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348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定位放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脚、水平连接杆和连接片,四根水平连接杆两两由连接片相连接组成四边形框体,竖向支脚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开孔,连接片上设有螺纹孔,水平连接杆和连接片通过紧固构件相连接,水平连接杆上部附带有水平气泡管,水平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孔,水平连接杆和连接片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竖向支脚,水平连接杆,紧固构件、水平气泡管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免吊线确定基础柱的位置,通过各构件的配合使用,使底部的定位线直接转移至上部,大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同时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放线
,具体为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建设建筑物时,一般必须由地面朝下开挖,以供设立地基,当地基建立后,才可由地基的各柱位处朝上建造柱子及其他建筑物部分。基础柱为框架的主要构件,基础柱定位对框架位置影响较大,且柱大小不一,传统基础柱插筋前需用吊线坠将柱位置吊至基础上部,再插柱筋,由于是人工施工,吊线误差较大,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效率低下。实际建筑建筑物时其各支柱筋及各箍筋与基础的彼此相对位置及角度关系要求严格,上述结构的定位效果极差。因为是通过柱筋与箍筋的结合方式,使柱筋保持站立,但柱筋很难独立站立而使定位效果差,因此在架设时容易产生歪斜或间距不一的情形,无法达到准确定位,而会影响各楼层柱位的精度。申请号为200420059111.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础柱筋定位装置,其中包括一柱筋笼,柱筋笼内设有支撑柱,上、下固定板穿置于支撑柱,上、下固定板分别设有与可供柱筋穿过的网目,下固定板的边角是固定于支撑柱。将柱筋穿过下固定板的网目,并予以固定后,并绑上箍筋,再将上固定板与柱筋相互固定,就可达到确实定位的目的。于通过固定座而将本装置固定于基础处,由于柱筋被确实定位于柱筋笼因此不会在架设时产生歪斜或间距不一的情况,从而各层楼的柱位达到精准定位的目的。该定位装置没有水平检测功能,在安装时仍然存在歪斜的可能,影响基础柱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尺寸灵活可调节,适用于多种不同基础柱大小和基础厚度的场合,解决了常规吊线操作误差大,对环境风向要求高,效率低,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脚、水平连接杆和连接片,四根水平连接杆两两由连接片相连接组成四边形框体,竖向支脚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开孔,连接片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水平连接杆和连接片通过紧固构件相连接,水平连接杆上部附带有水平气泡管,所述水平连接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孔,水平连接杆和连接片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优选的,所述竖向支脚的底端设有与已定位基础柱相连接的连接件,竖向支脚和连接片的相对位置可调节。优选的,所述水平连接杆上的长孔长度为20~50mm。优选的,所述竖向支脚为角钢或带钢。优选的,所述紧固构件是由手把和螺栓杆组成的T形结构手动工具。技术方案之二:一种免吊线基础柱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四根竖向支脚的底端分别与施工现场已确定的基础柱的四个柱角点对齐并连接;2)在四根竖向支脚的适合施工的高度位置分别安装连接片,每两个连接片之间安装一个水平连接杆,并通过紧固构件以较小的力定位但不紧固;3)调节连接片相对竖向支脚的高度,使每一个水平连接杆上的水平气泡管的气泡居中;4)将紧固构件加固,此时在一个便于工人操作的高度形成一个与已知的基础柱形状相同的操作区间,用于完成竖直方向的基础柱钢筋的布设。优选的,所述竖向支脚可与已确定的基础柱的四个柱角点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竖向支脚的高度方向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续接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竖向支脚,水平连接杆,紧固构件、连接片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免吊线确定基础柱的向上延伸位置定位,通过各构件的配合使用,使底部基础柱的定位线直接转移至上部,大大提高了基础柱定位的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竖向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紧固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平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中:1、竖向支脚;2、水平连接杆;3、紧固构件;4、水平气泡管;5、连接片;6、基础柱;7、螺纹孔;8、长条形开孔;9、长孔;10、手把;11、螺栓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竖向支脚1、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5,四根水平连接杆2两两由连接片5相连接组成四边形框体,竖向支脚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开孔8,竖向支脚1为角钢或带钢制成。连接片5上设有螺纹孔7,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5通过紧固构件3相连接,水平连接杆2上部附带有水平气泡管4,水平连接杆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孔9,使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5的相对位置可调节。水平连接杆2上的长孔9的长度为20~50mm,此长度为可调节范围的尺寸。紧固构件3是由手把10和螺栓杆11组成的T形结构手动工具。竖向支脚1的底端设有与已定位的基础柱6相连接的连接件,比如螺栓或K形夹扣等,使竖向支脚1和连接片5的相对位置可调节。本专利技术一种免吊线基础柱定位装置的操作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四根竖向支脚1的底端分别与施工现场已确定的基础柱6的四个柱角点对齐并连接,竖向支脚1的长度按适合操作高度选取;2)在四根竖向支脚1的适合施工的高度位置分别安装连接片5,长条形开孔8与连接片5角部的螺纹孔7相连接,连接片5为角钢制作而成,每两个连接片5之间安装一个水平连接杆2,并通过紧固构件3以较小的力定位在螺纹孔7和长孔9上但不紧固,形成一个已知基础柱大小相同的矩形框;3)调节连接片5相对竖向支脚1的高度,使每一个水平连接杆2上的水平气泡管4的气泡居中;4)将紧固构件3加固,此时在一个便于工人操作的高度形成一个与已知的基础柱形状相同的操作区间,用于完成竖直方向的基础柱钢筋的布设。本专利技术通过竖向支脚1、水平连接杆2、紧固构件3、连接片5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免吊线确定基础柱6的向上延伸位置,通过各构件的配合使用,使已知的基础柱定位线直接向上转移,大大提高了基础柱的定位精度,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竖向支脚1可与已确定的基础柱6的四个柱角点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竖向支脚1的高度方向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续接续,直到完成整个基础柱向上延长线的全部定位装置的安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脚(1)、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四根水平连接杆两两由连接片相连接组成四边形框体,竖向支脚(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开孔,连接片(5)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5)通过紧固构件(3)相连接,水平连接杆(2)上部附带有水平气泡管(4),所述水平连接杆(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孔,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5)的相对位置可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脚(1)、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四根水平连接杆两两由连接片相连接组成四边形框体,竖向支脚(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形开孔,连接片(5)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5)通过紧固构件(3)相连接,水平连接杆(2)上部附带有水平气泡管(4),所述水平连接杆(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孔,水平连接杆(2)和连接片(5)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脚(1)的底端设有与已定位基础柱相连接的连接件,竖向支脚(1)和连接片(5)的相对位置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杆(2)上的长孔长度为2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脚(1)为角钢或带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吊线的基础柱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构件(3)是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宁杨小磊鲍忱邵俊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