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电梯门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60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隐藏式电梯门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门刀技术领域,隐藏式电梯门刀,包括左门刀、右门刀、折叠拉伸杆件以及电动杆,右门刀平行于左门刀右侧,且折叠拉伸杆件设有两个并位于左门刀和右门刀之间上下方,电动杆垂直排布于右门刀右侧中下方;折叠拉伸杆件包括连接杆、斜杆、滚轮以及弹簧,且连接杆通过螺丝固定于折叠拉伸杆件上方左侧,连接杆末端穿过左门刀左侧,且斜杆通过螺杆与连接杆末端固定连接,滚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斜杆末端并平行于左门刀左侧,且弹簧设有两根并分别固定于斜杆上下端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拉伸杆的弹力效果/提高门刀的推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电梯门刀
本技术涉及电梯门刀
,尤其是涉及隐藏式电梯门刀。
技术介绍
电梯门刀是指安装在电梯的轿门上面,用于带动厅门,从而实现厅门轿门同步的装置,一般为长条形,所以形象的称为门刀,门刀的拉伸杆长时间使用不仅弹力不够,并且容易损坏,进而影响正常使用,再是,一般的门刀在跟随门球进行开关门动作时,都比较吃力,动作缓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门刀弹力不足和门刀推动动作慢、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隐藏式电梯门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隐藏式电梯门刀,包括左门刀、右门刀、折叠拉伸杆件以及电动杆,所述右门刀平行于左门刀右侧,且所述折叠拉伸杆件设有两个并位于左门刀和右门刀之间上下方,所述电动杆垂直排布于右门刀右侧中下方;所述折叠拉伸杆件包括连接杆、斜杆、滚轮以及弹簧,且所述连接杆通过螺丝固定于折叠拉伸杆件上方左侧,所述连接杆末端穿过左门刀左侧,且所述斜杆通过螺杆与连接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斜杆末端并平行于左门刀左侧,且所述弹簧设有两根并分别固定于斜杆上下端中心位置,两根所述弹簧远离斜杆的一端均与左门刀左面焊接固定为一体;且位于左门刀和右门刀之间上方的折叠拉伸杆件右端水平焊接有末端穿过右门刀的圆杆,所述圆杆表面开设有圆孔,且所述电动杆包括底盘、马达、导线以及插杆,所述底盘水平固定于电动杆底部,且所述马达垂直安装于底盘上表面并平行于电动杆右侧,所述导线电性连接于马达右下方,且所述插杆垂直插接于电动杆顶部,所述插杆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底盘下端垂直焊接有螺纹杆。进一步优点,所述插杆插入圆杆下端,且所述圆孔与通孔上下连通。进一步优点,且通过插入螺丝在圆孔和通孔内,使得所述电动杆与折叠拉伸杆件相连。进一步优点,所述右门刀右下方水平焊接有横块,且所述横块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螺纹槽内,使得所述电动杆与横块螺纹连接,所述电动杆通过横块和螺纹杆与右门刀相连。进一步优点,所述电动杆通过电线与马达电性连接。进一步优点,所述左门刀和右门刀之间底部水平焊接有两块上下排布的安装板,两块所述安装板表面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左门刀和右门刀之间末端均焊接有将两者相连为一体的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安装门刀时将滚轮滑入电梯的轨道内,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折叠拉伸杆在推动过程中可以更加的流畅,同时也有效减小推动过程中的阻力,无论折叠拉伸杆件向上还是向下推动,两根弹簧都可以增加折叠拉伸杆件的上下弹动空间,有效提高折叠拉伸杆件的弹性性能,同时也有利于延长折叠拉伸杆件的使用寿命;使用者将电动杆上方的插杆插入圆杆的下方,并插入螺丝在圆孔和通孔内,这样便可以将电动杆与折叠拉伸杆件相连为一体,再将底盘下方的螺纹杆拧入螺纹槽内,使得电动杆加固在右门刀的右侧,通过马达带动电动杆进行运行转动,而由于电动杆与折叠拉伸杆件相连,所以在电动杆转动的同时也将带动折叠拉伸杆进行上下推动,这样不仅推动效率高,并且省时省力,大大增强了使用时的便捷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门刀和右门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动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左门刀;101-右门刀;102-安装板;103-安装孔;104-连接板;105-横块;106-螺纹槽;2-折叠拉伸杆件;201-圆杆;202-圆孔;203-连接杆;204-斜杆;205-滚轮;206-弹簧;3-电动杆;301-底盘;302-螺纹杆;303-马达;304-导线;305-插杆;30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隐藏式电梯门刀,包括左门刀1、右门刀101、折叠拉伸杆件2以及电动杆3,右门刀101平行于左门刀1右侧,且折叠拉伸杆件2设有两个并位于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之间上下方,电动杆3垂直排布于右门刀101右侧中下方,通过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构成一个整体门刀,而利用折叠拉伸杆件2能够方便推动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其中的电动杆3能够推动折叠拉伸杆;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