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85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有定子基座、转子组件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基座和所述转子组件的中心处,且由所述转子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所述定子基座上固定有支撑座,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所述输出轴可相对所述支撑座转动,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设有载码件,所述载码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编码器PCB板,所述编码器PCB板的采集端与所述载码件相对设置,所述编码器PCB板的采集端通过感应转动的所述载码件而产生编码器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非中空编码器与外转子无刷电机相互匹配,同时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编码器数据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外转子无刷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旋转型无刷电机有内转子和外转子两种基本结构,其中内转子无刷电机的定子线圈在外,永磁体转子在内,电机旋转时,整个外部只有输出轴旋转;而外转子无刷电机则相反,定子线圈在内,永磁体转子在外,电机旋转时,除安装法兰外的整个电机外壳和输出轴都在旋转。为了提高电机的控制性能,需要在电机上安装编码器,编码器用来反馈转子的位置,因此必须将编码器的码盘或者磁铁等载码器件与电机的转子固定在一起,实现同步旋转。对于内转子无刷电机,可以很方便的在电机的后端盖上安装编码器本体。但对于外转子无刷电机而言,请参见图1,用于与其他机构固定装配的定子基座1是固定不动的,而转子组件2和输出轴3皆为旋转的,这种电机一般需要匹配成本较高的中空编码器,无法安装非中空的编码器,因此不能满足安装需要和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非中空编码器与外转子无刷电机相互匹配,同时结构简单、节省成本、编码器数据准确可靠,进而满足安装需要和设计要求的安装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有定子基座、转子组件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基座和所述转子组件的中心处,且由所述转子组件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所述定子基座上固定有支撑座,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所述输出轴可相对所述支撑座转动,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设有载码件,所述载码件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编码器PCB板,所述编码器PCB板的采集端与所述载码件相对设置,所述编码器PCB板的采集端通过感应转动的所述载码件而产生编码器信号。优选地,所述定子基座背向所述转子组件的一端形成有法兰面,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法兰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呈板状。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穿设有两个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与所述法兰面上的螺纹孔相互螺合。优选地,所述载码件包括有磁铁座,所述磁铁座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磁铁座上嵌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编码器PCB板的采集端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磁铁座呈柱状,所述磁铁座朝向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输出轴插设于所述插孔内且二者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磁铁座的端面上开设有卡口,所述磁铁嵌设于所述卡口内。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编码器PCB板之间固定有两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编码器PCB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穿设有两个第一螺丝,两个第一螺丝分别与两个立柱的第一端螺合固定,所述编码器PCB板上穿设有两个第二螺丝,两个第二螺丝分别与两个立柱的第二端螺合固定。优选地,所述编码器PCB板的采集端与所述磁铁之间的间隙为1mm本技术公开的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中,在所述定子基座上设置了支撑座,利用所述支撑座对编码器PCB板进行安装固定,同时将诸如码盘、磁铁等用于实现感应配合的载码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上,当所述输出轴运转时带动所述载码件同步旋转,通过所述编码器PCB板与所述载码件的感应配合实现编码器数据采集。同时,所述输出轴、所述载码件和所述编码器PCB板组成了非中空编码器的基本结构。