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46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包括溜槽、空气吹扫管、空气外接管、第一电动阀、第一水冲洗管道、第二水冲洗管道、第一外接水管、第二外接水管、第二电动阀和第三电动阀,利用脱水器现有的筛网清理系统加以改造,通过在溜槽内安装了空气吹扫管、第一水冲洗管道和第二水冲洗管道,用分别用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和时间继电器进行控制,实现对溜槽内积渣部位的定时清理,既实现了对溜槽的有效清理,保证现场的干净、整洁,又能将工人从繁重的清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且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渣处理脱水器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渣处理系统原设置为平流沉淀池+天车人工捞渣工艺,嘉恒法渣处理系统是高炉熔渣经渣沟流出后,进入粒化塔水淬粒化,生成的渣水混合物经脱水器脱水后,成品渣通过脱水器下方的溜槽落到外运皮带上,经多次转运后输送至渣仓进行储运,水渣特有理化性质导致了它具有一定的粘性,这就造成了脱水器溜槽经常积渣,尤其是溜槽上部,由于离脱水器筛斗叫较近,水渣下落的加速度小,很容易粘在溜槽上,如果粘结的水渣不能及时清理,积渣会层层积累,当积渣高度达到筛斗位置时,就会被不断旋转的筛斗带出脱水器,导致现场到处都是水渣,而且溢出的水渣会落入传动部位(齿轮),造成设备不可逆的损坏。处理脱水器溜槽积渣常规途径有以下几条:第一,可对每出一炉铁就对脱水器溜槽积渣进行清洗,但是由于工艺条件受限,脱水器10个工作日左右才进行一次倒换,这就导致脱水器溜槽上粘结的积渣无法做到及时清理;第二,用水不间断地对在用脱水器的溜槽进行冲洗,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溜槽积渣板结,弊端是脱水器本身是起到渣水分离的作用,从脱水器落入溜槽的已经是脱水后的成品渣,如果用水冲洗的话,会导致成品渣重新含大量的水,并且造成皮带地沟积水;第三,制作专用的清渣工具,使清渣人员可以不进入溜槽内进行清理,但由于在外面看不到溜槽内的积渣情况,使得清理效果大打折扣,且清理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溜槽、空气吹扫管、空气外接管、第一电动阀、第一水冲洗管道、第二水冲洗管道、第一外接水管、第二外接水管、第二电动阀和第三电动阀,所述溜槽呈倒梯形漏斗状,所述空气吹扫管水平方向焊接固定于溜槽下料钢板顶部,且一侧贯穿溜槽与空气外接管对接,所述空气外接管上安装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空气吹扫管开设有双排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和第二水冲洗管道分别沿溜槽的内两侧垂直方向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外接水管贯穿溜槽一侧下端与第一水冲洗管道对接,所述第一外接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外接水管贯穿溜槽另一侧下端与第二水冲洗管道对接,所述第二外接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第二水冲洗管道上均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出水孔。优选的,所述空气吹扫管直径为60mm,厚度为3mm,长度为1400mm。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之间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为20mm,且孔径均为4mm。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孔与溜槽钢板夹角范围为45°-55°。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气孔与溜槽钢板夹角范围为25°-3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直径为60mm,长度为1600mm,厚度为3mm。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和第二水冲洗管道为相同结构,呈H型结构,且两者之间距溜槽下料钢板水平距离均为50mm。优选的,所述出水孔孔径6mm,孔距30mm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和第二水冲洗管道靠近溜槽下料钢板一侧上的出水孔与水平夹角为25°-35°,且较远一侧上的出水孔与水平夹角为45°-5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第三电动阀均由时间继电器控制,且该时间继电器置于现场的操作箱内。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技术所述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利用脱水器现有的筛网清理系统加以改造,通过在溜槽内安装了空气吹扫管、第一水冲洗管道和第二水冲洗管道,用分别用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和时间继电器进行控制,实现对溜槽内积渣部位的定时清理,既实现了对溜槽的有效清理,保证现场的干净、整洁,又能将工人从繁重的清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且成本低廉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整体效果图;图2是本技术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安装图;图3是本技术空气吹扫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水冲洗管道结构示意图。