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015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同向延伸的外立板和后纵梁,所述外立板和所述后纵梁通过地板相连接,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以及所述第四支架用于共同安装电池。车辆包括后地板和电池安装装置,所述后纵梁安装在所述后地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增加了电池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的蓄电池用于在启动发动机时,给起动机提供启动电流,或者当发电机过载时,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现有技术中,蓄电池一般安装在车身的后地板上,具体安装在后纵梁和地板外立板之间的地板上。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地板较薄,无法为安装后的电池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电池安装一段时间后,地板有开裂的风险,影响电池的安装稳定性,电池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有待提高;此外,当车辆发生侧后方碰撞时,地板容易受挤压发生形变,电池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增加电池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同向延伸的外立板和后纵梁,所述外立板和所述后纵梁通过地板相连接,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以及所述第四支架用于共同安装电池。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地板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地板之间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地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地板之间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可选地,所述第一顶板上朝向所述地板的一侧安装有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套筒的内孔对齐设置,所述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内螺纹。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均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板上为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所述第一分板上远离所述第二分板的一边、所述第二分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分板的一边均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贴合板,所述第一贴合板贴合在所述地板上,所述第一贴合板的一边安装在所述第二分板上。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均贴合在所述外立板上的第二贴合板和第三贴合板,所述第二贴合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分板上,所述第三贴合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分板上。可选地,所述电池安装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贴合在所述地板上并延伸至所述后纵梁上,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可选地,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与所述安装板相对设置的第三顶板,所述第三顶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第三侧板,所述第三顶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可选地,所述电池安装装置还包括螺柱,所述螺柱穿设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后朝远离所述地板的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电池安装装置还包括绑带支架,所述绑带支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贴合在所述地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朝远离所述地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条形口。可选地,所述安装板开设有漏液通孔,所述漏液通孔贯穿所述地板。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后地板,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安装装置,所述后纵梁安装在所述后地板上。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安装装置及车辆,通过将后纵梁安装在后地板上,进而实现了将电池安装在车身后地板上的技术效果,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以及第四支架可以对电池起到稳定的四点安装支撑结构,提高了电池安装后的稳定性,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起到连接地板和外立板的作用,可以对地板起到补强的效果,有效支撑电池,增加地板的结构强度,防止地板开裂,提高地板在车辆发生侧后方碰撞时的抗变形能力,减小电池受挤压的概率,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电池安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安装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安装装置,包括外立板6、后纵梁7、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以及第四支架4。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6,所述外立板6和后纵梁7相对设置且同向延伸,所述外立板6与所述后纵梁7通过地板8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6上,所述第一支架1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8上;所述第二支架2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6上,所述第二支架2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8上;所述第一支架1、所述第二支架2、所述第三支架3、以及所述第四支架4用于共同安装电池。其中外立板6和后纵梁7均可以在车身的后地板上,具体位于后轮罩沿车身方向的后端。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安装装置,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以及第四支架4可以对电池起到稳定的四点安装支撑结构,提高了电池安装后的稳定性,其中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均起到连接地板8和外立板6的作用,可以对地板8起到补强的效果,有效支撑电池,增加地板8的结构强度,防止地板8开裂,提高地板8在车辆发生侧后方碰撞时的抗变形能力,减小电池受挤压的概率,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与所述地板8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11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顶板11与所述地板8之间的第一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2安装在所述外立板6上,所述第一顶板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本实施例中,第一顶板11、第一侧板12、以及外立板6可以形成腔体结构,有效提高第一支架1与地板8在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与所述地板8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板21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顶板21与所述地板8之间的第二侧板23,所述第二侧板23安装在所述外立板6上,所述第一顶板1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2。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顶板21、第二侧板23、以及外立板6可以形成腔体结构,有效提高第二支架2与地板8在连接处的强度和刚度。可选地,所述第一顶板11上朝向所述地板8的一侧安装有套筒15,所述第一安装孔13与所述套筒15的内孔16对齐设置,所述内孔16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3内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顶板11可以通过内螺纹与电池托盘进行螺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同向延伸的外立板和后纵梁,所述外立板和所述后纵梁通过地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n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n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以及所述第四支架用于共同安装电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安装装置,包括相对设置且同向延伸的外立板和后纵梁,所述外立板和所述后纵梁通过地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二支架的底壁安装在所述地板上;
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以及所述第四支架用于共同安装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地板相对设置的第一顶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地板之间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地板相对设置的第二顶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地板之间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所述第一顶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上朝向所述地板的一侧安装有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套筒的内孔对齐设置,所述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数量为二个,分别为均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板上为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所述第一分板上远离所述第二分板的一边、所述第二分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分板的一边均安装在所述外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江郑德兵吴纯明余欢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