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丹专利>正文

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14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极地破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包括破冰装置主体、破冰船体,破冰船体左侧固定安装有外套筒,破冰装置主体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破冰转筒,破冰装置主体内部中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框,通过破冰装置主体内部开设有滑动腔,则能让驱动框在滑动腔内旋转且外侧与破冰转筒相接触,再通过驱动框为D状设置,使得当破冰装置主体带动破冰转筒进行破冰时,能利用连接杆沿驱动槽的轨迹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驱动框进行间歇的左右旋转,使得驱动框利用平直的一侧先让第三破冰转筒向外突出,而后将三个破冰转筒形成相同突出长度,最后再将第一破冰转筒向外突出,之后循环这个过程,进而达不断调节与冰层接触的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地破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
技术介绍
地处地球南北两极及与寒带相临近的海域上,每年都会发生海面冰封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季里存在很长时间的封冻期,船舶无法通航,为了使船舶能够封冻期的水域上顺利航行,需要将水面上的冰层破开以开辟出能供航行的航道,现有的破冰方式大都是采用连续式破冰方式的破冰船,在破冰时破冰船以每小时3-5海里的速度穿过冰层稳定向前移动,在依靠自身重量将冰层压裂,以此连续不断的前进,实现破冰,但是要求船舶具有较为巨大的体积、自重和很高的结构强度,因此现在也在尝试用盾构结构进行破冰。但现有盾构破冰结构,在破冰时通常让整个刀架与冰层接触,使得与冰层的接触面积过大,从而大大增加驱动盾构机构所需的动力,并现有的盾构破冰结构大都没有设置加热装置,使得刀架上的滚刀长时间在低温下工作容易变脆导致损坏,降低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该装置可不断由小至大调节与冰层接触的面积,让节省破开冰面所需的动力,同时还能对破冰的结构进行加热,避免长时间再低温环境下工作导致容易损坏。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包括破冰装置主体、破冰船体,所述破冰船体左侧固定安装有外套筒,所述破冰装置主体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破冰转筒,所述破冰装置主体内部中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框。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破冰转筒左侧固定安装有滚刀,所述破冰装置主体右端与动力杆相咬合。作为优选的,所述破冰装置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破冰转筒与第三破冰转筒,所述第一破冰转筒、第二破冰转筒、第三破冰转筒为依次等距设置在破冰装置主体内部。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框上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外套筒内侧开设有驱动槽。作为优选的,所述破冰装置主体内部开设有滑动腔,所述驱动框设置在滑动腔内部,所述滑动腔与第一破冰转筒、第二破冰转筒、第三破冰转筒相连通。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框为D状设置,所述驱动槽为连续弯曲的波浪状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破冰转筒、第二破冰转筒、第三破冰转筒右侧为弧形外凸设置,所述驱动框外侧固定安装有滚轮。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套筒内侧活动安装有震动摩擦块,所述震动摩擦块两侧固定安装有摩擦层,所述破冰装置主体外侧固定安装有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破冰转筒左侧固定安装有滚刀,且破冰装置主体右端与动力杆相咬合,使得能通破冰船体内部的动力杆带动第一破冰转筒旋转,从而利用滚刀对冰层进行破碎,再通过破冰装置主体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破冰转筒与第三破冰转筒,且第一破冰转筒、第二破冰转筒、第三破冰转筒为依次等距设置在破冰装置主体内部,使得能通过第一破冰转筒、第二破冰转筒、第三破冰转筒依次向外移动与冰层接触,让冰层破碎面积从小到大逐渐进行,从而避免破冰结构与冰层接触面积过大而降低破冰效率的同时,能避免单个破冰结构长时间与冰层接触导致使用寿命降低。2.通过驱动框上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且外套筒内侧开设有驱动槽,使得当破冰装置主体带动驱动框旋转时,能让连接杆沿驱动槽内部移动,通过破冰装置主体内部开设有滑动腔,且驱动框设置在滑动腔内部,使得能利用滑动腔与第一破冰转筒、第二破冰转筒、第三破冰转筒相连通,则能让驱动框在滑动腔内旋转且外侧与破冰转筒相接触,再通过驱动框为D状设置,且驱动槽为连续弯曲的波浪状设置,使得当破冰装置主体带动破冰转筒进行破冰时,能利用连接杆沿驱动槽的轨迹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驱动框进行间歇的左右旋转,使得驱动框利用平直的一侧先让第三破冰转筒向外突出,而后将三个破冰转筒形成相同突出长度,最后再将第一破冰转筒向外突出,之后循环这个过程,进而达不断调节与冰层接触的面积的效果。3.