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腺病毒载体与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24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溶瘤腺病毒载体与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及其用途。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受试者中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溶瘤腺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提高受试者的肿瘤中分开的过继T细胞疗法或T细胞疗法的疗效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包含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的药物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血清3型(Ad3)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及其在在制备用于治疗受试者中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包含所述血清3型(Ad3)的溶瘤腺病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瘤腺病毒载体与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及其用途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4月16日,申请号为201480034158.9,专利技术名称为“增强过继细胞疗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的癌症治疗。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独使用的或与用于癌症的治疗用途和治疗方法的治疗组合物一起使用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过继细胞治疗组合物和溶瘤腺病毒载体的分开给药。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都利用溶瘤腺病毒载体的药物试剂盒和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对于癌症治疗,新的治疗方法是不断发展的。过继细胞疗法(ACT)是用于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但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诸如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过继细胞转移是以转移移植物的免疫功能和特征为目标,将体外(exvivo)生长的细胞(最常见的是免疫源细胞)被动转移到宿主中。过继细胞转移可以是自体的,如过继T细胞疗法中常见的,或者是同种异体的,如通常用于治疗感染或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上,这种方法的常见实施方案包括将免疫促进或致耐受性细胞如淋巴细胞转移至患者,以增强对病毒和癌症的免疫力,或者促进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型糖尿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设定中的容忍力。对于癌症治疗,ACT方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在美国工作的少数小组所构想的,领导小组之一是在NCI(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工作的StevenRosenberg和同事。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或遗传学上重新定向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过继转移已经用于成功地治疗患有晚期实体瘤如黑色素瘤的患者以及患有表达CD19的恶性血液病的患者。在ACT中,最常用的细胞类型是T细胞,有时分类为CD8+,但其他变型包括CD4+细胞、NK-细胞、δ-γT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可以是未修饰的,如在TIL疗法中的,或是基因修饰的(modified)。有两种常用的方法来实现将T细胞对肿瘤特异性靶标的基因靶向。一种是具有已知特异性(TCR疗法)和具有匹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被认为是啮齿类动物中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型的T细胞受体的转移。另一种是用人造分子(诸如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细胞修饰。这种方法不依赖于HLA且相对于靶向分子更灵活。例如,可以使用单链抗体,且CAR还可以结合共刺激域。然而,CAR细胞的靶标需要在靶细胞的膜上,而TCR修饰可以利用细胞内靶标。对于ACT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重点关注的是TIL。TIL被发现于肿瘤中,表明肿瘤触发了宿主中的免疫应答。这种所谓的肿瘤免疫原性由肿瘤抗原介导。这些抗原将肿瘤与健康细胞区分开,从而提供免疫学刺激。例如,US2003194804A1描述了一种通过利用TIL来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反应性的方法。在US2003194804A1中,将T细胞暴露于试剂,并重新引入到患者体内。该试剂能够降低或防止在T细胞中内源性Notch或Notch配体的表达或相互作用。US5126132A描述了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其中,使用有效量的自体TIL和细胞因子。DiazRM等人(CancerRes.2007Mar15;67(6):2840-8(癌症研究2007年3月15日;67(6):2840-8))描述了通过使用过继T细胞转移疗法结合疱疹性口腔炎病毒的瘤内病毒疗法来提高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循环水平。Diaz等人在过继T细胞转移疗法中使用OT1细胞,即人工单克隆细胞系。虽然即使在ACT的早期试验中,也有治疗效果突出,甚至治愈的例子,但多数患者没有受益,并且许多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在过继细胞疗法的第一个二十年期间,细胞转移本身的安全性一般是好的,但显著的毒性甚至死亡率与用于增强治疗的联合治疗(包括预处理化疗和放疗)和转移后使用的IL-2相关。