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9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锻炼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针对现有的主流锻炼方式执行难,坚持难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可穿戴装置,可穿戴装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U形座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训练器将枯燥的项背肌主动锻炼,变为不占用双手,随时随地可进行的被动锻炼方式,只要佩戴,就可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对项背肌进行锻炼,使佩戴者无需消耗任何的时间及空间成本,使项背肌锻炼这一极其重要但却容易报被忽视训练方式变得依从性高且容易坚持,普及之后甚至可提高全民对项背肌锻炼的意识,长远看来可降低我国慢性颈肩痛甚至颈椎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炼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及工作模式正在慢慢发生转变,长时间伏案及低头应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可否认此种转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生活的趣味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因颈肩痛及颈椎病来医院就诊,此类疾病的患者正在逐渐年轻化。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做完颈椎手术的患者来说,长期而顽固的颈肩痛也成为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之一。究其原因,由于缺乏对项背肌锻炼的重视及坚持,使大部分人健康人缺乏足够强壮的项背肌来应付长期伏案或低头玩等不良习惯对颈椎的影响。而对于颈椎术后尤其是颈后路术后患者而言,因暴露手术部位而破坏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结构及分布于颈椎小关节囊上的脊神经后内侧支会造成术后长期的废用性及失神经性肌萎缩,进而引起术后顽固性颈肩痛。目前项背肌锻炼方法主要为抗阻等长收缩,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为手头对抗,上身直立,头略后仰,双手交叉放在枕后,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使头不能后仰,即头和双手对抗。第二种为“小燕飞”,在硬床上或干净的硬质地板上,取俯卧位,脸部朝下,仅胸腹部支撑身体,头部、四肢抬起,持续3-5秒,然后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回归原位休息3-5秒再重复上述动作。两种方法均为项背肌的主动训练,长期坚持对其锻炼效果毋庸置疑,但缺点为其均需要一定的场地及专门的时间,通过临床随访观察到,即使是术后患者,对此功能训练尚无法达到满意的依从性,难以长期坚持,而对于健康人来说,每天需要拿出固定时间进行锻炼,且锻炼需要双手配合,无法同时进行其他活动,显得枯燥无味,更加难以坚持,因此主流锻炼方式虽然有效,但存在执行难,坚持难的致命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主流锻炼方式执行难,坚持难的缺点,而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可穿戴装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U形座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外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连接座与紧固槽相卡装,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连接槽,柱形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端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与连接柱相配合,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方设有头垫,所述头垫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固定块与卡接槽相卡装,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卡接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插杆的一端与第一卡槽相卡装,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螺纹安装有螺杆,伸缩杆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螺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卡槽相卡装。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孔,转动轴的外侧与连接孔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孔的内壁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锁定块,紧固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锁定槽,锁定块与锁定槽相卡装。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侧与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U形座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与对应的定位槽相卡装,定位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推动杆。优选的,所述推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部与插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头垫的材质为海绵或硅胶,头垫为圆形中间凹陷的设计。优选的,所述U形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连接座的两侧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使用时,将连接座与紧固槽卡装,然后将固定块与卡接槽卡装,向上拉动固定块,固定块带动伸缩杆向上移动,进而对头垫的高度进行调整,然后转动螺杆,使螺杆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内,对伸缩杆进行固定,螺杆通过第三轴承带动推动杆向左滑动,推动杆带动升降杆向左滑动,升降杆带动插杆向左卡进第一卡槽内,完成固定块与安装座的连接固定;本方案连接块可以在转动轴上转动,从而对连接块进行转动,进而对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头垫的角度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旋钮转动转动轴,使转动轴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通过转动轴带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向左滑动,第一轴承通过第三连接杆带动定位杆向左卡进对应的定位槽内,对连接块进行固定,通过第二轴承带动移动板向左滑动,移动板带动锁定块卡进锁定槽内,对连接座和连接块进行连接固定,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头垫方向并非垂直于地面,而要轻度前倾,此前倾的目的为迫使佩戴者如要平视前方一定要克服弹簧的阻力,达到了被动进行项背肌等长收缩的目的,此为让患者进行被动项背肌的关键设计,如果患者希望加大训练强度,也可主动后仰头部,后仰角度越大,需要克服的弹簧阻力越大;本专利技术利用训练器将枯燥的项背肌主动锻炼,变为不占用双手,随时随地可进行的被动锻炼方式,只要佩戴,就可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对项背肌进行锻炼,使佩戴者无需消耗任何的时间及空间成本,使项背肌锻炼这一极其重要但却容易报被忽视训练方式变得依从性高且容易坚持,普及之后甚至可提高全民对项背肌锻炼的意识,长远看来可降低我国慢性颈肩痛甚至颈椎病的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伸缩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的连接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可穿戴装置、2U形座、3转动轴、4连接座、5连接块、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弹簧、9第一轴承、10旋钮、11第三连接杆、12定位杆、13定位槽、14紧固槽、15连接孔、16移动板、17锁定块、18锁定槽、19第二轴承、20滑槽、21伸缩杆、22固定块、23安装座、24卡接槽、25头垫、26插杆、27第一卡槽、28升降杆、29推动杆、30螺杆、31第三轴承、32第二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5,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1,可穿戴装置1背部为塑料或金属的硬质结构,可用海绵等材料包裹,避免长时间佩戴引起的皮肤受压不适,可穿戴装置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1),其特征在于,可穿戴装置(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2),U形座(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外侧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14),连接座(4)与紧固槽(14)相卡装,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连接槽,柱形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的底端与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34),固定螺栓(34)与连接柱(33)相配合,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上方设有头垫(25),所述头垫(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3),安装座(23)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24),固定块(22)与卡接槽(24)相卡装,所述固定块(22)上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26),卡接槽(2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7),插杆(26)的一端与第一卡槽(27)相卡装,所述第二连接杆(7)上螺纹安装有螺杆(30),伸缩杆(2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2),螺杆(30)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卡槽(32)相卡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包括可穿戴装置(1),其特征在于,可穿戴装置(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U形座(2),U形座(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外侧设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底部开设有紧固槽(14),连接座(4)与紧固槽(14)相卡装,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连接槽,柱形连接槽内转动安装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的底端与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34),固定螺栓(34)与连接柱(33)相配合,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上方设有头垫(25),所述头垫(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3),安装座(23)的底部开设有卡接槽(24),固定块(22)与卡接槽(24)相卡装,所述固定块(22)上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插杆(26),卡接槽(24)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27),插杆(26)的一端与第一卡槽(27)相卡装,所述第二连接杆(7)上螺纹安装有螺杆(30),伸缩杆(2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32),螺杆(30)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卡槽(32)相卡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项背肌等长收缩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上开设有连接孔(15),转动轴(3)的外侧与连接孔(15)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啸刘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