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983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叠加,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挤出板,所述中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加料腔,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内部设置有镶件。该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将材料放入加料腔中,并将导热油通入导热油流通管中,对材料进行热熔,之后上模具带动挤出板对中模具上加料腔进行挤压,使得热熔的材料通过注塑口进入成型腔内,当注塑完成后,向冷却水管中导入水流,进行冷却,之后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相互分离,如此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热熔转注模压是压缩模塑的简称,又称压塑,塑料或橡胶胶料在闭合模腔内借助加热、加压而成型为制品的塑料加工,一般是将粉状、粒状、团粒状、片状,甚至先作成和制品相似形状的料坯,放在加热的模具的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或硫化,再经脱模得制品,该法特别适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加工。但目前的模压过程中,空气被裹附在材料内部,导致在加工的过程中,材料和空气一起进入模具,空气很容易被困在模具里面,使得产品产生气泡或气孔,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叠加;所述上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挤出板,所述中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加料腔,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内部设置有镶件,所述中模具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镶件上方的镶槽,所述中模具的内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位于加料腔的底部。所述中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优选的,所述中模具内设置有导热油流通管。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内设置有冷却水管。优选的,所述中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由排气管、连通管、凹槽和透气钢材组成,所述凹槽设置多个且分布在中模具的底部,所述透气钢材镶嵌在凹槽内,所述排气管设置在中模具内,且排气管的两端延伸至中模具的外侧,所述凹槽与排气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将材料放入加料腔中,并将导热油通入导热油流通管中,对材料进行热熔,之后上模具带动挤出板对中模具上加料腔进行挤压,使得热熔的材料通过注塑口进入成型腔内,当注塑完成后,向冷却水管中导入水流,进行冷却,之后上模具、中模具和下模具相互分离,如此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在注塑过程中,成型腔进入材料,而其内的空气通过透气钢材,从连通管进入排气管中,最后排出模具外,如此进行排气,且透气钢材内部孔径微小,使得热熔的材料难以通过,如此不会使得材料导入排气组件中,从而避免空气困在模具难以排出,导致产品产生气泡或气孔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具;2、中模具;3、下模具;4、挤出板;5、加料腔;6、成型腔;7、镶件;8、注塑口;9、导热油流通管;10、冷却水管;11、排气组件;111、排气管;112、连通管;113、凹槽;114、透气钢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请参阅图1-2,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中模具2和下模具3,上模具1、中模具2和下模具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叠加;上模具1的底部设置有挤出板4,中模具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腔5,下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成型腔6,成型腔6的内部设置有镶件7,中模具2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镶件7上方的镶槽,中模具2的内设置有注塑口8,且注塑口8位于加料腔5的底部,将材料放入加料腔5中,进行热熔,之后上模具1带动挤出板4对中模具2上加料腔5进行挤压,使得热熔的材料通过注塑口8进入成型腔6内,当注塑完成后,待其冷却之后,上模具1、中模具2和下模具3相互分离,如此将成品从模具中取出。中模具2内设置有导热油流通管9,将导热油通入导热油流通管9中,对材料进行热熔。下模具3内设置有冷却水管10,通过向冷却水管10中导入水流,进行冷却,对下模具3进行快速降温。中模具2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11,排气组件11由排气管111、连通管112、凹槽113和透气钢材114组成,透气钢材114是一种由细颗粒圆球体粉末不锈钢经高温烧结而成,内部各个方向均匀布满微小排气孔,方便通气,凹槽113设置多个且分布在中模具2的底部,透气钢材114镶嵌在凹槽113内,排气管111设置在中模具2内,且排气管111的两端延伸至中模具2的外侧,凹槽113与排气管111之间通过连通管112连通,在注塑过程中,成型腔6进入材料,而其内的空气通过透气钢材114,从连通管112进入排气管111中,最后排出模具外,如此进行排气,且透气钢材114内部孔径微小,使得热熔的材料难以通过,如此不会使得材料导入排气组件11中,从而避免空气困在模具难以排出,导致产品产生气泡或气孔的情况发生。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中模具(2)和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1)、中模具(2)和下模具(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叠加;/n所述上模具(1)的底部设置有挤出板(4),所述中模具(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腔(5),所述下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成型腔(6),所述成型腔(6)的内部设置有镶件(7),所述中模具(2)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镶件(7)上方的镶槽,所述中模具(2)的内设置有注塑口(8),且注塑口(8)位于加料腔(5)的底部,/n所述中模具(2)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1)、中模具(2)和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1)、中模具(2)和下模具(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相互叠加;
所述上模具(1)的底部设置有挤出板(4),所述中模具(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腔(5),所述下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成型腔(6),所述成型腔(6)的内部设置有镶件(7),所述中模具(2)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镶件(7)上方的镶槽,所述中模具(2)的内设置有注塑口(8),且注塑口(8)位于加料腔(5)的底部,
所述中模具(2)的底部设置有排气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转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彦臻孟凡飞李西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鑫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