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类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889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6
一种盆类模具,包括第一模、第二模和至少两内芯,该内芯与第一模和/或第二模固定相连,该第一模与第二模相连并与不同内芯形成有第一模腔或第二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内芯设置成可更换或拆卸结构,能实现一套模具用于制造两种面盆结构,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类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盆类模具。
技术介绍
台盆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洁具,台盆突出台面的叫做台上盆,台盆完全凹陷于台面以下的叫做台下盆,两种类型安装方式不同。目前,对于这两种台盆,在制作时,需要采用两种模具设计方案,然而,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长,费用高,而且每更换一次模具,均需要重新调整,模具的调整需要较高的作业技能和熟练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盆类模具,通过更换内芯即可实现两套模具之间的切换,降低成本。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盆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第二模和至少两内芯,该内芯与第一模和/或第二模固定相连,该第一模与第二模相连并与不同内芯形成有第一模腔或第二模腔。优选的,所述第一模设有凹腔和环槽,该环槽位于凹腔外周且其侧部设有注浆口,该注浆口与凹腔和环槽连通;所述第二模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形成于第一凹槽内且与凹腔相对。优选的,所述凹腔还设有注浆通道,该注浆通道与环槽连通。优选的,所述内芯设有固定部和弧形部,该固定部与第二凹槽固定相连,该弧形部嵌入所述凹腔内并与之形成弧形槽,该第一凹槽、弧形槽、环槽和注浆口形成所述第一模腔。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弧形部为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芯设有固定部和弧形部,该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凹槽固定连接,该弧形部嵌于所述凹腔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环槽和所述注浆口形成所述第二模腔。优选的,所述凹腔设有注浆槽,该注浆槽与所述环槽连通;所述弧形部设有封堵部,该封堵部封堵该注浆槽。优选的,还包括背模,该背模连接于所述第一模侧部。优选的,所述背模设有注浆口。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盆类模具,采用第一模、第二模和至少内芯配合,且不同内芯结构不同,可根据需要替换内芯形成第一模腔或第二模腔,能实现一套模具用于制造两种面盆结构,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的盆类模具,其在第一模设有凹腔和环槽,在第二模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与不同内芯结构配合形成不同的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结构巧妙、更换方便。3、本技术的盆类模具,其内芯可设置成一体式或可拆卸连接的分体式,满足不同面盆制造需求,拆装方便。4、本技术的盆类模具,还可设置背模,用于安装第一模并设置注浆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具制造的台下盆结构图;图2为第一模结构图;图3为第二模结构图;图4为台下盆模具组成图;图5为台下盆合模示意图;图6为第一模与内芯装配图;图7为本技术模具制造的台上盆主体结构图;图8为台上盆结构示意图;图9为台下盆模具组成图;图10为台下盆合模示意图;图11为第一模与固定部配合图;其中:10、第一模,11、凹腔,12、环槽,13、注浆通道,14、注浆槽,20、第二模,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0、内芯,31、固定部,32、弧形部,33、封堵部,40、固定孔,50、背模,51、注浆口,60、面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2、图3,一种盆类模具,包括第一模10、第二模20和至少两内芯30,该第一模10设有凹腔11和环槽12,该环槽12位于凹腔11外周,环槽12一侧设有注浆口,该注浆口与凹腔11和环槽12连通。该注浆口可以形成于环槽12侧部,凹腔11侧壁可设置连通环槽12的通道从而实现与注浆口连通。该凹腔11顶端略低于第一模10顶端。环槽12的大小、形状和凹腔11的大小、形状均可根据台盆需求设计,在此不作限定。第二模20设有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该第二凹槽22形成于第一凹槽21的中间位置,该第二凹槽22位置与凹腔11相对。其中,第一模10的环槽12顶端外周设有与第一凹槽21适配的凹边。该内芯30安装于第一模10与第二模20之间,该第一模10与第二模20相连,其可与不同内芯30形成有第一模腔或第二模腔。第一模10、第二模20、内芯30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孔40,可通过螺杆穿过固定孔40,配合螺母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不限于此。本技术的内芯30为可更换式,可包括至少两种内芯结构,用于制造不同的面盆结构,其中至少一内芯用于制造台上盆,至少一内芯用于制造台下盆。参见图4至图6,具体的,作为台下盆模具时,其内芯30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部31和弧形部32。该固定部31顶端为平面状,并设有固定孔40,第二模20的第二凹槽22处对应设有固定孔40,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40固定连接第二模20与固定部31。该弧形部32位于固定部31底面,其形状与凹腔11相适配。第一模10顶部边缘和第二模20底部边缘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孔40,第一模10与第二模20通过螺杆穿过固定孔40实现固定,则弧形部32可嵌入凹腔11内,弧形部32外周与凹腔1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形成弧形槽。在凹腔11侧部还设有注浆通道13,该注浆通道13与环槽12连通,进一步与注浆口51连通,该注浆口51、第一凹槽21、弧形槽和环槽12等可构成第一模腔。该实施例中,还可设置背模50,则第一模10一侧可设置开口。该开口端侧部设置固定孔40,背模50对应设置有固定孔40,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40实现固定第一模10和背模50。可将注浆口51设置于该背模50上。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螺栓将第一模10、第二模20和内芯30安装固定完成合模后,浆料可通过注浆口51进入,流经第一凹槽21、弧形槽和环槽12等构成的第一模腔内,制成的面盆60为台下盆,参见图1。该实施例中,固定部31和弧形部32也可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结构,其固定部31和弧形部32之间可通过强力磁铁或螺杆等工具进行连接。参见图9-图11,制造台下盆主体结构时,其内芯30包括固定部31和弧形部32。该固定部31为板状,其上设有若干固定孔40,第二凹槽22对应设有若干固定孔40,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40实现第二模20和固定部31的固定连接。该弧形部32顶端为平面,底端设置成弧形状并与凹腔11适配,弧形部32嵌入凹腔11内使凹腔11与环槽12和注浆口51不连通,且弧形部32顶端与凹腔11侧壁顶端平齐。第一模10与第二模20通过螺杆穿过固定孔40实现固定,则固定部31底端与弧形部32顶端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与第一凹槽21连通。则该第一凹槽21、环槽12和注浆口51等形成第二模腔。若凹腔11设有与环槽12连通的注浆槽14,则可在弧形部32侧部设有封堵部33,通过该封堵部33封堵注浆槽14。使用时,通过螺栓将第一模10、第二模20、内芯30安装固定完成合模后,浆料可通过注浆口51进入,流经第一凹槽21、环槽12、固定部31和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盆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第二模和至少两内芯,该内芯可与第一模和/或第二模固定相连,该第一模与第二模相连并与不同内芯形成有第一模腔或第二模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第二模和至少两内芯,该内芯可与第一模和/或第二模固定相连,该第一模与第二模相连并与不同内芯形成有第一模腔或第二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设有凹腔和环槽,该环槽位于凹腔外周且其侧部设有注浆口,该注浆口与凹腔和环槽连通;所述第二模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形成于第一凹槽内且与凹腔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还设有注浆通道,该注浆通道与环槽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设有固定部和弧形部,该固定部与第二凹槽固定相连,该弧形部嵌入所述凹腔内并与之形成弧形槽,该第一凹槽、弧形槽、环槽和注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邓小波林志伟莫振设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