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40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机。具体地,烘干机包括:烘干箱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至少两层网带输送链,相邻层交错布置且输送方向相反,形成自上而下的连续往复形输送路径;输送路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微波照射装置,且微波照射装置处于至少一处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位于上层的网带输送链后端的后侧,位于所述网带输送链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在工作时照射从上层网带输送链转移向下层网带输送链的物料,以对物料进行辅助干燥,对烘干箱体的主烘干系统提供支持,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对散状物料的烘干加工中,尤其是农副产品(如花生,小麦)的烘干加工过程中,常采用的烘干机有网带链式、滚筒式以及箱式,其中网带式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连续进行烘干加工的特点而在本领域中使用较为广泛。烘干机包括箱体,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箱体内安装有多层网带链,进料口的物料投放到最上层的网带链上,相邻两层网带链的输送方向相反,且相邻两层网带链的处于下层的网带链的前端凸出于处于上层的网带链的末端以能够承接上层网带链输送的物料,从而在箱体内形成物料的往复输送路径。箱体的底部设有热风进口,顶部设有热风出口,热风从底部进入箱体,然后透过多层网带链并对物料烘干处理后从热风出口排出。这种烘干机虽然通过多层网带链形成往复输送回路,增长了物料的烘干路径,提升了烘干效果,但是受限于箱体的体积、烘干机的供风量、网带链的输送速度等因素,烘干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机,用以解决现有的烘干机烘干效率低的问题。烘干箱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至少两层网带输送链,相邻层交错布置,且输送方向相反,形成自上而下的连续往复形输送路径;输送路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微波照射装置,且微波照射装置处于至少一处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位于上层的网带输送链后端的后侧,位于所述网带输送链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在工作时照射从上层网带输送链转移向下层网带输送链的物料,以对物料进行辅助干燥。本技术的有效效果:烘干机通过在相邻层中上层网带输送链的后端后侧于输送路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微波照射装置,能够通过微波辐射装置直接对从上层网带输送链转移向下层网带输送链的物料进行辅助干燥,对烘干箱体的主烘干系统提供支持,提高了烘干效率。进一步的,至少一处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位于上层的网带输送链的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左右成对设置。这样设置,能够在物料从上层转移到下层的过程中从两左右两侧进行辅助干燥,辅助干燥作用更强。进一步的,左右成对设置的微波照射装置在输送路径的左右侧相对设置,且均倾斜照射物料以避免相互影响。这样既保证微波照射装置的辅助干燥效果,又避免了左右相对设置的微波照射装置不会受到对侧微波照射装置所发出的微波的影响而发生损坏。进一步的,左右成对设置的微波照射装置倾斜照射的光束交汇在从上层网带输送链转移向下层网带输送链的物料上。这样设置能够在交汇位置形成了更加有效的辅助干燥照射区,可以根据需求将此照射区对应到输送路径上需求热量更大的物料区域,做到按需提供辅助干燥。进一步的,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下层网带输送链的前端凸出上层网带输送链的后端用以盛接从上层网带输送链后端向下输送的物料而形成承接段,所述位于上层网带输送链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位于所述承接段的上方且在水平方向位于承接段的范围内。这样设置,在网带输送链前后方向上就无不会增加整个烘干机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位于上层网带输送链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不高于所述上层网带输送链。这样设置,避免了微波照射装置的设置会增加层间距,防止整个烘干机上下尺寸做的过大。进一步的,烘干箱体的箱壁上设有微波辐射口,至少一个微波照射装置安装在烘干箱体外侧通过微波辐射口向烘干箱体内照射微波。通过将微波照射装置安装在箱体外侧,便于对微波照射装置的拆装和检修,无需将烘干箱体拆开。进一步的,所述网带输送链为金属网带。这样微波照射装置发出的微波借助金属网带反射辐射,对其上承托的物料进行更加充分和均匀的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微波照射装置的照射方向可调。这样便于根据网带输送链的速度不同造成的物料由上层到下层输送时路径的差异情况调节照射方位,保证辐射加热效果,烘干机使用较为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烘干机的实施例一显示内部结构的结构简图。图中:1-烘干箱体,2-网带输送链,3-微波照射装置,4-进料口,5-出料口,6-进风口,7-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烘干机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烘干机包括烘干箱体1,在烘干箱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底部设有出料口5。本实施例中,烘干箱体1内沿上下方向布置有五层网带输送链2,五层网带输送链2上下间隔布置,且对于每相邻的两层网带输送链,两者的输送方向相反,且交错布置,具体的,相邻层中处于下层的网带输送链2的前端(上游端)凸出于处于上层的网带输送链2的后端(下游端)形成承接段,这样上层网带输送链2的后端送出的物料能够被处于下层的网带输送链2的承接段所承接,从而多层网带输送链形成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往复的物料输送路径。其中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进料口4处于烘干箱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料口5处于烘干箱体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这种布置方式,适应于烘干箱体1内部设置奇数层网带输送链的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在采用偶数层的网带输送链的情况,可将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在烘干箱体1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本实施例中,采用完全独立于烘干箱体1之外的热风装置向烘干箱体内提供热风,具体的,如图1所示,烘干箱体1的箱底中部位置设有进风口6,箱顶中部位置设有出风口7。本实施例采用的热风装置连接在进风口6,通过进风口将热风送入到烘干箱体1内,热风最终由出风口7排出,从而在烘干箱体1内形成由下向上的干燥气流。本实施例采用完全独立于烘干箱体1之外的热风装置,这样热封装置的选择不会受到烘干箱体体积1的限制,选择更灵活,如对需求热风量大的情况,可以选择大功率大体积的热风装置。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烘干机,包括:/n烘干箱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n至少两层网带输送链,相邻层交错布置,且输送方向相反,形成自上而下的连续往复形输送路径;/n其特征是:/n输送路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微波照射装置,且微波照射装置处于至少一处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位于上层的网带输送链后端的后侧,位于所述网带输送链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在工作时照射从上层网带输送链转移向下层网带输送链的物料,以对物料进行辅助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1 CN 20192193525131.烘干机,包括:
烘干箱体,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
至少两层网带输送链,相邻层交错布置,且输送方向相反,形成自上而下的连续往复形输送路径;
其特征是:
输送路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微波照射装置,且微波照射装置处于至少一处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位于上层的网带输送链后端的后侧,位于所述网带输送链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在工作时照射从上层网带输送链转移向下层网带输送链的物料,以对物料进行辅助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是,至少一处相邻网带输送链中位于上层的网带输送链的后端后侧的微波照射装置左右成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是,左右成对设置的微波照射装置在输送路径的左右侧相对设置,且均倾斜照射物料以避免相互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是,左右成对设置的微波照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风银朱广成杨慧韩俊豪郭文英董俊辉董铁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