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35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面框,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面板,与面框活动连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与驱动件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面板连接,驱动件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使传动机构带动面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本方案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将空调器的面板与面框活动连接,使得面板相对面框可运动,利用驱动装置驱动面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相较于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而言,有效减小了空调器的风阻,提高了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无风感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冷风吹人不舒适,现有空调器风道采用固定形式,风道设置有导风板和导风百叶等风道部件,送风方向和角度调节通过导风部件控制,但是对空调器自身的风阻造成的影响较大,空调器在开启无风感模式下,制冷能力收到制约,人体的舒适程度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面框,所述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面板,与所述面框活动连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面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将空调器的面板与面框活动连接,使得面板相对面框可运动,利用驱动装置驱动面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相较于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而言,有效减小了空调器的风阻,提高了制冷或制热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无风感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包括面框、面板和驱动装置。其中,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面板与面框活动连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如驱动电机或马达)和与驱动件连接的传动机构(如摆杆或齿轮齿条结构),通过将传动机构面板连接,使得驱动件驱动传动机构运动时,传动机构能够带动面板相对面框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阻,提高空调器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制冷能力,还可以保证面板运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面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连接杆运动以带动所述面板运动。传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可以包括一个连接杆,也可以包括多个连接杆,通过将驱动件与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并使至少一个连接杆与面板连接,驱动件通过驱动连接杆运动(如摆动或转动),使得连接杆带动面板相对面框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结构较为简单,便于装配,且有助于降低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面框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面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面板连接。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通过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对称设置在面框的两侧,并分别与驱动件和面板连接,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面框的两侧,并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分别与面框和面板连接,驱动件通过驱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相对面框运动(如摆动或转动),从而可带动面板相对面框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由于增加了连接杆的数量,因此有助于提高驱动面板相对面框运动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进一步提高了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时面框运动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机构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机构啮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齿轮机构连接,且所述齿轮机构和所述齿条两者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面框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面板上。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机构和齿条,通过将齿轮结构和齿条分别设置在面板和面框上,并将齿轮机构和齿条啮合,则驱动件驱动齿轮结构转动时能够带动齿条运动,进而带动面板相对面框运动,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的形式较为简单,且传动较为稳定,且可起到锁止效果,防止面板相对面框自由活动,以保证面板安装及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设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所述面框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有容纳腔,所述散风组件适于相对所述面框运动以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纳腔。空调器还包括散风组件,散风组件具有散风结构,例如风轮或扇叶,散风结构能够供气流穿过并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起到分散气流的作用,有效将风弱化,防止气流直吹用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度。另外,散风组件适于相对与面框运动,使得可以通过控制散风组件的运动,切换空调器的出风状态,以使空调器具有更多的适用场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风组件具有安装载体,所述散风部件包括安装口和扇叶,所述安装口形成在所述安装载体上,所述扇叶与所述安装口位置相对。散风组件具有安装载体,散风组件通过安装载体与面框活动连接,散风结构包括安装口和风扇,安装口形成在安装载体上,风扇与安装口的位置相对,风扇转动从而起到切割气流的作用,因此能够实现将风弱化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人体的舒适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载体面朝所述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凸边适于与所述面板的底部搭靠配合。安装载体面朝面板的一侧局部凸出形成有第一凸边,第一凸边能够与面板的底部搭靠配合,如当空调器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散风组件伸出容纳腔且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位置,面板关闭第一出风口时,第一凸边能够与面板的底部搭靠配合,以起到止挡作用,保证面板处于关闭第一出风口的位置时的稳定性;或者当空调器处于正常制冷或制热模式时,散风组件位于容纳腔内,当面板处于打开第一出风口的位置时,第一凸边能够与面板的底部搭靠,有效防止面板在重力作用下关闭第一出风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载体面朝所述面框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二凸边适于与所述面框抵靠配合。安装载体面朝面框的一侧局部凸出形成有第二凸边,当散风组件容置于容纳腔时,第二凸边能够与面框抵靠,以防止散风组件进一步向远离第一出风口的方向运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框设有抵靠部;当所述散风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抵靠部抵靠配合。面框设有抵靠部,例如面框局部凹陷形成的凹槽,当散风组件容置于容纳腔内时,第二凸边能够与抵靠部相抵靠,以限制散风组件进一步向远离第一出风口的方向运动,有助于空调器打开无风感模式时,散风组件迅速伸出容纳腔并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位置,实现弱化气流的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边设有格栅或多个通孔。通过在第二凸边上开设格栅或多个通孔,则当散风组件伸出容纳腔时,空调器能够同时从散风组件的正面和第二凸边上的通孔或格栅出风,进而实现散风组件的正面和底部无风感或弱风感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散风组件至少部分位于伸出所述容纳腔的位置,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限定有下出风口。当散风组件至少部分伸出容纳腔时,第二凸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面框,所述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n面板,与所述面框活动连接;/n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面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框,所述面框设有第一出风口;
面板,与所述面框活动连接;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和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面板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面板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连接杆运动以带动所述面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面框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面板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方,且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分别与驱动件和所述面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齿轮机构和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机构啮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齿轮机构连接,且所述齿轮机构和所述齿条两者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面框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设有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结构适于供气流穿过并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
所述面框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有容纳腔,所述散风组件适于相对所述面框运动以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风组件具有安装载体,所述散风部件包括安装口和扇叶,所述安装口形成在所述安装载体上,所述扇叶与所述安装口位置相对。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伟翟富兴何健郑辉易正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