预处理用于杀死宿主中的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和骨髓衍生的抑制剂,以调节肿瘤微环境和为移植物“让出空间”。转移后使用IL2以减少移植物的无能(anergy)并使之繁殖。关于功效,留下了改进空间。一般而言,保证了细胞疗法的提高的特异性和足够的肿瘤杀伤能力。具体而言,在现有技术的ACT中,转移细胞无法运输至肿瘤,且即使它们行进至肿瘤,它们也往往很快变成无能的,或者不能杀死肿瘤细胞或无法繁殖,导致细胞数量快速下降。此外,癌症经常下调肿瘤细胞中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被认为是动物中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因而导致T细胞不能杀死,因为需要HLA来向T细胞受体呈现肿瘤表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过继细胞转移进行癌症治疗的有效工具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克服低效率、不安全且不可预测的癌症疗法的上述问题的简单方法和工具。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细胞疗法的新颖方法和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其特征在本专利技术中所声明的病毒载体、方法和布置(arrangement)实现。本申请描述了重组病毒载体的构建、与病毒载体有关的方法以及它们在肿瘤细胞系、动物模型和癌症患者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以新颖和创造性的方式将编码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或腺病毒载体与过继细胞疗法结合用于癌症治疗的想法。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令人惊喜的效果,即,过继T细胞疗法中的以下改进:i)到肿瘤的转移细胞的聚集(recruitment);ii)肿瘤处转移细胞的繁殖;iii)肿瘤处转移细胞的增强的反应性(图20)。实际上,病毒载体和细胞因子与过继细胞疗法的所述结合提供了对比可能被假定的更宽的靶标的更有效的结果。与单独的包含细胞因子转基因的病毒载体或单独的过继细胞转移的效果相比,包含细胞因子转基因的病毒载体与过继细胞转移的所述结合的效果是协同性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人体中恶性肿瘤的治疗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转基因(由病毒递送的转基因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的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各种其他目的和优点通过一种治疗人体中恶性肿瘤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在有或没有预处理化疗和/或放疗的情况下,对患有癌症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TIL和IL-2,以引起癌症的消退或稳定。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受试者中癌症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受试者分开施用过继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肿瘤而不是正常细胞中的复制能力)腺病毒载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癌症治疗的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以及分开的过继细胞治疗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以及分开的过继细胞治疗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受试者中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提高受试者中过继细胞疗法或T细胞疗法的功效的溶瘤腺病毒载体。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溶瘤腺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提高受试者中T细胞疗法的疗效的药物中的用途。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对有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溶瘤腺病毒载体来提高受试者中过继细胞疗法或T细胞疗法的功效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药物试剂盒,其包含过继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其中过继细胞治疗组合物被配制在第一剂型(formulation)中,和编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受试者中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向受试者被分开施用,其中所述溶瘤腺病毒载体为血清3型腺病毒(Ad3)载体,所述血清3型腺病毒(Ad3)载体包含:/n用于E1A的肿瘤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n影响E3 9kDa、E3 10.2kDa、E3 15.2kDa和E3 15.3kDa的E3区中的缺失;以及/nE3的缺失区处的用于至少一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外源性或肿瘤特异性启动子。/n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18 FI 201353871.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受试者中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向受试者被分开施用,其中所述溶瘤腺病毒载体为血清3型腺病毒(Ad3)载体,所述血清3型腺病毒(Ad3)载体包含:
用于E1A的肿瘤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影响E39kDa、E310.2kDa、E315.2kDa和E315.3kDa的E3区中的缺失;以及
