔8内,第二针体7的自由端顶持住第一针体5的自由端。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彼此靠近的一侧围绕形成第二穿孔9,插芯6位于第二穿孔9内;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均设有凹槽,第三模板3的凹槽与第四模板4的凹槽组合形成第二穿孔9。第一穿孔8的孔径大于第一针体5的外径,第一针体5的外侧面与第一穿孔8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穿孔9的孔径大于插芯6的外径,插芯6的外侧面与第二穿孔9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插芯6的自由端与第一模板1之间形成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连通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物件的模腔。模板设有用于分别连通模腔的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熔融物料分别经由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注入模腔内,提升模腔的注入效率,进而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效率。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均设有第一冷却流道13,每一模板上的第一冷却流道13贯穿该模板,冷却流体用于流经第一冷却流道13带走模板的热量。当熔融物料注入模腔内时,借助第二针体7对第一针体5的顶持固定作用,防止第一针体5受到熔融物料冲击而偏摆歪斜,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良率;两个流道提升熔融物料注入模腔内的注塑效率,各个模板的第一冷却流道13通入冷却流体,使得模腔内的熔融物料快速冷却固化,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效率。第一模板1包括模板件及与模板件可拆卸连接的模芯件14,模板件大致为矩形平板,模板件上具有容设模芯件14的第一凹孔,第一凹孔贯穿模板件。第一针体5设置在模芯件14上,第一针体5、模芯件14为一体式构造。第一冷却流道13位于模板件上,模芯件14上具有第二冷却流道15,第二冷却流道15内的冷却流体辅助加快模腔内的物料的冷却固化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物件的成型效率。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均设置在模芯件14上,第一流道11、第二流道12均与第三间隙连通,第一流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包括第一模板、与第一模板配合的第二模板、设置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的第三模板及第四模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设有第一针体,第二模板设有插芯及位于插芯内的第二针体,插芯具有第一穿孔,第一针体伸入第一穿孔内,第二针体伸入第一穿孔内并顶持住第一针体;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围绕形成第二穿孔,插芯容设于第二穿孔内;第一针体与第一穿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插芯与第二穿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插芯的自由端与第一模板之间形成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连通形成模腔;模板设有用于连通模腔的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熔融物料经由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注入模腔内;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均设有第一冷却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包括第一模板、与第一模板配合的第二模板、设置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的第三模板及第四模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设有第一针体,第二模板设有插芯及位于插芯内的第二针体,插芯具有第一穿孔,第一针体伸入第一穿孔内,第二针体伸入第一穿孔内并顶持住第一针体;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围绕形成第二穿孔,插芯容设于第二穿孔内;第一针体与第一穿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插芯与第二穿孔的内孔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插芯的自由端与第一模板之间形成第三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连通形成模腔;模板设有用于连通模腔的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熔融物料经由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注入模腔内;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均设有第一冷却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包括模板件及与模板件可拆卸连接的模芯件,模板件具有容设模芯件的第一凹孔,第一针体设置于模芯件,第一冷却流道位于模板件,模芯件具有第二冷却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冷却的双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均设置在模芯件上,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均与第三间隙连通,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关于第一针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孟良宋绍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阳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