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86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其结构简单,金属柱可拆下,大大降低金属柱折断的概率,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外壳;还包括扇形板、连接杆、弹簧、挡板、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外壳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带有螺纹槽的金属端子,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分别与两组金属端子可拆卸连接,外壳内部前端设置有空腔,外壳前侧壁连通有取放口,空腔内左侧壁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左侧壁设置有与外壳左侧壁连通的连接孔,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均处于空腔内部,扇形板一端处于滑槽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源适配器(Poweradapter)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金属柱、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安防摄像头,机顶盒,路由器,灯条,按摩仪等设备中。现有的电源适配器具有以下缺点:金属柱长度约为2-3厘米,金属柱固定安装在外壳上,且金属柱凸出于外壳,容易导致金属柱折断,导致电源适配器损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其结构简单,金属柱可拆下,大大降低金属柱折断的概率,降低使用局限性。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包括外壳;还包括扇形板、连接杆、弹簧、挡板、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所述外壳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带有螺纹槽的金属端子,所述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分别与两组所述金属端子可拆卸连接,外壳内部前端设置有空腔,外壳前侧壁连通有取放口,空腔内左侧壁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左侧壁设置有与外壳左侧壁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均处于空腔内部,所述扇形板一端处于滑槽内部,扇形板后端与左金属柱接触,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连接孔和弹簧然后与扇形板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滑槽内左侧壁和扇形板紧密接触,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挡板与外壳接触。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还包括拉环和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挡板连接,所述拉环穿过连接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所述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分别与两组所述金属端子螺纹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所述扇形板与滑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杆与连接孔内壁滑动配合。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金属端子底端与外壳底端持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正常使用时,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分别与两组金属端子可拆卸连接,将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插入到插座预留位置上,实现送电的目的,然后不使用时,取下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并通过手挤压将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沿取放口放置到空腔内部,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放置到空腔过程中,由于扇形板端面形状呈扇形,从而在左金属柱或者右金属柱的挤压下,扇形板、连接杆以及挡板均向左移动,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当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进入到空腔内部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扇形板、连接杆以及挡板均向右移动,扇形板后端与左金属柱的前端接触,防止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脱离空腔,需取出时,勾住拉环向左移动挡板,从而使扇形板向左移动脱离左金属柱,然后倒出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即可,本装置正常使用时,将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安装在两组金属端子上,不影响正常使用,不使用时,将左金属柱和右金属柱快速装入到空腔内部,不会因外力造成折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壳、扇形板、连接杆、弹簧、挡板、左金属柱、右金属柱、空腔、取放口和滑槽的连接示意俯视图;图3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外壳;2、扇形板;3、连接杆;4、弹簧;5、挡板;6、左金属柱;7、右金属柱;8、螺纹槽;9、金属端子;10、空腔;11、取放口;12、滑槽;13、拉环;14、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包括外壳1;还包括扇形板2、连接杆3、弹簧4、挡板5、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外壳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带有螺纹槽8的金属端子9,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分别与两组金属端子9可拆卸连接,外壳1内部前端设置有空腔10,外壳1前侧壁连通有取放口11,空腔10内左侧壁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内左侧壁设置有与外壳1左侧壁连通的连接孔,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均处于空腔10内部,扇形板2一端处于滑槽12内部,扇形板2后端与左金属柱6接触,连接杆3一端穿过连接孔和弹簧4然后与扇形板2连接,弹簧4两端分别与滑槽12内左侧壁和扇形板2紧密接触,连接杆3另一端与挡板5连接,挡板5与外壳1接触;正常使用时,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分别与两组金属端子9可拆卸连接,将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插入到插座预留位置上,实现送电的目的,然后不使用时,取下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并通过手挤压将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沿取放口11放置到空腔10内部,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放置到空腔10过程中,如图2所示,由于扇形板2端面形状呈扇形,从而在左金属柱6或者右金属柱7的挤压下,扇形板2、连接杆3以及挡板5均向左移动,弹簧4被进一步压缩,当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进入到空腔10内部后,在弹簧4弹力作用下,扇形板2、连接杆3以及挡板5均向右移动,扇形板2后端与左金属柱6的前端接触,防止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脱离空腔10,需取出时,向左移动挡板5,从而使扇形板2向左移动脱离左金属柱6,然后倒出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即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还包括拉环13和连接环14,连接环14与挡板5连接,拉环13穿过连接环14;当需移动挡板5时,拉动拉环13进行移动,提高便捷性。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分别与两组金属端子9螺纹连接;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分别螺装到两组金属端子9的螺纹槽8内部,便于对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拆卸。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扇形板2与滑槽12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杆3与连接孔内壁滑动配合;防止扇形板2、连接杆3以及挡板5等发生角度变化。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金属端子9底端与外壳1底端持平;从而在不使用时,金属端子9不凸出于外壳1,不会出现金属柱损坏的情况。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其在工作时,正常使用时,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分别与两组金属端子9可拆卸连接,将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插入到插座预留位置上,实现送电的目的,然后不使用时,取下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并通过手挤压将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沿取放口11放置到空腔10内部,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放置到空腔10过程中,如图2所示,由于扇形板2端面形状呈扇形,从而在左金属柱6或者右金属柱7的挤压下,扇形板2、连接杆3以及挡板5均向左移动,弹簧4被进一步压缩,当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进入到空腔10内部后,在弹簧4弹力作用下,扇形板2、连接杆3以及挡板5均向右移动,扇形板2后端与左金属柱6的前端接触,防止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脱离空腔10,需取出时,勾住拉环13向左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还包括扇形板(2)、连接杆(3)、弹簧(4)、挡板(5)、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所述外壳(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带有螺纹槽(8)的金属端子(9),所述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分别与两组所述金属端子(9)可拆卸连接,外壳(1)内部前端设置有空腔(10),外壳(1)前侧壁连通有取放口(11),空腔(10)内左侧壁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内左侧壁设置有与外壳(1)左侧壁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均处于空腔(10)内部,所述扇形板(2)一端处于滑槽(12)内部,扇形板(2)后端与左金属柱(6)接触,所述连接杆(3)一端穿过连接孔和弹簧(4)然后与扇形板(2)连接,弹簧(4)两端分别与滑槽(12)内左侧壁和扇形板(2)紧密接触,连接杆(3)另一端与所述挡板(5)连接,挡板(5)与外壳(1)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电压电流智能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还包括扇形板(2)、连接杆(3)、弹簧(4)、挡板(5)、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所述外壳(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带有螺纹槽(8)的金属端子(9),所述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分别与两组所述金属端子(9)可拆卸连接,外壳(1)内部前端设置有空腔(10),外壳(1)前侧壁连通有取放口(11),空腔(10)内左侧壁设置有滑槽(12),滑槽(12)内左侧壁设置有与外壳(1)左侧壁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左金属柱(6)和右金属柱(7)均处于空腔(10)内部,所述扇形板(2)一端处于滑槽(12)内部,扇形板(2)后端与左金属柱(6)接触,所述连接杆(3)一端穿过连接孔和弹簧(4)然后与扇形板(2)连接,弹簧(4)两端分别与滑槽(12)内左侧壁和扇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烽
申请(专利权)人:奇普电源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