E3的缺失区处的用于至少一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外源性或肿瘤特异性启动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癌症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鼻咽癌、滑膜癌、肝细胞癌、肾癌、结缔组织癌、黑色素瘤、肺癌、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结直肠癌、脑癌、咽喉癌、口腔癌、肝癌、骨癌、胰腺癌、绒毛膜癌、胃泌素瘤、嗜铬细胞瘤、泌乳素瘤、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神经瘤、希佩尔-林道病、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肾上腺癌、肛门癌、胆管癌、膀胱癌、输尿管癌、脑癌、少突神经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脑膜瘤、脊髓肿瘤、骨癌、骨软骨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不明原发部位的癌症、类癌瘤、胃肠道类癌、纤维肉瘤、乳腺癌、佩吉特病、子宫颈癌、结肠直肠癌、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头部癌症、眼癌、颈部癌症、肾癌、维尔姆斯瘤、肝癌、卡波济氏肉瘤、前列腺癌、肺癌、睾丸癌、霍奇金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口腔癌、皮肤癌、间皮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内分泌胰腺癌、胰高血糖素瘤、胰腺癌、甲状旁腺癌、阴茎癌、垂体癌、软组织肉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小肠癌、胃癌、胸腺癌、甲状腺癌、滋养细胞癌、葡萄胎、子宫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外阴癌、听神经瘤、蕈样真菌病、胰岛瘤、类癌瘤综合征、生长抑素瘤、牙龈癌、心脏癌、唇癌、脑膜癌、口腔癌、神经癌、腭癌、腮腺癌、腹膜癌、咽癌、胸膜癌、唾液腺癌、舌癌和扁桃体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受试者是人或动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病毒载体对受试者的给药是同时或以任何顺序依次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中,在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病毒载体的依次给药之间,有一分钟到四周的时间段,和/或对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溶瘤病毒载体分几次给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或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病毒载体的给药通过瘤内、动脉内、静脉内、胸膜内、囊内、腔内或腹腔注射或者口服给药来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细胞因子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干扰素α、干扰素β、干扰素γ、补体C5a、IL-2、TNFα、CD40L、IL12、IL-23、IL15、IL17、CCL1、CCL11、CCL12、CCL13、CCL14-1、CCL14-2、CCL14-3、CCL15-1、CCL15-2、CCL16、CCL17、CCL18、CCL19、CCL2、CCL20、CCL21、CCL22、CCL23-1、CCL23-2、CCL24、CCL25-1、CCL25-2、CCL26、CCL27、CCL28、CCL3、CCL3L1、CCL4、CCL4L1、CCL5(=RANTES)、CCL6、CCL7、CCL8、CCL9、CCR10、CCR2、CCR5、CCR6、CCR7、CCR8、CCRL1、CCRL2、CX3CL1、CX3CR、CXCL1、CXCL10、CXCL11、CXCL12、CXCL13、CXCL14、CXCL15、CXCL16、CXCL2、CXCL3、CXCL4、CXCL5、CXCL6、CXCL7、CXCL8、CXCL9、CXCR1、CXCR2、CXCR4、CXCR5、CXCR6、CXCR7和XCL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溶瘤病毒载体编码两种或更多种细胞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溶瘤病毒载体编码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细胞因子组中的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细胞因子:干扰素α、干扰素β、干扰素γ、补体C5a、GMCSF、IL-2、TNFα、CD40L、IL12、IL-23、IL15、IL17、CCL1、CCL11、CCL12、CCL13、CCL14-1、CCL14-2、CCL14-3、CCL15-1、CCL15-2、CCL16、CCL17、CCL18、CCL19、CCL2、CCL20、CCL21、CCL22、CCL23-1、CCL23-2、CCL24、CCL25-1、CCL25-2、CCL26、CCL27、CCL28、CCL3、CCL3L1、CCL4、CCL4L1、CCL5(=RANTES)、CCL6、CCL7、CCL8、CCL9、CCR10、CCR2、CCR5、CCR6、CCR7、CCR8、CCRL1、CCRL2、CX3CL1、CX3CR、CXCL1、CXCL10、CXCL11、CXCL12、CXCL13、CXCL14、CXCL15、CXCL16、CXCL2、CXCL3、CXCL4、CXCL5、CXCL6、CXCL7、CXCL8、CXCL9、CXCR1、CXCR2、CXCR4、CXCR5、CXCR6、CXCR7和XCL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腺病毒载体包含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或可选的在两种转基因之间的核糖体分流位点2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编码至少一种细胞因子的溶瘤腺病毒载体以1×1010-1×1014个病毒颗粒的量给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过继T细胞治疗组合物和溶瘤腺病毒载体同时或以任何顺序依次对受试者给药。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同时或依次的放疗、单克隆抗体、化疗或其他抗癌药物或或干预被施用给受试者。


14.溶瘤腺病毒载体在制备用于提高受试者的肿瘤中分开的过继T细胞疗法或T细胞疗法的疗效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溶瘤腺病毒载体为腺病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克塞·赫敏基马库斯·瓦哈科斯凯拉瑟瑞·塔提宁文森佐·赛鲁罗
申请(专利权)人:蒂尔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