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70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装置(1),其具备:筒状的喷嘴(7);筒状的密封体(11),其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拉伸杆(16),其被密封体(11)包围,密封体(11)具备筒壁(11c),在筒壁(11c)设置有从在筒壁(11c)的下端开口的一端(19a)延伸到在筒壁(11c)的外周面开口的另一端(19b)为止的吸引孔(19),在喷嘴(7)设置有在密封体(11)位于关闭位置时与吸引孔(19)的另一端(19b)连通的吸引通路(20),并且还具备能够从吸引通路(20)吸引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吸引源(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吹塑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以聚丙烯(PP)制的瓶体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瓶体(塑料瓶)为代表的树脂制的容器被用作收纳饮料、化妆品、药品、洗涤剂以及洗发水等洗漱品等各种内容物的容器。这样的容器通常是通过将利用注塑成型等形成为有底筒状的树脂制的预塑形坯加热到能够展现出拉伸效果的温度,并在该状态下使用吹塑成型装置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型,从而形成为预定的形状。作为吹塑成型装置,已知有利用经加压的液体等非压缩性流体代替加压空气作为向预塑形坯内供给的加压流体的装置。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最终作为产品而被填充到容器中的内容物作为加压用的流体,从而能够省略向容器填充内容物的填充工序,并且能够简化其生产工序和/或吹塑成型装置的构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吹塑成型装置:所述吹塑成型装置具备能够配置预塑形坯的模具、能够与预塑形坯的口部卡合的喷嘴、能够向喷嘴供给经加压的液体的加压流体供给源、以及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拉伸杆,在利用拉伸杆使预塑形坯沿纵向(轴向)拉伸的同时向预塑形坯内供给经加压的液体而使预塑形坯沿横向(径向)拉伸,从而将该预塑形坯成型为沿模具的型腔的形状的容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88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吹塑成型装置中,在吹塑成型后使喷嘴上升,若使该喷嘴从容器的口部脱离,则有附着于喷嘴的表面和/或拉伸杆的表面的液体(非压缩性流体)向下方滴落的情况。特别地,在使用洗发水或液体洗涤剂等粘度比较高的液体作为进行吹塑成型的非压缩性流体的情况下,在吹塑成型后直到液体从喷嘴等滴落为止的时间很长,另外,因为该液体以拉丝的方式持续暂时地下垂,所以液体容易滴落到成型后的容器和/或取出容器后的模具,并且该液体有可能会附着在这些容器或模具上。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吹塑成型装置:其在吹塑成型后,在使喷嘴从口部脱离时,能够抑制非压缩性流体从喷嘴滴落,因此,能够抑制该液体附着于成型后的容器和/或模具。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装置具备:筒状的喷嘴;加压流体供给源,其能够向所述喷嘴供给经加压的非压缩性流体;筒状的密封体,其能够沿上下方向在封闭所述喷嘴的关闭位置与开放所述喷嘴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拉伸杆,其被所述密封体包围并且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密封体具备筒壁,所述筒壁具有在该密封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喷嘴对置的外周面,在所述筒壁设置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从在该筒壁的下端开口的一端延伸到在所述筒壁的所述外周面开口的另一端为止,在所述喷嘴设置有在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吸引孔的所述另一端连通的吸引通路,并且还具备能够从所述吸引通路吸引所述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吸引源。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装置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所述筒壁,沿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吸引孔,在所述筒壁的所述外周面设置有周槽,所述周槽开设有所述多个吸引孔各自的所述另一端。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装置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所述筒壁的所述下端具有环状倾斜面,所述环状倾斜面遍及所述筒壁的整周而朝向径向内侧向上方倾斜。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装置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所述喷嘴具有筒状的喷嘴前端,所述筒壁的所述下端在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喷嘴前端的下端配置在同一面内。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如下吹塑成型装置,其在吹塑成型后,在使喷嘴从口部脱离时,能够抑制非压缩性流体从喷嘴滴落,因此,能够抑制该流体附着于成型后的容器和/或模具。