叠拉伸杆件2包括连接杆203、斜杆204、滚轮205以及弹簧206,且连接杆203通过螺丝固定于折叠拉伸杆件2上方左侧,连接杆203末端穿过左门刀1左侧,且斜杆204通过螺杆与连接杆203末端固定连接,滚轮20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斜杆204末端并平行于左门刀1左侧,且弹簧206设有两根并分别固定于斜杆204上下端中心位置,两根弹簧206远离斜杆204的一端均与左门刀1左面焊接固定为一体,通过折叠拉伸杆件2中的滚轮205,使用者安装门刀时将滚轮205滑入电梯的轨道内,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折叠拉伸杆在推动过程中可以更加的流畅,同时也有效减小推动过程中的阻力,而通过斜杆204上下方的弹簧206,无论折叠拉伸杆件2向上还是向下推动,两根弹簧206都可以增加折叠拉伸杆件2的上下弹动空间,有效提高折叠拉伸杆件2的弹性性能,同时也有利于延长折叠拉伸杆件2的使用寿命,连接杆203能够将斜杆204与折叠拉伸杆件2连为一体,提高其联动性能;本技术实施例中且位于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之间上方的折叠拉伸杆件2右端水平焊接有末端穿过右门刀101的圆杆201,圆杆201表面开设有圆孔202,且电动杆3包括底盘301、马达303、导线304以及插杆305,底盘301水平固定于电动杆3底部,且马达303垂直安装于底盘301上表面并平行于电动杆3右侧,导线304电性连接于马达303右下方,且插杆305垂直插接于电动杆3顶部,插杆305表面开设有通孔306,且底盘301下端垂直焊接有螺纹杆302,插杆305插入圆杆201下端,且圆孔202与通孔306上下连通,且通过插入螺丝在圆孔202和通孔306内,使得电动杆3与折叠拉伸杆件2相连,右门刀101右下方水平焊接有横块105,且横块105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06,螺纹杆302螺纹连接于螺纹槽106内,使得电动杆3与横块105螺纹连接,电动杆3通过横块105和螺纹杆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隐藏式电梯门刀,包括左门刀(1)、右门刀(101)、折叠拉伸杆件(2)以及电动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门刀(101)平行于左门刀(1)右侧,且所述折叠拉伸杆件(2)设有两个并位于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之间上下方,所述电动杆(3)垂直排布于右门刀(101)右侧中下方;/n所述折叠拉伸杆件(2)包括连接杆(203)、斜杆(204)、滚轮(205)以及弹簧(206),且所述连接杆(203)通过螺丝固定于折叠拉伸杆件(2)上方左侧,所述连接杆(203)末端穿过左门刀(1)左侧,且所述斜杆(204)通过螺杆与连接杆(203)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20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斜杆(204)末端并平行于左门刀(1)左侧,且所述弹簧(206)设有两根并分别固定于斜杆(204)上下端中心位置,两根所述弹簧(206)远离斜杆(204)的一端均与左门刀(1)左面焊接固定为一体;且位于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之间上方的折叠拉伸杆件(2)右端水平焊接有末端穿过右门刀(101)的圆杆(201),所述圆杆(201)表面开设有圆孔(202),且所述电动杆(3)包括底盘(301)、马达(303)、导线(304)以及插杆(305),所述底盘(301)水平固定于电动杆(3)底部,且所述马达(303)垂直安装于底盘(301)上表面并平行于电动杆(3)右侧,所述导线(304)电性连接于马达(303)右下方,且所述插杆(305)垂直插接于电动杆(3)顶部,所述插杆(305)表面开设有通孔(306),且所述底盘(301)下端垂直焊接有螺纹杆(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隐藏式电梯门刀,包括左门刀(1)、右门刀(101)、折叠拉伸杆件(2)以及电动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门刀(101)平行于左门刀(1)右侧,且所述折叠拉伸杆件(2)设有两个并位于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之间上下方,所述电动杆(3)垂直排布于右门刀(101)右侧中下方;
所述折叠拉伸杆件(2)包括连接杆(203)、斜杆(204)、滚轮(205)以及弹簧(206),且所述连接杆(203)通过螺丝固定于折叠拉伸杆件(2)上方左侧,所述连接杆(203)末端穿过左门刀(1)左侧,且所述斜杆(204)通过螺杆与连接杆(203)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20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斜杆(204)末端并平行于左门刀(1)左侧,且所述弹簧(206)设有两根并分别固定于斜杆(204)上下端中心位置,两根所述弹簧(206)远离斜杆(204)的一端均与左门刀(1)左面焊接固定为一体;且位于左门刀(1)和右门刀(101)之间上方的折叠拉伸杆件(2)右端水平焊接有末端穿过右门刀(101)的圆杆(201),所述圆杆(201)表面开设有圆孔(202),且所述电动杆(3)包括底盘(301)、马达(303)、导线(304)以及插杆(305),所述底盘(301)水平固定于电动杆(3)底部,且所述马达(303)垂直安装于底盘(301)上表面并平行于电动杆(3)右侧,所述导线(304)电性连接于马达(303)右下方,且所述插杆(305)垂直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宏辉丁先星
申请(专利权)人:塔库米电梯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