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82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基于反编译规则,对所述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所述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新反编译文件;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有效减少差分包大小以适应小内存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IOT(The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的用于各个领域,同时为了适应业务更新,终端系统的更新换代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目前,由于终端系统的应用在更新时的差分包比较大,进而无法存储在内存较小的设备中。因此,亟需一种更新方法,能够使得差分包内存变小以适应小内存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有效减少差分包大小以适应小内存设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基于反编译规则,对所述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所述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新反编译文件;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装置,包括:二进制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反编译文件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反编译规则,对所述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所述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新反编译文件;新反编译文件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计算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基于反编译规则,对所述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所述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新反编译文件;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有效减少差分包大小以适应小内存设备。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新反编译文件调整过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实施例一图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内存有严格限制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升级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集成于电子设备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0、获取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本实施例中,原始二进制文件是指待更新的二进制文件,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是进行了升级更新的二进制文件。其中,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是在原始二进制文件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得到的。S120、基于反编译规则,对所述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所述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新反编译文件。本实施例中,反编译规则是指反编译工具和反编译算法,具体的,反编译是将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新二进制文件转换成相应汇编语言的文件,以尽可能多地引用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内容。S130、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具体的,在对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时,只对两个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部分进行反编译,并获取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以及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中地址跳转的内容,确定所述地址跳转内容在所述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根据所述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由于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与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并不适用于新反编译文件,因此,需要对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进行调整。具体的,通过确定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中地址跳转内容,根据上述内容在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将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修改至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中。示例性的,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中为地址4引用地址2,新反编译文件中在2位置插入了新的内容,但是目前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为地址4引用地址2,其实质为错误的跳转引用关系,则根据原始反编译文件中地址4和地址2的跳转内容确定跳转内容在新反编译文件中为地址5和地址3,修改新反编译文件,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如图1b示出了一种新反编译文件调整过程的示意图。S140、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本实施例中,将原始反编译文件与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近似匹配,将不同的部分计算差分。具体的,计算差分时是以双字节为单位,如果双字节相同,则忽略;如果双字节不同,检查高字节是否相同,高字节相同时,记录一个字节的差值和偏移量,如果高字节不相同,则记录两个两个字节的差值和偏移量,并将结果作为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可选的,所述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n基于反编译规则,对所述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所述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新反编译文件;/n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n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包的数据结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更新后的新二进制文件;
基于反编译规则,对所述原始二进制文件和所述新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得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新反编译文件;
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以得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
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引用跳转关系中地址跳转的内容,确定所述地址跳转内容在所述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
根据所述新反编译文件中的地址,对所述新反编译文件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和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得到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包括:
将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与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按照预设的长度进行正向作差,得到第一差分包的数据结果;
将所述原始反编译文件与所述调整后的新反编译文件按照预设的长度进行反向作差,得到第二差分包的数据结果;
将所述第一差分包的数据结果和所述第二差分包的数据结果中数据结果内存较小的作为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差分包的数据结果和所述第二差分包的数据结果中数据结果内存较小的作为最终差分包的数据结果之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佳玲孙荣卫武鹏程张波仵晨阳蔡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