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48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属于冶金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前滚轮、后滚轮和辅助法兰;架体用于提供所述装置的平稳支撑;辅助法兰用于固位待翻转部件并带动所述待翻转部件自由转动;前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待翻转部件,所述待翻转部件可在所述前滚轮组上自由转动;后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辅助法兰,所述辅助法兰可在所述后滚轮组上自由转动;所述前滚轮组与所述后滚轮组分别固位连接于所述架体前、后端,所述辅助法兰置于所述后滚轮组上。对比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应用该装置进行主臂翻转及移动,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焊接和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装置
本技术属于冶金机械装置
,涉及一种翻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主臂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主臂是一种截面为正三角形的长筒形结构,筒形外部分布着用于固定滚轮和滑轮组的部件。焊接和装配时需要通过高车翻转主臂,调整主臂的角度,既费时费力,又存在安全隐患,主臂结构如图6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局限,解决主臂组装焊接和零部件装配时频繁吊装翻动工件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一种翻转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翻转装置,包括;架体、前滚轮、后滚轮和辅助法兰;架体用于提供所述装置的平稳支撑;辅助法兰用于固位待翻转部件并带动所述待翻转部件自由转动;前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待翻转部件,所述待翻转部件可在所述前滚轮组上自由转动;后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辅助法兰,所述辅助法兰可在所述后滚轮组上自由转动;所述前滚轮组与所述后滚轮组分别固位连接于所述架体前、后端,所述辅助法兰置于所述后滚轮组上。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销,用于将所述辅助法兰固定在架体上,限制所述辅助法兰转动。作为优选,当所述待翻转部件与所述前滚轮组连接部位为非圆柱面结构时,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置于所述前滚轮组上并与架体活动连接的所述辅助法兰,用于内圈卡位所述待翻转部件,并通过外圈在所述前滚轮组上的转动带动所述待翻转部件翻转。作为优选,所述架体为框架型箱体结构。作为优选,所述装置还包括移动轮,位于架体下方,用于移动架体,进而移位所述待翻转部件。作为优选,所述装置用于翻转主臂。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法兰由下瓣和左右瓣三部分组成,法兰组合后内圈形成与所述主臂相匹配的形状,用于固定所述主臂壳体,外圈形成同所述主臂法兰直径相同的圆柱面。作为优选,所述前滚轮组滚轮截面呈台阶圆柱面,用于支承所述主臂的法兰圆柱面,并限制所述主臂侧向移动,同时又不影响所述主臂侧面部件的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后滚轮组滚轮截面呈凹形圆柱面,用于支承所述辅助法兰圆柱面,并限制其侧向移动。工作过程:使用时,将所述辅助法兰置于所述后滚轮组上,并用所述固定销将所述辅助法兰固位连接于所述架体上,打开所述辅助法兰左右瓣,将所述主臂吊装在所述前滚轮组和所述辅助法兰上,然后将所述辅助法兰左右瓣连接,最后拆除所述固定销,通过扳动所述主臂绕着所述滚轮旋转,便于各个角度的焊接和零部件装配,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架体可以将所述主臂移动到其他工位,使其能够配合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装配。有益效果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主臂翻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应用该装置进行主臂翻转及移动,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焊接和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前滚轮组示意图;图2为后滚轮组示意图;图3为辅助法兰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主臂翻转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主臂翻转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主