通过连接杆与驱动框为铰接设置,使得能让连接杆相对驱动框进行转动,从而保证连接杆带动驱动框旋转的效率,通过破冰转筒右侧为弧形外凸设置,且驱动框外侧固定安装有滚轮,使得能减少驱动框驱使破冰转筒移动时的摩擦效率,提高破冰转筒向外突出的效率,再通过外套筒内侧活动安装有震动摩擦块,且破冰装置主体外侧固定安装有凸块,使得破冰装置主体进行旋转时,能带动凸块对震动摩擦块施加作用力,从而让凸块对橡胶材质的摩擦层进行搓动,通过摩擦产生热量,进而提高破冰装置主体在工作时的温度,避免变脆损坏的同时能通过震动摩擦块复位时产生的震动使得破冰转筒上附着的冰屑被震下,进一步提高破冰同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破冰船体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破冰船体内部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破冰装置主体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破冰装置主体内部透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外套筒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震动摩擦块左视图。图1-7中:1-破冰装置主体、2-外套筒、3-第一破冰转筒、4-第二破冰转筒、5-第三破冰转筒、6-驱动框、7-动力杆、8-驱动槽、9-连接杆、10-震动摩擦块、11-凸块、12-滚刀、13-滑动腔、14-滚轮、15-摩擦层、16-破冰船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7,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包括破冰装置主体1、破冰船体16,破冰船体16左侧固定安装有外套筒2,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破冰转筒3,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中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框6。在具体实施中,第一破冰转筒3左侧固定安装有滚刀13,破冰装置主体1右端与动力杆7相咬合,使得能通破冰船体16内部的动力杆7带动第一破冰转筒3旋转,从而利用滚刀12对冰层进行破碎。在具体实施中,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破冰转筒4与第三破冰转筒5,第一破冰转筒3、第二破冰转筒4、第三破冰转筒5为依次等距设置在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使得能通过第一破冰转筒3、第二破冰转筒4、第三破冰转筒5依次向外移动与冰层接触,让冰层破碎面积从小到大逐渐进行,从而避免破冰结构与冰层接触面积过大而降低破冰效率的同时,能避免单个破冰结构长时间与冰层接触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在具体实施中,驱动框6上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9,外套筒2内侧开设有驱动槽8,使得当破冰装置主体1带动驱动框6旋转时,能让连接杆9沿驱动槽8内部移动。在具体实施中,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开设有滑动腔13,驱动框6设置在滑动腔13内部,滑动腔13与第一破冰转筒3、第二破冰转筒4、第三破冰转筒5相连通,则能让驱动框6在滑动腔13内旋转且外侧与破冰转筒相接触。在具体实施中,驱动框6为D状设置,驱动槽8为连续弯曲的波浪状设置,使得当破冰装置主体1带动破冰转筒进行破冰时,能利用连接杆9沿驱动槽8的轨迹左右移动,从而带动驱动框6进行间歇的左右旋转,使得驱动框6利用平直的一侧先让第三破冰转筒5向外突出,而后将三个破冰转筒形成相同突出长度,最后再将第一破冰转筒3向外突出,之后循环这个过程,进而达不断调节与冰层接触的面积的效果。在具体实施中,第一破冰转筒3、第二破冰转筒4、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包括破冰装置主体(1)、破冰船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船体(16)左侧固定安装有外套筒(2),所述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破冰转筒(3),所述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中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包括破冰装置主体(1)、破冰船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船体(16)左侧固定安装有外套筒(2),所述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破冰转筒(3),所述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中端活动安装有驱动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冰转筒(3)左侧固定安装有滚刀(13),所述破冰装置主体(1)右端与动力杆(7)相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破冰转筒(4)与第三破冰转筒(5),所述第一破冰转筒(3)、第二破冰转筒(4)、第三破冰转筒(5)为依次等距设置在破冰装置主体(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式极地破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6)上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外套筒(2)内侧开设有驱动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丹
申请(专利权)人:高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