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57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漆包线生产中使用的辅助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包括第一连接杆、两相对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端部的连接钩、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用于限定第二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紧固件;转动第二连接杆使第二连接杆平行于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钩均穿设第一限位孔;转动第二连接杆使第二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杆,且连接钩穿设对应第二限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移动绕线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漆包线生产中使用的辅助工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
技术介绍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制备完成的漆包线需要进行绕线的处理,漆包线通常需要缠绕在绕线筒上,从而便于将成卷的漆包线运输至需要的厂商处。绕线筒包括竖直设置的便于漆包线缠的圆筒、分别设置在圆筒的顶面和底面且用于限定漆包线位置的限位板,两限位板和圆筒连接后的竖截面呈工字形。圆筒其本身为中空的结构,限位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与圆筒相通的第一限位孔,且限位板相对开设有与圆筒相通的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位于两第二限位孔之间,第一限位孔横截面呈圆形,第二限位孔的横截面呈C字形,两第二限位孔弯曲的方向相互远离。当漆包线完全缠绕绕线筒后,根据实际的情况,最外层的漆包线的直径略小于限位板的直径,即完成绕线后的绕线筒类似圆柱形。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绕线完成后的绕线筒,由于圆筒外均缠绕多层漆包线,完成绕线后的绕线筒类似圆柱形,将完成绕线后的绕线筒从绕线设备中取下时,由于绕线筒加上漆包线形成的重量较大,通过人手伸入第一限位孔或者第二限位孔上从而将绕线筒搬走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从而便于移动绕线筒。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包括第一连接杆、两相对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端部的连接钩、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上用于限定第二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紧固件;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使第二连接杆平行于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连接钩均穿设第一限位孔;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使第二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杆,且连接钩穿设对应第二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绕线筒搬运时,转动第二连接杆使第二连接杆平行于第一连接杆,此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竖直状,然后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完全收入第一限位孔内,然后转动第二连接杆,从而使第二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紧固件从而使第二连接杆保持垂直于第一连接杆,此时第二连接杆会与限位板抵接,连接钩穿设对应的第二限位孔,即通过连接钩能将绕线筒勾取,通过第一连接杆将绕线筒移出,从而便于移动绕线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限定其相互位置的定位组件,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使第二连接杆平行于第一连接杆,且定位组件穿设第一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组件将两个第二连接杆连接,从而使第二连接杆连接更稳固,另外,当工具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转动第二连接杆从而使第二连接杆平行于第一连接杆,此时定位组件能穿设第一连接杆,则使第二连接杆始终保持平行于第一连接杆的位置,从而起到便于收纳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紧固件;套设在第二紧固件外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紧固件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杆上,通过弹性件驱动连接在其中一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紧固件穿设另一第二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未受到人力推动的情况下,第二紧固件均穿设两第二连接杆,从而使第二连接杆始终保持相对设置的状态,进而使整体的稳定性更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穿设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供第二紧固件滑动的且与第一定位孔相通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连接杆,当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紧固件靠近第一连接杆时,通过导向槽的引导从而使第二紧固件穿设第一定位孔,即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另一第二连接杆,此时第二连接杆不会随意转动,便于收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套设有防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绕线筒搬运的过程中,通过增设手柄从而便于拉动绕线筒,且设置防滑组件从而减少打滑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防滑套和第二防滑套;设置在第一防滑套靠近第二防滑套侧边的凸起;设置在第二防滑套上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组件多次使用后,可能出现磨损的情况,因此需要对防滑组件进行更换的处理,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磨损程度,从而对第一防滑套或者第二防滑套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滑套和第二防滑套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防滑纹,从而减少打滑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第二连接杆会与限位板抵接,连接钩穿设对应的第二限位孔,即通过连接钩能将绕线筒勾取,通过第一连接杆将绕线筒移出,从而便于移动绕线筒;2.通过定位组件将两个第二连接杆连接,从而使第二连接杆连接更稳固;3.通过增设手柄从而便于拉动绕线筒,且设置防滑组件从而减少打滑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防滑组件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连接杆平行于第一连接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11、限位板;12、第一限位孔;13、第二限位孔;2、第一连接杆;21、第一定位孔;3、第二连接杆;4、连接钩;5、第一紧固件;6、定位组件;61、第二紧固件;62、弹性件;7、手柄;8、防滑组件;81、第一防滑套;82、第二防滑套;83、凸起;8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绕线筒包括竖直设置的便于漆包线缠的圆筒1、分别设置在圆筒1的顶面和底面且用于限定漆包线位置的限位板11,两限位板11和圆筒1连接后的竖截面呈工字形。圆筒1其本身为中空的结构,限位板11的中心处开设有与圆筒1相通的第一限位孔12,且限位板11相对开设有与圆筒1相通的第二限位孔13,第一限位孔12位于两第二限位孔13之间,第一限位孔12横截面呈圆形,第二限位孔13的横截面呈C字形,两第二限位孔13弯曲的方向相互远离。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包括第一连接杆2、两相对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底部的第二连接杆3、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的第一紧固件5,第一连接杆2呈圆柱形,第二连接杆3侧壁的中部与第一连接杆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转动形成的平面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径向方向形成的平面,转动第二连接杆3使第二连接杆3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时,其形成T字形的结构,且通过第一紧固件5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上且第一紧固件5的底面与第二连接杆3的侧边抵接,从而使第二连接杆3保持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的位置。参照图1和图4,旋动第一紧固件5,使第一紧固件5远离第二连接杆3,转动第二连接杆3使第二连接杆3平行于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2)、两相对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上的第二连接杆(3)、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杆(3)端部的连接钩(4)、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上用于限定第二连接杆(3)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的第一紧固件(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3)使第二连接杆(3)平行于第一连接杆(2),且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连接钩(4)均穿设第一限位孔(12);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3)使第二连接杆(3)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且连接钩(4)穿设对应第二限位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杆(2)、两相对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2)上的第二连接杆(3)、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杆(3)端部的连接钩(4)、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上用于限定第二连接杆(3)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的第一紧固件(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3)使第二连接杆(3)平行于第一连接杆(2),且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和连接钩(4)均穿设第一限位孔(12);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3)使第二连接杆(3)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且连接钩(4)穿设对应第二限位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连接杆(3)上设置有限定其相互位置的定位组件(6),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3)使第二连接杆(3)平行于第一连接杆(2),且定位组件(6)穿设第一连接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勾取绕线盘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6)包括:相对设置在其中一所述第二连接杆(3)上的第二紧固件(61);套设在第二紧固件(61)外的弹性件(62);所述弹性件(6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奕晟徐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铭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