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459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更好、使用更方便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和茶篮,所述杯盖由上盖和下盖构成,所述下盖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与茶篮旋接,所述茶篮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的开口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茶篮的开口扣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杯盖上旋接设置茶篮,并且采用底部可以打开和闭合的茶篮结构,使用户在泡茶时不需从杯盖上取下茶篮,也可以只取下杯盖,打开茶篮底部的盖板,就可以方便地将泡过茶的茶叶倒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
技术介绍
当今生活中大家越来越注重养生,喝水成为人们养生、解渴的一种习惯,而能够随身携带能够泡茶的水杯也就随之走进了千家万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杯基本都是玻璃水杯和不锈钢保温杯,其茶篮一般都采用分离结构,即将茶篮放入泡茶水杯内后,再盖上杯盖,或将茶篮直接固定在杯盖上,当需要泡茶时,将茶篮从杯盖上取下,将茶叶放入茶篮中,然后再将茶篮固定在杯盖上,进行泡茶,当泡完茶的茶叶需要倒掉时,必须取下茶篮,将不需要的茶叶倒掉。这种结构的茶篮固定方式,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市场上需要一种不需将茶篮从杯盖上取下就可以将茶叶放入茶篮的茶篮结结构和带有这种茶篮的随身携带的泡茶水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更好、使用更方便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及随身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和茶篮,所述杯盖由上盖和下盖构成,所述下盖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与茶篮旋接,所述茶篮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的开口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茶篮的开口扣合。本技术所述下盖开口端部圆周内壁设有杯盖螺纹,下盖封闭端内底部设有环形凸起台阶,并与杯盖圆周内壁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卡嵌有密封圈,且下盖底部环形凸起的内侧壁设有茶篮螺纹,所述下盖封闭端外圆周设有凹台,所述上盖设在凹台上。本技术所述茶篮的圆周壁上布满过滤孔,所述茶篮封闭端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的第二茶篮螺纹,所述第二茶篮螺纹与茶篮螺纹旋接固定,所述杯盖螺纹与杯体螺纹旋接固定,所述密封圈位于杯盖螺纹与茶篮螺纹之间。本技术所述茶篮的开口部设有向内的凸头,所述盖板上设有弹性扣,所述弹性扣与凸头扣合。本技术所述盖板上设有铰链单头,所述茶篮的开口部设有铰链双头,所述铰链单头和铰链双头通过轴铰接,所述盖板上分布有第二过滤孔。本技术所述上盖的圆周外壁上对称设有连接钮,所述连接钮的圆心设有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内设有第二螺丝,通过第二螺丝将上盖固定在下盖上,所述第二螺丝孔上覆盖有装饰片,所述连接钮上活动套接有提带。本技术所述提带为硅胶带。本技术所述茶篮为不锈钢体。本技术随身杯包括杯体和上述的随身杯茶篮结构。本技术所述杯体上套接有手握硅胶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杯盖上旋接设置茶篮,并且采用底部可以打开和闭合的茶篮结构,使用户在泡茶时不需从杯盖上取下茶篮就可以将茶叶放入茶篮进行泡茶,也可以只取下杯盖,打开茶篮底部的盖板,就可以方便地将泡过茶的茶叶倒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随身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随身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随身杯茶篮盖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随身杯茶篮盖板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随身杯茶篮与杯盖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随身杯茶篮与杯盖旋接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随身杯茶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随身杯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1和茶篮2,其中,杯盖1由上盖1A和下盖1B构成,下盖1B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下盖1B与茶篮2旋接,茶篮2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2的开口端设有盖板202,盖板202与茶篮2的开口扣合。