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918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该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1.20%,Fe:≤0.25%,Cu:0.12%~0.14%,Mn:0.40%~0.55%,Mg:0.80%~0.90%,Cr:≤0.15%,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良好的铸造性能,还具有高强度、高导热的优点,适用于5G基站使用。相应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移动通讯市场及大数据业务快速发展,4G无线网络已进入全面建设展开,而5G将成为未来3-5年无线通讯发展的主流。与现有4G网络相比较,5G网络具有超高的速率、超大的容量、超低的延时等特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5G无线通信选择了更高频段的电磁波传播,电磁波对固体的穿透能力下降,这导致了无线通迅基站数量成倍地增加。同时,随着无线通讯基站集成度的提高和功率的增大,对基站的体积、重量和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运营商纷纷对无线基站提出高导热、轻量化、低成本的明确指标要求。外壳是支撑无线通讯基站的关键构件之一,为基站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及电路板固定提供基板,同时也是基站内部器件散热的主要器件,其重量约占基站总重量的60%以上,成为基站轻量化和提高散热性能的首选。目前,基站外壳的材料主要通常采用成本低、成型性能良好的ADC12铝合金压铸而成,其铸件抗拉强度约为220~230MPa,导热系数在90-110W/(m·K)之间。但受制于ADC12铝合金材料的铸件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现有的铝合金压铸件已不能满足5G无线基站轻量化和散热的要求,开发新型高强度、高导热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铝合金压铸件不能满足5G无线基站轻量化和散热的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1.20%,Fe:≤0.25%,Cu:0.12%~0.14%,Mn:0.40%~0.55%,Mg:0.80%~0.90%,Cr:≤0.15%,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可选的,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Fe:≤0.25%,Cu:0.13%,Mn:0.50%,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可选的,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20%,Fe:≤0.25%,Cu:0.14%,Mn:0.55%,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可选的,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Fe:≤0.25%,Cu:0.12%,Mn:0.40%,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上述所述的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所述配料的原料为:铝硅、铝铁、铜、铝锰、铝镁、铝铬、铝镍、铝锌、铝钛以及纯铝;步骤2,将纯铝熔化后,依次加入铝硅、铝铁、铜、铝锰、铝镁、铝铬、铝镍、铝锌以及铝钛,得到合金液;步骤3,把步骤2得到的合金液铸造成初级铝合金铸锭,并对初级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得到铝合金铸锭;步骤4,将铝合金铸锭挤压成型后进行热处理,得到铝合金基体;步骤5,将铝合金基体拉伸矫直,得到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可选的,在步骤3中,均匀化处理过程如下:将初级铝合金铸锭在440~460℃下均匀化处理2~3h,再在480~500℃下均匀化处理1~2h,得到铝合金铸锭。可选的,在步骤4中,热处理具体过程如下:将挤压成型后铝合金铸锭置于220~250℃下保温1~2h,再升温至320~350℃,保温1~2h,然后降温至150~180℃,保温1~2h,水冷至室温后得到铝合金基体。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铝合金型材中包括硅、铁、铜、锰、锌、镁、铬、镍以及钛等成分含量的调整,使得铝合金型材不仅具备良好的铸造性能,还具有高强度、高导热的优点,适用于5G基站使用。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铝合金型材的微观组织(100um);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铝合金型材的微观组织(20um)。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及其制备方法,根据附图所示讲述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1.20%,Fe:≤0.25%,Cu:0.12%~0.14%,Mn:0.40%~0.55%,Mg:0.80%~0.90%,Cr:≤0.15%,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通过对铝合金型材中包括硅、铁、铜、锰、锌、镁、铬、镍以及钛等成分含量的调整,使得铝合金型材不仅具备良好的铸造性能,还具有高强度、高导热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铝合金型材在室温抗拉强度为300-360MPa,屈服强度200-250Mpa,延伸率2.1-3.6%,导热系数135-150W/(m·K),适用于5G基站使用。进一步地,专利技术人对铝合金型材的组分进行了优化。具体地,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Fe:≤0.25%,Cu:0.13%,Mn:0.50%,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20%,Fe:≤0.25%,Cu:0.14%,Mn:0.55%,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Fe:≤0.25%,Cu:0.12%,Mn:0.40%,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相应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上述所述的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所述配料的原料为:铝硅、铝铁、铜、铝锰、铝镁、铝铬、铝镍、铝锌、铝钛以及纯铝。步骤2,将纯铝熔化后,依次加入铝硅、铝铁、铜、铝锰、铝镁、铝铬、铝镍、铝锌以及铝钛,得到合金液。步骤3,把步骤2得到的合金液铸造成初级铝合金铸锭,并对初级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得到铝合金铸锭。具体地,均匀化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1.20%,Fe:≤0.25%,Cu:0.12%~0.14%,Mn:0.40%~0.55%,Mg:0.80%~0.90%,Cr:≤0.15%,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1.20%,Fe:≤0.25%,Cu:0.12%~0.14%,Mn:0.40%~0.55%,Mg:0.80%~0.90%,Cr:≤0.15%,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Fe:≤0.25%,Cu:0.13%,Mn:0.50%,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20%,Fe:≤0.25%,Cu:0.14%,Mn:0.55%,Mg:0.85%,Cr:≤0.13%,Ni:≤0.02%,Zn:≤0.02%,Ti:≤0.01%,余量为Al及杂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5G设备用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含有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Si:1.10%,Fe:≤0.25%,Cu:0.12%,Mn:0.40%,Mg:0.85%,Cr:≤0.13%,Ni:≤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清李进洪林幸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金兰铝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