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备切换方法、BRAS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560484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主备切换方法、BRAS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主备切换方法包括:在第一控制面异常时,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恢复中状态用于第二控制面从数据库中提取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为主状态,第一控制面与第二控面分别连接数据库,数据库用于保存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在确定第二控制面将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提取完成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恢复中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备切换方法、BRAS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备切换方法、BRAS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虚拟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Virtual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vBRAS)是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BRAS)的一种虚拟化,其位于运营商城域网的网络服务如网点,是用户实现各种业务的入口。而vBRAS的转控分离系统包括控制面CP、转发面UP以及C/U之间的标准化接口,以实现转发和控制分离、控制面虚拟化集中化以及转发面的虚实共存。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在vBRAS的控制面领域,当单个数据中心内的控制面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会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从而影响vBRAS系统的容灾性能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备切换方法、BRAS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主备切换确保不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从而提高vBRAS系统的容灾性能以及安全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包括:在第一控制面异常时,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恢复中状态用于第二控制面从数据库中提取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为主状态,第一控制面与第二控面分别连接数据库,数据库用于保存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在确定第二控制面将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提取完成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恢复中状态切换为主状态。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面和转发面分离场景下的BRAS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主备切换方法。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主备切换方法。关于本申请的以上实施例和其他方面以及其实现方式,在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中提供更多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主备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主备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个具体实现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个具体实现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控制面上实例状态转换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主备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备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一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主备切换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表示vBRAS系统在容灾场景下的组网图。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备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vBRAS系统中的控制面的用户无感知升级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提供的主备切换装置执行,该主备切换装置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集成在一个设备上。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包括步骤101和步骤102。步骤101,在第一控制面异常时,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恢复中状态用于第二控制面从数据库中提取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其中,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为主状态,第一控制面与第二控制面分别连接数据库,数据库用于保存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在一个具体实现中,如图3所示为该具体实现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过程的示意图,将控制面A作为第一控制面,将控制面B作为第二控制面,并且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分别都只包含一个相同的实例,将instance1作为实例,在第一控制面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为主状态,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为备状态,并且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分别连接转发面1、转发面2、转发面3和转发面4,由于转发面总是向实例为主状态的控制面发送用户数据,所以第一控制面正常的情况下,是由第一控制面来接管上述的四个控制面。在用户拨号上线时,物理网络与上述四个转发面相连的用户,上线报文将投递到第一控制面,而第一控制面在处理完用户的上线报文后,将用户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在一个示例中,异常包括:发生宕机、断电或网络接口链路故障。当第一控制面出现上述任意一种异常状态时,则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恢复中状态用于第二控制面从数据库中提取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之后,还包括:在确定第一控制面与第二控制面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第二控制面向第一控制面发送状态转换消息,其中,状态转换消息用于指示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状态。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之后,还包括:第二控制面向指向第一控制面的转发面发送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转发面指向第二控制面。在一个示例中,转发面指向第二控制面,包括:转发面的封装解封装表指向第二控制面,或,转发面的通道链接指向第二控制面。例如,转发面1、转发面2、转发面3和转发面4的NSH封装解封装表指向第二控制面,或,转发面1、转发面2、转发面3和转发面4分别把主OpenFlow通道选成与第二控制面链接的OpenFlow通道。在一个示例中,示例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至少两个实例在第一控制面中的状态切换互相独立,至少两个实例在第二控制面中的状态切换互相独立。在另一个具体实现中,如图4所示为该具体实现中的用户数据恢复过程的示意图,该具体实现中两个控制面上分别包括多个实例,本实施方式中以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并且两个实例分别互为主备。将控制面A作为第一控制面,将控制面B作为第二控制面,将instance1作为第一个实例,将instance2作为第二个实例,在第一控制面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面中的第一个实例为主状态,第一控制面中的第二个实例为备状态;第二控制面中的第一个实例为备状态,第二控制面中的第二个实例为主状态。在第一控制面正常的情况下,是由第一控制面接管转发面1和转发面2,由第二控制面接管转发面3和转发面4。在用户拨号上线时,物理网络与转发面1和转发面2相连的用户,上线报文将投递到第一控制面,物理网络与转发面3和转发面4相连的用户,上线报文将投递到第二控制面,第一控制面和第二控制面分别处理完用户的上线报文后,会将各自的用户信息分别保存在数据库中。其中,第一控制面上有转发面1和转发面2的用户,并且归属于第一个实例,第二控制面上有转发面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第一控制面异常时,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所述恢复中状态用于所述第二控制面从数据库中提取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为主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面与所述第二控面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控制面和所述第二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n在确定所述第二控制面将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提取完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恢复中状态切换为主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控制面异常时,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所述恢复中状态用于所述第二控制面从数据库中提取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为主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面与所述第二控面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保存所述第一控制面和所述第二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
在确定所述第二控制面将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用户数据提取完成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恢复中状态切换为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控制面与所述第二控制面的通信连接正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面向所述第一控制面发送状态转换消息,其中,所述状态转换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由主状态切换为备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备状态切换为恢复中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面向指向所述第一控制面的转发面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转发面指向所述第二控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面指向所述第二控制面,包括:
所述转发面的封装解封装表指向所述第二控制面,或,
所述转发面的通道链接指向所述第二控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面中的实例由恢复中状态切换为主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控制面中的实例依然保持主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硕陈华南朱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