附图说明图1是以待机状态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装置的纵向截面图。图2是以吹塑成型时的状态示出图1所示的吹塑成型装置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以使喷嘴从吹塑成型后的容器脱离的状态示出图1所示的吹塑成型装置的纵向截面图。图4A是示出图1所示的吹塑成型装置中的密封体的前端部件的纵向截面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前端部件的仰视图。图5A是示出图1所示的吹塑成型装置的变形例的纵向截面图。图5B是示出图5A所示的吹塑成型装置的一部分的仰视图。符号说明1吹塑成型装置2预塑形坯2a口部3模具4型腔5喷嘴单元6主体块7喷嘴7a喷嘴前端7b夹持部8供给通路9配管10加压流体供给源11密封体11a轴体11b大径部11c筒壁12倾斜面13前端部件13a螺纹部14密封体基部15封闭面16拉伸杆17槽18槽(周槽)19吸引孔19a一端19b另一端20吸引通路21开闭阀22流体吸引源23横孔24环状倾斜面25环状水平面O中心轴线C容器Ca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具体的示例说明。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是指铅直方向。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喷嘴7、密封体11以及拉伸杆16具有沿上下方向的共通的中心轴线O。在本实施方式中,纵截面是指包含中心轴线O的平面的截面,横截面是指与中心轴线O垂直的平面的截面。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吹塑成型装置1是将具有口部2a的有底筒状的预塑形坯2吹塑成型为容器C(参照图2)的装置。吹塑成型装置1具有能够配置预塑形坯2的模具3。虽然在图中仅示出一部分,但是该模具3的型腔4成为瓶形,并且在模具3的上表面开口。预塑形坯2以使其口部2a成为上侧的正立姿态配置在模具3。在将预塑形坯2配置到模具3时,口部2a从型腔4向上方突出。虽然细节没有图示,但是模具3能够左右开模,通过打开模具3,能够从模具3取出成型后的容器C。作为预塑形坯2,能够使用通过注塑成型、压缩成型、挤压成型等而将例如聚丙烯(PP)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等的加热而展现出拉伸性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形成为有底筒状的预塑形坯。在模具3的上方,以能够相对于模具3而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有喷嘴单元5。喷嘴单元5具有主体块6。虽然主体块6构成为组合多个部件,但是省略其详细的图示和说明。在喷嘴单元5设置有能够与预塑形坯2的口部2a卡合的筒状的喷嘴7。喷嘴7具有形成为其外径比预塑形坯2的口部2a的内径更小径的圆筒状的喷嘴前端7a,并且喷嘴前端7a的下端面与形成在预塑形坯2的口部2a的内表面的台阶部抵接。应予说明,可以使喷嘴前端7a的外径与预塑形坯2的口部2a的内径相等,并使喷嘴前端7a的外周面与口部2a的内周面抵接。喷嘴7通过将该喷嘴前端7a插入到预塑形坯2的口部2a,从而能够与口部2a卡合。另外,喷嘴7具有一体地设置在该喷嘴前端7a的上侧的夹持部7b,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筒状的喷嘴;/n加压流体供给源,其能够向所述喷嘴供给经加压的非压缩性流体;/n筒状的密封体,其能够沿上下方向在封闭所述喷嘴的关闭位置与开放所述喷嘴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n拉伸杆,其被所述密封体包围并且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n所述密封体具备筒壁,所述筒壁具有在该密封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喷嘴对置的外周面,/n在所述筒壁设置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从在该筒壁的下端开口的一端延伸到在所述筒壁的所述外周面开口的另一端为止,/n在所述喷嘴设置有吸引通路,所述吸引通路在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吸引孔的所述另一端连通,/n所述吹塑成型装置还具备能够从所述吸引通路吸引所述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吸引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31 JP 2018-0151871.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筒状的喷嘴;
加压流体供给源,其能够向所述喷嘴供给经加压的非压缩性流体;
筒状的密封体,其能够沿上下方向在封闭所述喷嘴的关闭位置与开放所述喷嘴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拉伸杆,其被所述密封体包围并且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密封体具备筒壁,所述筒壁具有在该密封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喷嘴对置的外周面,
在所述筒壁设置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从在该筒壁的下端开口的一端延伸到在所述筒壁的所述外周面开口的另一端为止,
在所述喷嘴设置有吸引通路,所述吸引通路在所述密封体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吸引孔的所述另一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川满星野英明奥山雄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