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60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包括加工工装本体,所述加工工装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加工装置本体的右侧设置有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槽。加工工装本体、工作台、调节机构、滑块、环形槽、转轴、固定机构、壳体、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固定杆、限位块、拉簧、把手和固定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大多数都无法旋转调节,而无法旋转调节导致每次需要调节气流分级机叶轮都需要拆卸下调整后重新固定,会浪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影响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
本技术属于加工工装
,尤其涉及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气流分级机是一种气流分级设备,分级机与旋风分离器、除尘器和引风机组成一套分级系统,物料在风机抽力作用下由分级机下端入料口随上升气流高速运动至分级区,在高速旋转的分级涡轮产生的强大离心力作用下,使粗细物料分离,符合粒径要求的细颗粒通过分级轮叶片间隙进入旋风分离器或除尘器收集,粗颗粒夹带部分细颗粒撞壁后速度消失,沿筒壁下降至二次风口处,经二次风的强烈淘洗作用,使粗细颗粒分离,细颗粒上升至分级区二次分级,粗颗粒下降至卸料口处排出。在制作气流分级机叶轮的时候需要用到加工工装,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大多数都无法旋转调节,而无法旋转调节导致每次需要调节气流分级机叶轮都需要拆卸下调整后重新固定,会浪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影响使用者使用,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具备可旋转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大多数都无法旋转调节,而无法旋转调节导致每次需要调节气流分级机叶轮都需要拆卸下调整后重新固定,会浪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影响使用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包括加工工装本体,所述加工工装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加工装置本体的右侧设置有与调节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加工工装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环形槽,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与加工工装本体配合使用的转轴。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腔,所述固定杆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限位块和拉簧,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壳体靠近加工工装本体表面的一侧与加工工装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滑块靠近环形槽内壁的一侧与环形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工作台通过转轴与加工工装本体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拉簧的内腔与固定杆的表面接触,所述限位块与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限位块的底部和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工工装本体、工作台、调节机构、滑块、环形槽、转轴、固定机构、壳体、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固定杆、限位块、拉簧、把手和固定槽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大多数都无法旋转调节,而无法旋转调节导致每次需要调节气流分级机叶轮都需要拆卸下调整后重新固定,会浪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影响使用者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达到可旋转调节的作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在调节后对加工工装本体进行固定。4、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槽,可以对固定杆的位置进行限位和固定。5、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环形槽,可以加强加工工装本体在旋转调节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转轴,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达到旋转调节的作用。6、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杆,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拉簧,可以使固定杆复位,通过设置限位块,可以对拉簧进行拉伸,并防止固定杆被拉出壳体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结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结构正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工作台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结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加工工装本体;2、工作台;3、调节机构;301、滑块;302、环形槽;303、转轴;4、固定机构;401、壳体;402、第一通孔;403、第二通孔;404、固定杆;405、限位块;406、拉簧;407、把手;5、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包括加工工装本体1,加工工装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3,加工装置本体的右侧设置有与调节机构3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4,工作台2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4配合使用的固定槽5。参考图3,调节机构3包括滑块301,滑块301的顶部与加工工装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台2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301配合使用的环形槽302,工作台2的顶部设置有与加工工装本体1配合使用的转轴3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3,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1达到可旋转调节的作用。参考图6,固定机构4包括壳体401,壳体4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402和第二通孔403,壳体401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杆404,固定杆404的底部贯穿第一通孔402和第二通孔403并延伸至固定槽5的内腔,固定杆404从上至下依次套设有限位块405和拉簧406,固定杆4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40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4,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1在调节后对加工工装本体1进行固定。参考图4和图6,固定槽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工作台2的顶部,壳体401靠近加工工装本体1表面的一侧与加工工装本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槽5,可以对固定杆404的位置进行限位和固定。参考图3,滑块301靠近环形槽302内壁的一侧与环形槽302的内壁接触,工作台2通过转轴303与加工工装本体1活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301和环形槽302,可以加强加工工装本体1在旋转调节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转轴303,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1达到旋转调节的作用。参考图6,固定杆404靠近固定槽5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5的内壁接触,拉簧406的内腔与固定杆404的表面接触,限位块405与固定杆404的表面固定连接,拉簧40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限位块405的底部和壳体40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杆404,可以使加工工装本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拉簧406,可以使固定杆404复位,通过设置限位块405,可以对拉簧406进行拉伸,并防止固定杆404被拉出壳体401外。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包括加工工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装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加工工装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与调节机构(3)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4),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4)配合使用的固定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包括加工工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装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加工工装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与调节机构(3)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4),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机构(4)配合使用的固定槽(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滑块(301),所述滑块(301)的顶部与加工工装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301)配合使用的环形槽(30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设置有与加工工装本体(1)配合使用的转轴(3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分级机叶轮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壳体(401),所述壳体(4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402)和第二通孔(403),所述壳体(401)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杆(404),所述固定杆(404)的底部贯穿第一通孔(402)和第二通孔(403)并延伸至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周张志福张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国特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