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77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螺紧部和输出部,所述固定部的上方安装有螺紧部,所述螺紧部的上方安装有输出部,所述螺紧部与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螺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接电部,所述接电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呈锥台型且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锥台型接电部的下端呈圆弧形,所述接电部上端安装有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可伸缩自身固定,能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所的大小进行收紧控制,使用效果好,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
本技术涉及接电端子
,具体为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
技术介绍
接电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电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电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但是在现有的五金接电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进行对自身进行固定,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所的大小进行收紧控制,影响使用的效果,稳定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在但是在现有的接电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进行自身固定,不能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所的大小进行收紧控制,影响使用的效果,稳定的效果不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螺紧部和输出部,所述固定部的上方安装有螺紧部,所述螺紧部的上方安装有输出部,所述螺紧部与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螺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接电部,所述接电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呈锥台型且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锥台型接电部的下端呈圆弧形,所述接电部上端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固定凸台,所述辅助固定凸台的顶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腔内贯穿安装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贯穿所述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固定凸台连接;所述螺紧部的外周设有螺紧螺纹,所述螺紧螺纹自上至下依次均匀地分布于螺紧部上,所述螺紧部通过位于上下两端的螺紧凸台分别于固定部、输出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呈棒型,通过螺紧凸台与螺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呈圆柱型,所述固定部的直径为5.31mm~5.41mm,所述固定部下方的辅助固定凸台位于固定部的下端,呈圆型且直径与固定部相同,所述辅助固定凸台下方的固定凸台位于辅助固定凸台的左端,呈半圆型,所述固定凸台与所述接电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接电部位于固定凸台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固定凸台的夹角为4°~4.5°。优选地,所述螺紧部外周设有的螺紧螺纹直径为2.85mm~2.5mm,所述输出部长度为7.5mm~8.05mm,所述棒型输出部顶端和底端切线夹角为60.5°~59.5°。优选地,所述固定部、接电部、螺紧部和输出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接电部的下端至输出部上端的长度为45.92mm~46.00mm。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固定部对接电部进行固定,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固定凸台,所述辅助固定凸台的顶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腔内贯穿安装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贯穿所述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固定凸台连接,且接电部的下端至输出部上端的长度为45.92mm~46.00mm,接电部位于固定凸台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固定凸台的夹角为4°~4.5°,根据使用场所的大小接电部可进行调节,提高了使用的稳定的效果,同时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效果;(2)接电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呈锥台型且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锥台型接电部的下端呈圆弧形,固定部呈圆柱型,所述固定部下方的辅助固定凸台位于固定部的下端,呈圆型且直径与固定部相同,所述辅助固定凸台下方的固定凸台位于辅助固定凸台的左端,呈半圆型,所述固定凸台与所述接电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便于对接电部进行固定,可以保证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紧张的状态,提高了稳定的效果,可以将本新型进行固定;(3)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可伸缩自身固定,能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所的大小进行收紧控制,使用效果好,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图。图中:1、固定部;2、螺紧部;3、输出部;4、接电部;5、辅助固定凸台;6、第一连接部;7、第二连接部;8、连接腔;9、固定凸台;10、螺紧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包括固定部1、螺紧部2和输出部3,所述固定部1的上方安装有螺紧部2,所述螺紧部2的上方安装有输出部3,所述螺紧部2与所述固定部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3与所述螺紧部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1的下方安装有接电部4,所述接电部4的上端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所述接电部4呈锥台型且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锥台型接电部4的下端呈圆弧形,所述接电部4上端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固定部1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固定凸台5,所述辅助固定凸台5的顶部与所述固定部1的底部连接,所述接电部4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部6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部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腔8,且所述连接腔8置于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上,所述连接腔8与所述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腔8内贯穿安装有固定凸台9,所述固定凸台9贯穿所述连接腔8,且所述连接腔8与所述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通过所述固定凸台9连接;所述螺紧部2的外周设有螺紧螺纹10,所述螺紧螺纹10包括一条或多条,所述螺紧螺纹10自上至下依次均匀地分布于螺紧部2上,所述螺紧部2通过位于上下两端的螺紧凸台分别于固定部1、输出部3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3呈棒型,通过螺紧凸台与螺紧部2的顶部固定连接。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1呈圆柱型,所述固定部1的直径为5.31mm~5.41mm,所述固定部1下方的辅助固定凸台5位于固定部1的下端,呈圆型且直径与固定部1相同,所述辅助固定凸台5下方的固定凸台9位于辅助固定凸台5的左端,呈半圆型,所述固定凸台9与所述接电部4的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相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接电部4位于固定凸台9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与固定凸台9的夹角为4°~4.5°,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与固定凸台9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螺紧部和输出部,所述固定部的上方安装有螺紧部,所述螺紧部的上方安装有输出部,所述螺紧部与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螺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接电部,所述接电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呈锥台型且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锥台型接电部的下端呈圆弧形,所述接电部上端安装有连接机构;/n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固定凸台,所述辅助固定凸台的顶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腔内贯穿安装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贯穿所述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固定凸台连接;/n所述螺紧部的外周设有螺紧螺纹,所述螺紧螺纹自上至下依次均匀地分布于螺紧部上,所述螺紧部通过位于上下两端的螺紧凸台分别于固定部、输出部固定连接;/n所述输出部呈棒型,通过螺紧凸台与螺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固定的接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螺紧部和输出部,所述固定部的上方安装有螺紧部,所述螺紧部的上方安装有输出部,所述螺紧部与所述固定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部与所述螺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接电部,所述接电部的上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呈锥台型且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所述锥台型接电部的下端呈圆弧形,所述接电部上端安装有连接机构;
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安装有辅助固定凸台,所述辅助固定凸台的顶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连接,所述接电部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右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连接腔内贯穿安装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贯穿所述连接腔,且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固定凸台连接;
所述螺紧部的外周设有螺紧螺纹,所述螺紧螺纹自上至下依次均匀地分布于螺紧部上,所述螺紧部通过位于上下两端的螺紧凸台分别于固定部、输出部固定连接;
所述输出部呈棒型,通过螺紧凸台与螺紧部的顶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