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90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磨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模具和设置在下模具内的上模具,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形成装填槽,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向装填槽内装填物料的装填装置,装填装置包括支撑架、装填料罐、驱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支撑架设置于机架上,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上,联动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装填料罐设置于联动组件上。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装填装置,驱动组件工作时,经过联动组件,能够带动装填料罐运动,自动向装填槽内装填物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
本技术涉及磨具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超硬磨料制品比如说砂轮在磨削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超硬磨具包括直径在一定尺寸范围内的超硬材料砂轮和设置在砂轮上的磨料层,磨料层通常是一个整体式的砂轮环,砂轮环是制品参与磨削加工的主体部分,砂轮环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和加工质量,压制成型工艺是磨料制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序,对砂轮环成品组织均匀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将磨料层填装到砂轮上通常使用的是磨具装填结构进行添加的。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735097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外圆、端面同步磨削用砂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体和磨料层,加工时,人工将磨料层放置完成,将亚胺树脂粉、金属粉、树脂胶、金属胶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基体混合料浇注到磨料层中,固化26min,接着将得到的砂轮放入烘箱中升温、保温,升温、保温结束后取出砂轮,对基体和磨料层进行机械加工,最终检验入库。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一种外圆、端面同步磨削用砂轮及其制备方法虽然能够对砂轮进行有效的加工,但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磨料层放置好,然后在磨料层中人工浇注基体混合料,形成基体和磨料层,操作不便捷,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其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装填装置,驱动组件工作时,经过联动组件,能够带动装填料罐运动,自动向装填槽内装填物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较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下模具和设置在下模具内的上模具,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形成装填槽,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向装填槽内装填物料的装填装置,所述装填装置包括支撑架、装填料罐、驱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联动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所述装填料罐设置于联动组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模具放置于下模具内,上模具抵接在下模具内,然后将模具放置于机架上,启动驱动组件,经过联动组件,能够带动装填料罐转动,自动向装填槽内装填物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较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转动杆和主动齿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上,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设于支撑架内,且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支撑架转动配合,所述转动杆同轴固定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转动杆上,所述联动组件设置于主动齿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上,装填时,启动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联动组件运动,从而能够带动装填料罐对装填槽内装填物料,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一、旋转架和大齿圈,所述旋转架套设于转动杆上,且旋转架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一,所述从动齿轮一套设于支撑杆一上,支撑杆一对从动齿轮一转动支撑,所述从动齿轮一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大齿圈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上,且大齿圈与从动齿轮一相啮合,所述装填料罐的顶端固定设置于从动齿轮一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架套设于转动杆上,主动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一运动,从动齿轮一转动时绕着支撑杆一转动,同时旋转架带动从动齿轮一在大齿圈内旋转,带动装填料罐绕着装填槽旋转,对装填槽装填物料。同时从动齿轮一发生自转,转动时产生离心力,使装填料罐内的物料更容易从装填料罐内流出,同时能够避免物料堆积在装填料罐内,导致装填作业的效率较低。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旋转架上沿着旋转架的长度方向上远离从动齿轮一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上套设有从动齿轮二,支撑杆二对从动齿轮二转动支撑,所述从动齿轮二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一相啮合,所述装填料罐的顶部固定设置在从动齿轮二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架上沿着旋转架的长度方向上远离从动齿轮一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二,主动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二运动,由于支撑杆二对从动齿轮二转动支撑,从动齿轮二转动时绕着支撑杆二转动,同时旋转架带动从动齿轮二在大齿圈内旋转,带动装填料罐绕着装填槽旋转,对装填槽装填物料,能够使装填料罐对装填槽的装填更加高效。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填料罐上固定开设有填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填料罐上固定开设有填料口,装填料罐内没有物料时,将物料从填料口内注入,能够方便对装填料罐内及时装填物料,使装填料罐对装填槽的装填作业更加便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装填料罐上设置有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阀的设置,更加便于对装填料罐内的物料的控制,控制阀打开时,物料能够从装填料罐内流出,向装填槽内装填物料,控制阀关闭时,将装填料罐关闭,使物料无法从装填料罐内流出,完成对装填槽的装填。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均质机构,所述均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盘,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机架内,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机架转动配合,所述转动盘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上设置有均质机构,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能够带动下模具转动,从而实现物料在装填槽内更加均匀的布置,使加工的砂轮环的质量更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模具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沉头螺栓,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与沉头螺栓相对应的沉头孔,所述转动盘与下模具通过将沉头螺栓旋入沉头孔内相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沉头螺栓旋入沉头孔内,将下模具和转动盘之间固定,然后启动均质机构,带动下模具转动,能够使转动盘带动下模具转动时更加高效,同时能够避免下模具从转动盘上滑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装填装置,驱动组件工作时,经过联动组件,能够带动装填料罐运动,自动向装填槽内装填物料,操作便捷,人工劳动强度较小;2.通过将旋转架套设于转动杆上,主动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一运动,从动齿轮一转动时绕着支撑杆一转动,同时旋转架带动从动齿轮一在大齿圈内旋转,带动装填料罐绕着装填槽旋转,对装填槽装填物料。同时从动齿轮一发生自转,转动时产生离心力,使装填料罐内的物料更容易从装填料罐内流出,同时能够避免物料堆积在装填料罐内,导致装填作业的效率较低;3.通过在旋转架上沿着旋转架的长度方向上远离从动齿轮一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二,主动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二运动,由于支撑杆二对从动齿轮二转动支撑,从动齿轮二转动时绕着支撑杆二转动,同时旋转架带动从动齿轮二在大齿圈内旋转,带动装填料罐绕着装填槽旋转,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下模具(2)和设置在下模具(2)内的上模具(3),下模具(2)和上模具(3)之间形成装填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向装填槽(4)内装填物料的装填装置(5),所述装填装置(5)包括支撑架(51)、装填料罐(52)、驱动组件(53)和联动组件(54),所述支撑架(51)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驱动组件(53)设置于支撑架(51)上,所述联动组件(54)设置于驱动组件(53)上,所述装填料罐(52)设置于联动组件(5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下模具(2)和设置在下模具(2)内的上模具(3),下模具(2)和上模具(3)之间形成装填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向装填槽(4)内装填物料的装填装置(5),所述装填装置(5)包括支撑架(51)、装填料罐(52)、驱动组件(53)和联动组件(54),所述支撑架(51)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驱动组件(53)设置于支撑架(51)上,所述联动组件(54)设置于驱动组件(53)上,所述装填料罐(52)设置于联动组件(5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3)包括驱动装置(531)、转动杆(532)和主动齿轮(533),所述驱动装置(531)固定设置于支撑架(51)上,驱动装置(531)的输出轴穿设于支撑架(51)内,且驱动装置(531)的输出轴与支撑架(51)转动配合,所述转动杆(532)同轴固定在驱动装置(531)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齿轮(533)同轴固定在转动杆(532)上,所述联动组件(54)设置于主动齿轮(5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轮环磨具装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54)包括从动齿轮一(541)、旋转架(542)和大齿圈(543),所述旋转架(542)套设于转动杆(532)上,且旋转架(542)与转动杆(53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架(542)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一(544),所述从动齿轮一(541)套设于支撑杆一(544)上,支撑杆一(544)对从动齿轮一(541)转动支撑,所述从动齿轮一(541)与主动齿轮(533)相啮合,所述大齿圈(543)固定设置于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李贵生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恒捷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