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990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泥打印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包括防护壳体,在防护壳体内设有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两个供料部件;每个所述供料部件包括料仓,每个所述料仓上都设有用于物料排出的出料口;每个所述料仓内都设有用于物料推进的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都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两个所述料仓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相连接;两个所述料仓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与输送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两个料仓存储陶泥,交替使用两个料仓进行供料,可保证挤出头机构连续不断作业,省去了停止机器作业进行装料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陶泥三维打印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陶泥打印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
技术介绍
陶泥三维打印技术是三维打印技术的一种,其工作原理为:将计算机内的图形数据文件转换为打印路径数据,计算机根据打印路径数据控制驱动机构的运动,驱动机构带动挤出头运动,进而控制陶泥打印过程的进行。现有技术中的陶泥三维打印设备包括料仓、与料仓连通的挤出头以及带动挤出头运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机构和竖向行走机构。料仓上端连通有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将料仓内的陶泥压入挤出头,并由挤出头挤出。这种陶泥三维打印设备使用单一的料仓,当料仓内的陶泥用完时,需要先停止向料仓内通入压缩空气,并停止电机和挤出头的工作,然后才能更换新的陶泥,重新开始打印工作。由于料仓的陶泥容量有限,打印时需较为频繁地更换陶泥,这极大地降低了打印的效率,延长了打印时间;同时传统供料系统设置在同一壳体内,壳体不具备分隔功能,使得壳体内各个零部件分布杂乱,不利于供料系统的空间布置,不方便实际生产;所以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陶泥双供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陶泥双供料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包括防护壳体,在防护壳体内设有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两个供料部件;每个所述供料部件包括料仓,每个所述料仓上都设有用于物料排出的出料口;每个所述料仓内都设有用于物料推进的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都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两个所述料仓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相连接;两个所述料仓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与输送管道相连接。每个所述供料部件纵向设置,所述料仓纵向设置,所述料仓处于活塞杆上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料仓上端。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防护壳体上的蜗轮升降器;所述蜗轮升降器与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蜗轮升降器还连接有用于搭配蜗轮升降器使用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蜗轮升降器运转带动活塞杆往复移动。所述防护壳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活塞杆位移行程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防护壳体内部空腔的底部,所述限位开关处于活塞杆正下方。所述防护壳体内设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上设有多个穿接孔,每个所述活塞杆都对应有一个穿接孔,所述活塞杆穿过穿接孔向防护壳体下方延伸。所述支撑平板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平板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料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定位块上的定位孔延伸至料仓上的螺纹孔与料仓相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包括主体壳和副体壳,主体壳用于存放供料部件;所述副体壳用于放置电路器件;所述主体壳和副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副壳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按钮设置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主体壳和副壳体连接处设有零部件集成的竖直分隔板。所述主体壳远离副体壳一侧设有用于观察的观察窗口。所述主体壳上设有用于输送管道插入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槽包括矩形槽和环形槽;所述矩形槽处于环形槽下端;所述矩形槽横向尺寸小于环形槽直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本技术公开的供料系统公开有两个供料部件,本技术使用两个料仓存储陶泥,交替使用两个料仓进行供料,可保证挤出头机构连续不断作业,省去了停止机器作业进行装料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陶泥三维打印的效率;同时优化了供料系统的壳体结构,使得打印系统的壳体更加抗震耐水防潮,同时的通过结构的优化,使得元器件的分布更为集中,方便整体布置。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包括防护壳体1,在防护壳体1内设有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两个供料部件;每个所述供料部件包括料仓2,每个所述料仓2上都设有用于物料排出的出料口;每个所述料仓2内都设有用于物料推进的活塞杆3;每个所述活塞杆3都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杆3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两个所述料仓2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14相连接;两个所述料仓2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14与输送管道相连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供料系统,通过两个并列设置的供料部件,再通过电动三通球阀14的连接,可以实现交替使用两个料仓2进行供料,可保证挤出头机构连续不断作业,省去了停止机器作业进行装料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陶泥三维打印的效率。同时请注意,本技术虽然公开的是陶泥双供料系统;但是本技术公开的双供料系统也可以用于金属高分子膏体供料,如果任何公司或者个人仅仅拿本技术公开的供料系统用于金属高分子膏体供料,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每个所述供料部件纵向设置,所述料仓2纵向设置,所述料仓2处于活塞杆3上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料仓2上端;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本技术陶泥出料从上方开车,方便与后续基础机构配合,同时因为出料口处于上端,不会产生因为陶泥自身重力而从储料口溢出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传统横向放置料仓2时,料仓2内装载陶泥量不足的问题,因为传统横向放置料仓2,因为陶泥自身重力的影响,会向横向放置料仓2下侧沉积,使得料仓2上侧出现镂空等问题,不利于实际使用,而本技术采用料仓2上置,出料口上置,从而使得陶泥在活塞杆3的推动下更好的出料,因为陶泥自身重力的问题,使得陶泥与活塞杆3贴合更为紧密,而活塞杆3是向上运动,从而可以很好的避免料仓2内出现镂空的问题,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作为优选的,本技术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防护壳体1上的蜗轮升降器4;所述蜗轮升降器4与活塞杆3相连接;所述蜗轮升降器4还连接有用于搭配蜗轮升降器4使用的电机5;所述电机5驱动蜗轮升降器4运转带动活塞杆3往复移动;本技术中电机5带动蜗轮升降器4进行运动,蜗轮升降器4带动活塞杆3进行运动,这里活塞杆3是一个丝杆结构,在丝杆端部设有一个与料仓2内径相同的推动板结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注射器以及注射器活塞结构;当然这里对驱动部的优化,也可以采用如专利号为201621357595.7,名称为小型高精度陶泥3D打印机专利中公开的挤出机构。作为优选的,本技术中所述防护壳体1内设有用于检测活塞杆3位移行程的限位开关7;所述限位开关7设置在防护壳体1内部空腔的底部,所述限位开关7处于活塞杆3正下方;通过限位开关7的设置,再配合实际算法,可以检测出对应料仓2里的泥料状况,当一个料仓2内的陶泥供料完毕,PLC控制器6接收限位开关7传递过来的信号,PLC控制器6识别判断后,PLC控制器6会发出信号给电动三通球阀,电动三通球阀会切换到另一个料仓2继续供料,从而实现本技术的无缝供料切换,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当然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体,在防护壳体内设有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两个供料部件;每个所述供料部件包括料仓,每个所述料仓上都设有用于物料排出的出料口;每个所述料仓内都设有用于物料推进的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都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两个所述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相连接;两个所述料仓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与输送管道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壳体,在防护壳体内设有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两个供料部件;每个所述供料部件包括料仓,每个所述料仓上都设有用于物料排出的出料口;每个所述料仓内都设有用于物料推进的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都连接有用于驱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两个所述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相连接;两个所述料仓出料口通过电动三通球阀与输送管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供料部件纵向设置,所述料仓纵向设置,所述料仓处于活塞杆上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料仓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防护壳体上的蜗轮升降器;所述蜗轮升降器与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蜗轮升降器还连接有用于搭配蜗轮升降器使用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蜗轮升降器运转带动活塞杆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内设有用于检测活塞杆位移行程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防护壳体内部空腔的底部,所述限位开关处于活塞杆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泥双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内设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安谢海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邦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