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滚轮;2-滚轮销轴;3-滚轮架;4-后滚轮;5-辅助法兰左右瓣;6-连接片;7-连接轴;8-辅助法兰下瓣;9-U型螺栓;10-螺母;11-固定销;12-架体;13-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翻转装置,用于灵活翻转主臂,如附图1-4所示,包括;前滚轮1、滚轮销轴2、滚轮架3、后滚轮4、辅助法兰左右瓣5、连接片6、连接轴7、辅助法兰下瓣8、U型螺栓9、螺母10、固定销11、架体12、移动轮13;其中,(1)移动轮13,用于整个装置的移动;优选使用万向轮;(2)前滚轮1,台阶圆柱面结构,通过滚轮销轴2固定在滚轮架3上,组成前滚轮组,以支承主臂的法兰圆柱面,不影响左侧部件安装的需要,并限制法兰向右运动;(3)后滚轮4,凹形圆柱面结构,通过滚轮销轴2固定在滚轮架3上,组成后滚轮组,以支承辅助法兰圆柱面,并限制辅助法兰左右移动;(4)辅助法兰由下瓣8和左右瓣5三部分组成,法兰组合后内圈形成三角形,用于固定主臂壳体,外圈形成同主臂法兰直径相同的圆柱面,辅助法兰左右瓣5与辅助法兰下瓣8通过连接片6和连接轴7铰接,辅助法兰左右瓣5通过U型螺栓9和螺母10连接行成圆形辅助法兰;(5)架体12,框架型箱体结构,上方用于布置前后滚轮组,下方用于布置移动轮13,架体后方设置有固定辅助法兰下瓣8的挡板;(6)固定销11,用于将辅助法兰下瓣8固定在架体12后方的挡板,限制辅助法兰的转动。上述组成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为:前滚轮1和后滚轮4通过滚轮销轴2固定在滚轮架3上组成前、后滚轮组共两个,分别对称布置在架体12的前、后方;辅助法兰左右瓣5和辅助法兰下瓣8组成的辅助法兰置于后滚轮4的凹形槽内,并通过固定销11固定在架体12的挡板上。本技术一种主臂翻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将辅助法兰固定在架体上,打开法兰左右瓣,将主臂吊放在翻转装置上,主臂法兰与前滚轮的台阶面配合,主臂后端的三角形筒体与辅助法兰内圈的三角形面贴合固定,将辅助法兰左右瓣闭合,通过U型螺栓连接。拆下固定销后,转动主臂可以实现其在前后滚轮上转动,以调节主臂角度,便于焊接和装配。移动架体可以将主臂转移至其他工位,并可配合完成与其他部件的组装。通过主臂翻转装置的应用消除了频繁吊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生产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所述前滚轮组、后滚轮组、架体和辅助法兰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其对应的功能即可,如架体还可以是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辅助法兰为底端小圆弧上端大圆弧的两瓣结构,前滚轮组、后滚轮组均为一体化结构,等等。而且,上述结构不限于用于主臂翻转和移位,可以用于其他有类似需求的部件,只要前滚轮组、后滚轮组和辅助法兰的配合能够将待翻转部件卡住,并能够在前、后滚轮上稳定旋转即可,配合更优的移动轮的设计,可以让待翻转部件方便的任意移位,以满足工装现场装配的需要。如,对于外部形状非圆形的待翻转部件,可以在前后滚轮组上各安置一个辅助法兰,令辅助法兰外圈形状与前后滚轮组匹配,内圈形状与待翻转部件外形匹配,由辅助法兰卡住待翻转部件使其随辅助法兰方便的在前、后滚轮上稳定转动。虽然结合了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前滚轮、后滚轮和辅助法兰;/n架体用于提供所述装置的平稳支撑;/n辅助法兰用于固位待翻转部件并带动所述待翻转部件自由转动;/n前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待翻转部件,所述待翻转部件可在所述前滚轮组上自由转动;/n后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辅助法兰,所述辅助法兰可在所述后滚轮组上自由转动;/n所述前滚轮组与所述后滚轮组分别固位连接于所述架体前、后端,所述辅助法兰置于所述后滚轮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前滚轮、后滚轮和辅助法兰;
架体用于提供所述装置的平稳支撑;
辅助法兰用于固位待翻转部件并带动所述待翻转部件自由转动;
前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待翻转部件,所述待翻转部件可在所述前滚轮组上自由转动;
后滚轮组用于支承并侧向限位所述辅助法兰,所述辅助法兰可在所述后滚轮组上自由转动;
所述前滚轮组与所述后滚轮组分别固位连接于所述架体前、后端,所述辅助法兰置于所述后滚轮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销,用于将所述辅助法兰固定在架体上,限制所述辅助法兰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翻转部件与所述前滚轮组连接部位为非圆柱面结构时,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置于所述前滚轮组上并与架体活动连接的所述辅助法兰,用于内圈卡位所述待翻转部件,并通过外圈在所述前滚轮组上的转动带动所述待翻转部件翻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伟郝春阳刘龙飞王晓静王海维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