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58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胎能够维持排水性能并且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该轮胎(1)在胎面部(2)设置有多个倾斜沟(8)。各倾斜沟(8)从胎冠区域(Cr)延伸至胎肩区域(Sh)。各倾斜沟(8)包括:胎冠区域(Cr)侧的第一部分(9)、胎肩区域(Sh)侧的第二部分(10)、以及将第一部分(9)与第二部分(10)连接的第三部分(11)。第三部分(11)具有小于第一部分(9)以及第二部分(10)的沟宽。第一部分(9)、第二部分(10)以及第三部分(11)相对于轮胎周向向相同的方向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技术介绍
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轮胎赤道面附近具备从轮胎赤道面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的中央倾斜沟的摩托车用轮胎。上述摩托车用轮胎的旋转方向被指定。上述中央倾斜沟在其端部通过圆弧状部形成有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沟缘,其沟深朝向反转方向逐渐减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8194号公报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网的修建,使直行行驶时间增加。另外由于车辆的高性能化,行驶速度也较高。因此存在在轮胎的胎面部中特定的区域产生磨损的问题。此外,期望即便是较高的行驶速度,也维持排水性能,以便不产生打滑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那样的问题所做出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排水性能并且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的轮胎。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具有胎面部,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个倾斜沟,各所述倾斜沟从胎冠区域延伸至胎肩区域,各所述倾斜沟包括:所述胎冠区域侧的第一部分、所述胎肩区域侧的第二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沟宽,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向相同的方向倾斜。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三部分配置为在对所述轮胎加载1.5kN的负载并且使该轮胎以0°外倾角与平面接地时,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平面接地。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三部分以直线状延伸。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关于每单位面积的沟容积,所述第三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2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关于沟宽,所述第三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6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关于沟深,所述第三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80%~120%。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三部分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为胎面宽度的5%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三部分的一方的沟壁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或者所述第二部分的一方的沟壁以一条直线状连续。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一方的沟壁为轮胎旋转方向的后着地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一方的沟壁为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部分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倾斜沟包括:第一倾斜沟、和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倾斜沟的第二倾斜沟。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倾斜沟的所述第一部分到达轮胎赤道,所述第二倾斜沟的所述第一部分不到达轮胎赤道。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从胎冠区域延伸至胎肩区域的多个倾斜沟,因此发挥优越的排水性能。各所述倾斜沟通过具有较小的沟宽的第三部分,较高地维持其附近的胎面刚性,从而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另外,所述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连接,因此抑制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接地时的滑动,进一步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各所述倾斜沟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沟宽较大,因此较高地维持排水性能。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向相同的方向倾斜。由此能够确保所述倾斜沟内的水顺畅的流动,因此较高地维持排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图2是图1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3是图1的倾斜沟的放大图。图4的(a)是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横剖视图,(b)是第三部分的横剖视图。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6的(a)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三部分的横剖视图,(b)是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三部分的横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轮胎;2…胎面部;8…倾斜沟;9…第一部分;10…第二部分;11…第三部分;Cr…胎冠区域;Sh…胎肩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包括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正规状态下的轮胎旋转轴(省略图示)在内的轮胎子午线剖视图。在图1中例如示出摩托车用的充气轮胎1。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样的轮胎1,例如除了乘用车、重载荷用的充气轮胎1之外,也被不填充空气的非空气式的轮胎1采用。上述“正规状态”是轮胎1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省略图示)且填充有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未特殊说明,则轮胎1各部的尺寸等是在正规状态下确定的值。“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Rim”。“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对每个轮胎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PRESSURE”。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而言,胎面部2的胎面端2t、2t之间的踏面2a以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弯曲并延伸。这样的轮胎1即使在外倾角较大的转弯时,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接地面积。在本说明书中,将胎面部2展开为平面时的胎面端2t、2t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设为胎面宽度TW。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在其内部配置有胎体6以及胎面加强层7。胎体6以及胎面加强层7例如分别形成为将多条帘线拉齐并用贴胶覆盖而成的帘布层。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在图1中示出图2的A-A线剖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包括:包括轮胎赤道C在内的胎冠区域Cr、配置于胎冠区域Cr的两侧的一对中间区域Mi、Mi、以及配置于中间区域Mi的外侧的一对胎肩区域Sh、Sh。胎冠区域Cr以及中间区域Mi是在对所述正规状态下的轮胎1以0度外倾角加载有1.5kN的负载时与平面(省略图示)接地的区域。两个区域Cr、Mi通常是直行行驶时接地的区域。另外,中间区域Mi的轮胎周长比胎冠区域Cr的轮胎周长小,因此存在滑动引起的磨损量增大的趋势。胎肩区域Sh是包括胎面端2t在内,在外倾角成为最大的转弯行驶时接地的区域。虽不特别限定,但是胎冠区域Cr的轮胎轴向宽度Wc例如是胎面宽度TW的10%~20%。中间区域Mi的轮胎轴向宽度Wm例如是胎面宽度TW的15%~20%。胎肩区域Sh的轮胎轴向宽度Ws例如是20%~30%。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设置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个倾斜沟8。各倾斜沟8从胎冠区域Cr延伸至胎肩区域Sh,因此发挥优越的排水性能。各倾斜沟8包括:胎冠区域Cr侧的第一部分9、胎肩区域Sh侧的第二部分10、以及将第一部分9与第二部分10连接的第三部分11。第三部分11具有小于第一部分9以及第二部分10的沟宽Wb。这样的第三部分11将其附近的胎面刚性维持为较高,从而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能。另外,第三部分11将第一部分9以及第二部分10连接,因此抑制第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个倾斜沟,/n各所述倾斜沟从胎冠区域延伸至胎肩区域,/n各所述倾斜沟包括:所述胎冠区域侧的第一部分、所述胎肩区域侧的第二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n所述第三部分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沟宽,/n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向相同的方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5 JP 2019-0396321.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个倾斜沟,
各所述倾斜沟从胎冠区域延伸至胎肩区域,
各所述倾斜沟包括:所述胎冠区域侧的第一部分、所述胎肩区域侧的第二部分、以及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第三部分,
所述第三部分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沟宽,
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向相同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部分配置为在对所述轮胎加载1.5kN的负载并且使该轮胎以0°外倾角与平面接地时,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平面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部分以直线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关于每单位面积的沟容积,所述第三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2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关于沟宽,所述第三部分为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60%以下。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疋田真浩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