下盖1B开口端部圆周内壁设有杯盖螺纹103,下盖1B封闭端内底部设有环形凸起台阶105,并与杯盖圆周内壁形成凹槽1052,凹槽1052中卡嵌有密封圈104,且下盖1B底部环形凸起的内侧壁设有茶篮螺纹1051,下盖1B封闭端外圆周设有凹台,上盖1A设在凹台上。本技术茶篮2的圆周壁上布满过滤孔204,茶篮2封闭端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的第二茶篮螺纹201,第二茶篮螺纹201与茶篮螺纹1051旋接固定,杯盖螺纹103与杯体螺纹301旋接固定,密封圈104位于杯盖螺纹103与茶篮螺纹1051之间。茶篮2的开口部设有向内的凸头209,盖板202上设有弹性扣208,弹性扣208与凸头209扣合。盖板202上设有铰链单头2021,茶篮2的开口部设有铰链双头203,铰链单头2021和铰链双头203通过轴2022铰接,使盖板202可以灵活打开和闭合,盖板202上分布有第二过滤孔205。茶篮2为不锈钢体,例如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如图7所示,上盖1A的圆周外壁上对称设有连接钮102,连接钮102的圆心设有第二螺丝孔1021,第二螺丝孔1021内设有第二螺丝1022,通过第二螺丝1022将上盖1A固定在下盖1B上,第二螺丝孔1021上覆盖有装饰片1023,连接钮102上活动套接有提带101。提带101为柔性材料,本实施例为硅胶带,也可以是其他柔性材料的提带,或刚性材料的提带,提带101的主要作提手,其作用是便于提拿随身杯。如图8所示,本技术的随身杯包括杯体3和上述随身杯茶篮结构。杯体3上套接有手握硅胶套4。手握硅胶套4可以采用硅胶制成,也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增加手握硅胶套4的目的是使用户手握随身杯时,手感舒适,还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本技术随身杯的茶篮结构及随身杯的使用方法如下:(1)、将杯盖1取出,将茶篮2封闭端上的第二茶篮螺纹201对准杯盖1内的茶篮螺纹1051插入旋紧,然后,打开茶篮开口端部的茶篮盖板202,将杯盖1整个倒过来,使茶篮2的开口一端朝上,再将茶叶放入茶篮2中,随后,将茶篮盖板202的弹性扣208与茶篮凸头209扣合。(2)、在杯体3中加入适量的开水,将杯盖1朝下,将杯盖1上的杯盖螺纹103对准杯体螺纹301压下旋紧,然后,将整个随身杯到过来,即随身杯杯盖1朝下,随身杯杯体3朝上放置,这样杯体3中的开水将通过茶篮2圆周壁上的过滤孔204和盖板202上的第二过滤孔205进入茶篮2内浸泡茶叶。(3)、当用户感觉泡茶时间达到后,再将整个随身杯倒过来,即随身杯杯盖1朝上,随身杯杯体3朝下放置,这样,用户即可正常享有随身杯中的茶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1)和茶篮(2),其特征是:所述杯盖(1)由上盖(1A)和下盖(1B)构成,所述下盖(1B)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1B)与茶篮(2)旋接,所述茶篮(2)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2)的开口端设有盖板(202),所述盖板(202)与茶篮(2)的开口扣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身杯茶篮结构,包括杯盖(1)和茶篮(2),其特征是:所述杯盖(1)由上盖(1A)和下盖(1B)构成,所述下盖(1B)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所述下盖(1B)与茶篮(2)旋接,所述茶篮(2)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筒形体,茶篮(2)的开口端设有盖板(202),所述盖板(202)与茶篮(2)的开口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盖(1B)开口端部圆周内壁设有杯盖螺纹(103),下盖(1B)封闭端内底部设有环形凸起台阶(105),并与杯盖圆周内壁形成凹槽(1052),所述凹槽(1052)中卡嵌有密封圈(104),且下盖(1B)底部环形凸起的内侧壁设有茶篮螺纹(1051),所述下盖(1B)封闭端外圆周设有凹台,所述上盖(1A)设在凹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茶篮(2)的圆周壁上布满过滤孔(204),所述茶篮(2)封闭端部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的第二茶篮螺纹(201),所述第二茶篮螺纹(201)与茶篮螺纹(1051)旋接固定,所述杯盖螺纹(103)与杯体螺纹(301)旋接固定,所述密封圈(104)位于杯盖螺纹(103)与茶篮螺纹(105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杯茶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茶篮(2)的开口部设有向内的凸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默晗钟鹏睿邹淑斌王军吴海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北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