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及堆垛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74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内导轮组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外导轮组;外导轮组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偏心轴、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上的第一调节板、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外侧的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轴承外侧壁的第一轮壳;内导轮组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偏心轴、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上的第二调节板、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外侧的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轴承外侧壁的第二轮壳;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均设有调节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数个与调节件配合使用的调节孔。本申请还公开了包括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的堆垛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及堆垛机
本公开一般涉及堆垛机
,具体涉及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及堆垛机。
技术介绍
堆垛机是在仓库、车间等处攫取、搬运和堆垛或从高层货架上取放单元货物的专用起重机。它是一种仓储设备,主要作用是在立体仓库的通道内来回运行,将位于巷道口的货物存入货架的货格,或者取出货格内的货物运送到巷道口。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对巷道堆垛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堆垛机利用率,减少成本,一般采用弯轨堆垛机多巷道共用,而在弯轨部分需要转弯流畅,同时对导向轮要求较高;但现有弯轨堆垛机下水平导轮接触为轴承与地轨直接接触,对导轮磨损大,影响机械寿命,运行噪音大,且不易于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及堆垛机。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内导轮组和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外导轮组;所述外导轮组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一偏心轴、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上的第一调节板、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外侧的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轴承外侧壁的第一轮壳;所述第一偏心轴贯穿第二支架和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设置于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一调节板的一端;所述内导轮组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偏心轴、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上的第二调节板、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外侧的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二轴承外侧壁的第二轮壳;所述第二偏心轴贯穿第一支架、第二轴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设置于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偏心轴上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的一端设有水平的限位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上均设有调节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数个与调节件配合使用的调节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内导轮组和外导轮组运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上均设有轴套。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均设有挡圈。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螺纹孔和设置于螺纹孔中的螺钉。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水平设置且形成U字形结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轮壳和第二轮壳均为聚氨酯。一种堆垛机,包括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还包括:堆垛机本体;所述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对称设置于堆垛机本体的下方。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外导轮组和一个内导轮组,能够减小磨损和噪音,并且使堆垛机转弯流畅易于调节;将本装置设置于堆垛机的下方,由堆垛机带动本装置行走,且第一轮壳和第二轮壳与地轨直接接触,当堆垛机行驶到转弯处时,以内导轮组一侧为旋转中心,内导轮组和外导轮组沿着地轨实现转弯,能够达到使堆垛机转弯流畅的目的;第一轮壳和第二轮壳使第一轮壳和第二轮壳与地轨直接接触,减少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磨损,同时也能减小摩擦时产生的噪音;由第一偏心轴、第二偏心轴分别与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配合使用,能够方便的调节内导轮组和外导轮组与地轨之间的距离。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中外导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内导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内导轮组;4、外导轮组;5、第一偏心轴;6、第一调节板;7、第一轴承;8、第一轮壳;9、第二偏心轴;10、第二调节板;11、第二轴承;12、第二轮壳;13、限位板;14、调节件;15、调节孔;16、轴套;17、挡圈;18、驱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1两端的第二支架2、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的内导轮组3和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的外导轮组4;所述外导轮组4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二支架2上的第一偏心轴5、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5上的第一调节板6、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5外侧的第一轴承7、设置于第一轴承7外侧壁的第一轮壳8;所述第一偏心轴5贯穿第二支架2和第一调节板6;所述第一调节板6设置于第二支架2上,所述第一轴承7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一调节板6的一端;所述内导轮组3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的第二偏心轴9、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9上的第二调节板10、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9外侧的第二轴承11、设置于第二轴承11外侧壁的第二轮壳12;所述第二偏心轴9贯穿第一支架1、第二轴承11和第二调节板10;所述第二调节板10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10的一端;所述第二偏心轴9上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10的一端设有水平的限位板13;所述第一调节板6和第二调节板10上均设有调节件14,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均设有数个与调节件14配合使用的调节孔15。一种堆垛机,包括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还包括:堆垛机本体;所述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对称设置于堆垛机本体的下方。在使用本装置时,如图1和图2所示,将本装置设置于堆垛机本体的下方,由堆垛机带动本装置行走,且第一轮壳8和第二轮壳12与地轨直接接触,当堆垛机行驶到转弯处时,地轨由直轨段进入弯轨段,以内导轮组3一侧为旋转中心,内导轮组3和外导轮组4贴合地轨弯轨段运行转弯,由于内导轮组3和外导轮组4接触点共为三点,能够达到使堆垛机转弯流畅的目的;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在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11外侧设置有第一轮壳8和第二轮壳12,使第一轮壳8和第二轮壳12与地轨直接接触,减少对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11的磨损,同时也能减小摩擦时产生的噪音,限位板13包覆在地轨下方,当堆垛机运行时,防止脱轨能够限制内导轮组与地轨之间的距离;由第一偏心轴5、第二偏心轴9分别与第一调节板6、第二调节板10配合使用,通过调节件14和调节孔15将第一调节板6、第二调节板10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且由于设有数个调节孔15,通过分别旋转第一偏心轴5、第二偏心轴9在第一调节板6、第二调节板10上的角度使第一轮壳8和第二轮壳12分别夹紧地轨,所以能够方便的调节内导轮组3和外导轮组4与地轨之间的距离。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还优选地提供有以下改进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1)两端的第二支架(2)、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的内导轮组(3)和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的外导轮组(4);/n所述外导轮组(4)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二支架(2)上的第一偏心轴(5)、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5)上的第一调节板(6)、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5)外侧的第一轴承(7)、设置于第一轴承(7)外侧壁的第一轮壳(8);所述第一偏心轴(5)贯穿第二支架(2)和第一调节板(6);所述第一调节板(6)设置于第二支架(2)上,所述第一轴承(7)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一调节板(6)的一端;/n所述内导轮组(3)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的第二偏心轴(9)、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9)上的第二调节板(10)、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9)外侧的第二轴承(11)、设置于第二轴承(11)外侧壁的第二轮壳(12);所述第二偏心轴(9)贯穿第一支架(1)、第二轴承(11)和第二调节板(10);所述第二调节板(10)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10)的一端;所述第二偏心轴(9)上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10)的一端设有水平的限位板(13);/n所述第一调节板(6)和第二调节板(10)上均设有调节件(14),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均设有数个与调节件(14)配合使用的调节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垛机水平导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架(1)两端的第二支架(2)、设置在第一支架(1)上的内导轮组(3)和设置在第二支架(2)上的外导轮组(4);
所述外导轮组(4)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二支架(2)上的第一偏心轴(5)、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5)上的第一调节板(6)、水平设置于第一偏心轴(5)外侧的第一轴承(7)、设置于第一轴承(7)外侧壁的第一轮壳(8);所述第一偏心轴(5)贯穿第二支架(2)和第一调节板(6);所述第一调节板(6)设置于第二支架(2)上,所述第一轴承(7)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一调节板(6)的一端;
所述内导轮组(3)包括:竖直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的第二偏心轴(9)、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9)上的第二调节板(10)、水平设置于第二偏心轴(9)外侧的第二轴承(11)、设置于第二轴承(11)外侧壁的第二轮壳(12);所述第二偏心轴(9)贯穿第一支架(1)、第二轴承(11)和第二调节板(10);所述第二调节板(10)设置于第一支架(1)上,所述第二轴承(11)设置于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10)的一端;所述第二偏心轴(9)上相对远离第二调节板(10)的一端设有水平的限位板(13);
所述第一调节板(6)和第二调节板(10)上均设有调节件(14),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胜志李亚雄汪博韬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科德智能仓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科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