基于上述结构和原理,本技术较好地实现了非中空编码器与外转子无刷电机相互匹配,大大节省了编码器成本,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所述编码器PCB板准确可靠地输出编码器数据,进而满足了外转子无刷电机搭配非中空编码器的安装需要和设计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外转子无刷电机的立体图;图2为外转子无刷电机与非中空编码器的立体图一;图3为外转子无刷电机与非中空编码器的立体图二;图4为外转子无刷电机与非中空编码器的局部分解图一;图5为外转子无刷电机与非中空编码器的局部分解图二;图6为外转子无刷电机与非中空编码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结合图2至图6所示,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有定子基座1、转子组件2和输出轴3,所述输出轴3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基座1和所述转子组件2的中心处,且由所述转子组件2带动所述输出轴3转动,所述定子基座1上固定有支撑座4,所述输出轴3穿过所述支撑座4,且所述输出轴3可相对所述支撑座4转动,所述支撑座4的外侧设有载码件9,所述载码件9与所述输出轴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上固定有编码器PCB板6,所述编码器PCB板6的采集端与所述载码件9相对设置,所述编码器PCB板6的采集端通过感应转动的所述载码件9而产生编码器信号。上述结构中,在所述定子基座1上设置了支撑座4,利用所述支撑座4对编码器PCB板6进行安装固定,同时将诸如码盘、磁铁等用于实现感应配合的载码件9固定于所述输出轴3上,当所述输出轴3运转时带动所述载码件9同步旋转,通过所述编码器PCB板6与所述载码件9的感应配合实现编码器数据的采集,同时,所述输出轴3、所述载码件9和所述编码器PCB板6组成了非中空编码器的基本结构。基于上述结构和原理,本技术较好地实现了非中空编码器与外转子无刷电机相互匹配,大大节省了编码器成本,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保证所述编码器PCB板6准确可靠地输出编码器数据,进而满足了外转子无刷电机搭配非中空编码器的安装需要和设计要求。为了方便组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基座1背向所述转子组件2的一端形成有法兰面10,所述支撑座4与所述法兰面10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座4呈板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4上穿设有两个紧固螺丝40,所述紧固螺丝40与所述法兰面10上的螺纹孔11相互螺合。关于所述载码件9的具体组成结构,以磁编码器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码件9包括有磁铁座5,所述磁铁座5与所述输出轴3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连接,所述磁铁座5上嵌设有磁铁7,所述磁铁7与所述编码器PCB板6的采集端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磁铁座5呈柱状,所述磁铁座5朝向所述输出轴3的一端开设有插孔50,所述输出轴3插设于所述插孔50内且二者固定连接。在插接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座5的端面52上开设有卡口51,所述磁铁7嵌设于所述卡口51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磁铁座5上设置顶丝,通过顶丝进一步加强所述磁铁座5与所述输出轴3的紧固关系。为了对所述编码器PCB板6起到较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4与所述编码器PCB板6之间固定有两个立柱8,所述立柱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4和所述编码器PCB板6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4上穿设有两个第一螺丝80,两个第一螺丝80分别与两个立柱8的第一端螺合固定,所述编码器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有定子基座(1)、转子组件(2)和输出轴(3),所述输出轴(3)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基座(1)和所述转子组件(2)的中心处,且由所述转子组件(2)带动所述输出轴(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基座(1)上固定有支撑座(4),所述输出轴(3)穿过所述支撑座(4),且所述输出轴(3)可相对所述支撑座(4)转动,所述支撑座(4)的外侧设有载码件(9),所述载码件(9)与所述输出轴(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上固定有编码器PCB板(6),所述编码器PCB板(6)的采集端与所述载码件(9)相对设置,所述编码器PCB板(6)的采集端通过感应转动的所述载码件(9)而产生编码器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所述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有定子基座(1)、转子组件(2)和输出轴(3),所述输出轴(3)依次穿过所述定子基座(1)和所述转子组件(2)的中心处,且由所述转子组件(2)带动所述输出轴(3)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基座(1)上固定有支撑座(4),所述输出轴(3)穿过所述支撑座(4),且所述输出轴(3)可相对所述支撑座(4)转动,所述支撑座(4)的外侧设有载码件(9),所述载码件(9)与所述输出轴(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4)上固定有编码器PCB板(6),所述编码器PCB板(6)的采集端与所述载码件(9)相对设置,所述编码器PCB板(6)的采集端通过感应转动的所述载码件(9)而产生编码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基座(1)背向所述转子组件(2)的一端形成有法兰面(10),所述支撑座(4)与所述法兰面(10)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呈板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上穿设有两个紧固螺丝(40),所述紧固螺丝(40)与所述法兰面(10)上的螺纹孔(11)相互螺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无刷电机非中空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码件(9)包括有磁铁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秒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