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19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暖风扇,包括:主壳体,设有容纳腔及连通容纳腔与外界环境的排风口;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容纳腔内;加热组件,安装于容纳腔内,加热组件可绕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与排风口正对或错开;以及液压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安装于容纳腔内,液压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加热组件以驱动加热组件绕转动轴线转动。上述冷暖风扇,可通过改变加热组件的位置的方式改变输出排风口的气流的温度,因此仅需在主壳体上开设一个排风口,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开设有两个排风口的冷暖风扇,仅开设一个排风口的冷暖风扇在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同时,可保证排风口具有较大的开口面积,进而具有较大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暖风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暖风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风扇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一种家用电器,可在炎热的夏季为人们带来清凉。但是在寒冷的冬季,风扇无法使用而处于闲置状态,占用了居住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基于此,一种能够兼顾输送热风和输送冷风两种功能的冷暖风扇应运而生。现有的冷暖风扇,为了实现输出热风与输出冷风的功能,大部分冷暖风扇通常在外壳上开设两个出风口,其中一个出风口用于输出冷风,另一个出风口放置发热体,气流经过发热体后加热升温以输出热风。但是,两个的出风口的设置使冷暖风扇的结构更加复杂,冷暖风扇的体积也相应增大以达到足够的出风面积,为冷暖风扇的生产、运输、使用以及收纳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冷暖风扇因设有两个出风口而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问题,提供一种无需设有两个出风口而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冷暖风扇。一种冷暖风扇,包括:主壳体,设有容纳腔及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环境的排风口;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组件可绕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与所述排风口正对或错开;以及液压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液压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以驱动所述加热组件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上述冷暖风扇,可通过改变加热组件的位置的方式改变输出排风口的气流的温度,因此仅需在主壳体上开设一个排风口,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开设有两个排风口的冷暖风扇,仅开设一个排风口的冷暖风扇在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同时,可保证排风口具有较大的开口面积,进而具有较大的出风面积,从而提高制冷或制热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主体及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液压缸主体,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液压杆可在所述液压缸主体的驱动下伸缩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或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驱动组件还包括液压泵与换向阀,所述液压泵、所述换向阀以及所述液压缸通过管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驱动组件还包括换向手柄,所述换向手柄一端连接于所述换向阀,所述换向手柄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换向手柄可受控地改变所述换向阀的液流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暖风扇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液压杆与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相互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液压杆,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暖风扇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加热组件限位于所述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加热组件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的导向槽,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体及设于所述加热体的导向件,所述加热体可与所述排风口正对或错开,所述导向件限位于所述导向槽并可沿所述导向槽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两组所述导向件,两组所述导向件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内壁开设有两条所述导向槽,两条所述导向槽在所述转动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两组所述导向件分别限位于两条所述导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凸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重合,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连接柱的导向支架,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导向支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冷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冷暖风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冷暖风扇的横截面剖视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冷暖风扇的传动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冷暖风扇的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冷暖风扇100,冷暖风扇100可在输出冷风的制冷模式与输出暖风的制热模式之间切换。冷暖风扇100包括底座10、主壳体20、风轮30、加热组件40以及液压驱动组件50。底座10大致呈横截面为圆形的回转体结构,底座10可支撑于支撑面(例如地面)以起到支撑作用。可以理解,底座10的具体形状不限,可根据不同需要将底座10设置为不同结构及形状。主壳体20大致呈圆柱状壳体结构,主壳体20设有容纳腔,主壳体20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纳腔与外界环境的进风口及连通容纳腔与外界环境的排风口21。可以理解,主壳体20的形状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形状。风轮30可转动地安装于容纳腔内,风轮30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如此,外界空气可在风轮30的作用下形成气流并从进风口进入容纳腔内,然后在风轮30作用下通过排风口21重新回到外界环境中。加热组件40为安装于容纳腔内的PTC发热体,液压驱动组件50至少部分安装于容纳腔内,液压驱动组件50传动连接加热组件40,加热组件40可在液压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绕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与排风口21正对或错开。其中,上述提及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风轮30的中心轴线重合。当加热组件40与排风口21正对时,出风风道的气流流经加热组件40后通过排风口21排出,由于加热组件40可对流过其的气流进行加热,因此排风口21排出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起到制热作用。当加热组件40与排风口21错开时,出风风道的气流不会流经加热组件40即可直接通过排风口21排出,因此排风口21排出的气流的温度与室温相同,从而起到制冷的作用。如此,可通过改变加热组件40的位置的方式改变输出排风口21的气流的温度,因此仅需在主壳体20上开设一个排风口2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开设有两个排风口21的冷暖风扇100,仅开设一个排风口21的冷暖风扇100在具有较小的体积的同时,可保证排风口21具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壳体(20),设有容纳腔及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环境的排风口(21);/n风轮(3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n加热组件(4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组件(40)可绕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与所述排风口(21)正对或错开;以及/n液压驱动组件(50),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液压驱动组件(50)传动连接所述加热组件(40)以驱动所述加热组件(40)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20),设有容纳腔及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环境的排风口(21);
风轮(3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
加热组件(4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组件(40)可绕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与所述排风口(21)正对或错开;以及
液压驱动组件(50),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液压驱动组件(50)传动连接所述加热组件(40)以驱动所述加热组件(40)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50)包括液压缸(58),所述液压缸(58)包括液压缸主体(581)及液压杆(583),所述液压杆(58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液压缸主体(581),所述液压杆(583)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加热组件(40),所述液压杆(583)可在所述液压缸主体(581)的驱动下伸缩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0)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583)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或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50)还包括液压泵(52)与换向阀(54),所述液压泵(52)、所述换向阀(54)以及所述液压缸(58)通过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组件(50)还包括换向手柄(56),所述换向手柄(56)一端连接于所述换向阀(54),所述换向手柄(56)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换向手柄(56)可受控地改变所述换向阀(54)的液流方向。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必成陈正超梁健华林达浩徐余良陈志聪覃学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