其中:溜槽-1、空气吹扫管-2、空气外接管-3、第一电动阀-4、第一水冲洗管道-5、第二水冲洗管道-6、第一外接水管-7、第二外接水管-8、第二电动阀-9、第三电动阀-10、第一出气孔-201、第二出气孔-202、出水孔-5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包括溜槽1、空气吹扫管2、空气外接管3、第一电动阀4、第一水冲洗管道5、第二水冲洗管道6、第一外接水管7、第二外接水管8、第二电动阀9和第三电动阀10,溜槽1呈倒梯形漏斗状,空气吹扫管2水平方向焊接固定于溜槽1下料钢板顶部,且一侧贯穿溜槽1与空气外接管3对接,空气外接管3上安装有第一电动阀4,空气吹扫管2开设有双排的第一出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第一水冲洗管道5和第二水冲洗管道6分别沿溜槽1的内两侧垂直方向焊接固定,第一外接水管7贯穿溜槽1一侧下端与第一水冲洗管道5对接,第一外接水管7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9,第二外接水管8贯穿溜槽1另一侧下端与第二水冲洗管道6对接,第二外接水管8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10,第一水冲洗管道5、第二水冲洗管道6上均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出水孔501。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吹扫管2直径为60mm,厚度为3mm,长度为1400mm,便于压缩空气更好的进行传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之间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为20mm,且孔径均为4mm,便于压缩空气更好的吹出,增加吹扫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孔201与溜槽1钢板夹角范围为45°-55°,以实现压缩空气自上而下全覆盖式对溜槽1内水渣进行吹扫。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气孔202与溜槽1钢板夹角范围为25°-35°,实现压缩空气自上而下全覆盖式对溜槽1内水渣进行吹扫。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5直径为60mm,长度为1600mm,厚度为3mm,便于水更好的进行传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5和第二水冲洗管道6为相同结构,呈H型结构,且两者之间距溜槽1下料钢板水平距离均为50mm,以实现第一水冲洗管道5和第二水冲洗管道6分别从自右向左和自左向右,两个方向不同角度对溜槽1内部进行清洗。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501孔径6mm,孔距30mm,便于水更好的进行冲洗溜槽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5和第二水冲洗管道6靠近溜槽1下料钢板一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1)、空气吹扫管(2)、空气外接管(3)、第一电动阀(4)、第一水冲洗管道(5)、第二水冲洗管道(6)、第一外接水管(7)、第二外接水管(8)、第二电动阀(9)、第三电动阀(10),所述溜槽(1)呈倒梯形漏斗状,所述空气吹扫管(2)水平方向焊接固定于溜槽(1)下料钢板顶部,且一侧贯穿溜槽(1)与空气外接管(3)对接,所述空气外接管(3)上安装有第一电动阀(4),所述空气吹扫管(2)开设有双排的第一出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5)和第二水冲洗管道(6)分别沿溜槽(1)的内两侧垂直方向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外接水管(7)贯穿溜槽(1)一侧下端与第一水冲洗管道(5)对接,所述第一外接水管(7)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9),所述第二外接水管(8)贯穿溜槽(1)另一侧下端与第二水冲洗管道(6)对接,所述第二外接水管(8)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10),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5)、第二水冲洗管道(6)上均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出水孔(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1)、空气吹扫管(2)、空气外接管(3)、第一电动阀(4)、第一水冲洗管道(5)、第二水冲洗管道(6)、第一外接水管(7)、第二外接水管(8)、第二电动阀(9)、第三电动阀(10),所述溜槽(1)呈倒梯形漏斗状,所述空气吹扫管(2)水平方向焊接固定于溜槽(1)下料钢板顶部,且一侧贯穿溜槽(1)与空气外接管(3)对接,所述空气外接管(3)上安装有第一电动阀(4),所述空气吹扫管(2)开设有双排的第一出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5)和第二水冲洗管道(6)分别沿溜槽(1)的内两侧垂直方向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外接水管(7)贯穿溜槽(1)一侧下端与第一水冲洗管道(5)对接,所述第一外接水管(7)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9),所述第二外接水管(8)贯穿溜槽(1)另一侧下端与第二水冲洗管道(6)对接,所述第二外接水管(8)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10),所述第一水冲洗管道(5)、第二水冲洗管道(6)上均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出水孔(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吹扫管(2)直径为60mm,厚度为3mm,长度为1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渣处理脱水器溜槽自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孔(201)和第二出气孔(202)之间水平和垂直间距均为20mm,且孔径均为4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中忠来志坚王刚李迎辉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