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47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包括腕带及设置在腕带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模组、LED闪光提示灯及用于拾取外部环境声音的MIC接收装置,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震动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电池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组、LED闪光提示灯、震动器相连,外部环境声音通过MIC接收装置与带有无线收发功能的微处理器通信连接;通过显示模组能够对告警的内容进行显示,从而让听障人士对周围环境做出正确判断进而避免做出危险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
本技术属于智能手环的
,具体涉及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据最新资料统计说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为2057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聋哑人在无声世界中,危险状况频发,聋哑人的生命安全正受着极大威胁。例如他们无法听到火灾报警,汽车鸣笛,又很难接收到正常人对其的呼唤。因此,聋人手环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聋人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市面上现存已的聋哑人使用的手环情况大致如下:国内电商主页上均无同类消费品,市场对此种产品的关注度和热度均非常冷淡,说明聋哑人相关产品属于较少人关注的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采集周围环境声音,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的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包括腕带及设置在腕带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模组、LED闪光提示灯及用于拾取外部环境声音的MIC接收装置,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震动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电池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组、LED闪光提示灯、震动器相连,外部环境声音通过MIC接收装置与带有无线收发功能的微处理器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MIC驱动芯片,所述MIC接收装置与MIC驱动芯片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还设置有自供电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管理单元,所述自供电模块通过充电管理单元与电池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自供电模块与电池之间设置有隔离保护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CC2540,微处理器的RF_N端依次串接电容C18、电容C19、电感L3、电容C17后与微处理器的RF_P端相连,电容C18与电容C19之间的连线依次串接电感L4、电阻R13后与微处理器的R_BIAS端相连,电阻R13与微处理器的R_BIAS端之间的连线接地,电容C19与电感L3之间的连线依次串接电感L2、电感L1与天线ANT2相连,电感L2与电感L1之间的连线串接电容C20后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字库芯片U6,所述字库芯片U6的型号为GT20L16S1Y,所述字库芯片U6的第一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的P0_4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二接线端子接地,字库芯片U6的第三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的P0_3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四接线端子与3.3V的VCC电源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五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的P0_6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六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的P0_5端相连;所述LED闪光提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3.3V的VCC电源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串接电阻R3后与微处理器的P1_3端相连,所述震动器包括振子U10,所述振子U10的正极与3.3V的VCC电源端相连,振子U10的负极电阻R4后与微处理器的P1_2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的型号为ST7789V,显示模组的第七接线端子、第八接线端子分别与2.8V的VDD电源端相连,显示模组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九接线端子、第二十接线端子分别接地,显示模组的第十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的P0_7端相连,显示模组的第十三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的P0_4端相连,显示模组的第十四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的P0_5端相连,显示模组的第十五接线端子与显示模组的第十六接线端子相连后接地,显示模组的第二十一接线端子串接电阻R2后与3.3V的VCC电源端相连,显示模组的第二十二接线端子与显示模组的第二十三接线端子相连后接地,显示模组的第二十五接线端子与显示模组的第二十六接线端子相连后接地。进一步地,所述MIC驱动芯片的第一接线端子与3.3V的VCC电源端相连,MIC驱动芯片的第三接线端子、第四接线端子分别与微处理器的USB_N端、USB_P端相连,MIC驱动芯片的第七接线端子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括电源芯片U2,所述电源芯片U2的型号为TP4075;自供电模块的第一接线端子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源芯片U2的第四接线端子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芯片U2的第六接线端子串接电阻R1后接地,电源芯片U2的第三接线端子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池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27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稳压芯片U7的VIN端相连,稳压芯片U7的VOUT端分别与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感B2的一端相连,电感B2的另一端为3.3V的VCC电源端,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8另的一端、稳压芯片U7的VSS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电池的正极与电容C4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4的VIN端相连,稳压芯片U4的VOUT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感B1的一端相连,电感B1的另一端为2.8V的VDD电源端,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5另的一端、稳压芯片U4的VSS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优选地,所述稳压芯片U7的型号为xc6206P332MR;稳压芯片U4的型号为ME6206A28M3G。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包括腕带及设置在腕带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模组、LED闪光提示灯及用于拾取外部环境声音的MIC接收装置,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震动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微处理器;通过显示模组能够对告警的内容进行显示,从而让听障人士对周围环境做出正确判断进而避免做出危险动作。2、本技术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MIC驱动芯片;通过安装在壳体上的MIC接收装置接收日常交流时的语音,经MIC驱动芯片实时反馈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后交由显示模组进行显示,便于听障人士能够与人正常沟通。3、本技术中微处理器的型号为CC2540,具有低功率蓝牙技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微处理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显示模组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MIC驱动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自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为腕带,2为壳体,3为显示模组,4为LED闪光提示灯,5为震动器,6为控制电路板,61为微处理器,7为电池,8为MIC接收装置,9为MIC驱动芯片,10为自供电模块,11为按键,12为隔离保护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包括腕带(1)及设置在腕带(1)上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显示模组(3)、LED闪光提示灯(4)及用于拾取外部环境声音的MIC接收装置(8),所述壳体(2)底部设置有震动器(5),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6)和电池(7),所述控制电路板(6)上设置有微处理器(61),所述微处理器(61)的输入端与电池(7)相连,所述微处理器(61)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组(3)、LED闪光提示灯(4)、震动器(5)相连,外部环境声音通过MIC接收装置(8)与带有无线收发功能的微处理器(61)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包括腕带(1)及设置在腕带(1)上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显示模组(3)、LED闪光提示灯(4)及用于拾取外部环境声音的MIC接收装置(8),所述壳体(2)底部设置有震动器(5),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6)和电池(7),所述控制电路板(6)上设置有微处理器(61),所述微处理器(61)的输入端与电池(7)相连,所述微处理器(61)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组(3)、LED闪光提示灯(4)、震动器(5)相连,外部环境声音通过MIC接收装置(8)与带有无线收发功能的微处理器(61)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6)上设置有MIC驱动芯片(9),所述MIC接收装置(8)与MIC驱动芯片(9)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底部还设置有自供电模块(10),所述控制电路板(6)上设置有充电管理单元,所述自供电模块(10)通过充电管理单元与电池(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还设置有按键(11),所述按键(11)与微处理器(61)的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供电模块(10)与电池(7)之间设置有隔离保护材料(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聋哑人使用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61)的型号为CC2540,微处理器(61)的RF_N端依次串接电容C18、电容C19、电感L3、电容C17后与微处理器(61)的RF_P端相连,电容C18与电容C19之间的连线依次串接电感L4、电阻R13后与微处理器(61)的R_BIAS端相连,电阻R13与微处理器(61)的R_BIAS端之间的连线接地,电容C19与电感L3之间的连线依次串接电感L2、电感L1与天线ANT2相连,电感L2与电感L1之间的连线串接电容C20后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6)上还设置有字库芯片U6,所述字库芯片U6的型号为GT20L16S1Y,所述字库芯片U6的第一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61)的P0_4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二接线端子接地,字库芯片U6的第三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61)的P0_3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四接线端子与3.3V的VCC电源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五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61)的P0_6端相连,字库芯片U6的第六接线端子与微处理器(61)的P0_5端相连;所述LED闪光提示灯(4)包括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3.3V的VCC电源端相连,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串接电阻R3后与微处理器(61)的P1_...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辉任亚敏荣宇梁建平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见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