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907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按重量计,包括以下成分:沥青35‑65份、改性剂5‑30份、矿物粉15‑30份、交联剂0.001‑0.02份、热稳定剂0.001‑0.02份、粘度调节剂0.001‑0.05份,所述改性剂包括SBS、SBR、IIR、SIS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交联剂和优化改性剂比例,可以实现沥青和改性剂的交联,获得的沥青基防水胶料耐热性好、粘结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料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
技术介绍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高分子聚合物或其他填料等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结合料。例如,在沥青中添加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Cs)得到的胶料具有防水性能好、低温柔性好、延伸率高、施工方便等的特点,故而在防水材料中应用广泛。在现有的技术中,改性剂在与沥青共混的条件下并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只是发生了物理溶胀,两者中间缺乏反应连接点,重复加热后性能下降明显,影响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US4011184A公开了一种交联剂,该技术方案首次将沥青与改性剂进行交联,所采用的交联剂为元素周期表第一主族到第四主族的金属元素,经过筛选发现,Li、Na、K、Ca、Mg、Ba、Al、Fe、Cr、Mn效果较好。但该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沥青和改性剂均需要进行羧基化改造,增加了工艺流程,且交联后性能是否优化并未公布。CN110577647A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70#沥青200份,端环氧基聚硫橡胶改性SBS10~20份,橡胶油25~35份,滑石粉25~35份,钙粉25~35份,抗氧剂0.5~1.5份,该技术方案降低了沥青与改性SBS的离析现象,增塑作用得到明显改善,但其中的SBS需要进行端环氧基聚硫橡胶改性,增加了工艺流程,且改性沥青与混凝土的粘结能力还存在不足。CN110484147A公开了一种SIS-SBS-PE复合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石油沥青60-70份、SBS橡胶20-30份、SIS橡胶5-10份、聚乙烯10-15份、沥青改性剂2-3份、改性沥青稳定剂1-3份、石墨烯0.1-0.3份、硫磺1-3份、石油磺酸盐0.5-0.8份、丁二酸酐1-3份、木醋液1-3份、无机填充剂3-5份、金属氧化物1-3份。该技术方案采用SBS橡胶、SIS橡胶和聚乙烯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沥青的主改性剂,再次基础上复配其它改性剂,使得制备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低温柔性和抗老化性,但其配方成分复杂,与混凝土的粘结能力还存在不足。CN108129986A公开了一种建筑用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其原料组成是:沥青、废机油、滑石粉、SBS、锌铝合金粉、肌醇六磷酸酯、异丙醇、纳米二氧化锆、C16醇、甘油、聚二甲基硅氧烷、苯扎氯铵。该技术方案制备的改性沥青涂层粘结强度大幅提高,整体防水性能好,但在抗老化方面的性能还有待改善。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仍缺乏一种抗老化性好、粘结性能强的沥青基防水胶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了沥青基防水胶料的配方,添加交联剂和功能助剂,从而提高抗老化性和粘结性能,同时改进了重复熔融后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胶料包括以下成分:沥青35-65份、改性剂5-30份、矿物粉15-30份、交联剂0.01-0.1份、热稳定剂0.01-0.1份、粘度调节剂0.01-0.1份,所述改性剂包括SBS、SBR、IIR和SIS。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Cs)是常用的沥青改性剂,SBCs系列品种中主要有4种类型,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SEPS),SBCs能够有效地改善沥青的温度性能、拉伸性能、弹性、内聚附着性能、混合料的稳定性、耐老化性等。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可以提高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本专利技术在改性剂中添加SBR,可以提高产品的低温柔性和粘结性能。在丁基橡胶(IIR)的优点是气密性好、耐热、耐老化,本专利技术在改性剂中添加IIR,可以提高产品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改性剂采用SBS、SBR、IIR和SIS的混合物。由于改性剂和沥青是物理混合,容易出现各成分相互分离的现象,从而造成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为改善改性沥青中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离析现象,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中加入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后改性剂和沥青通过化学键相连,可以极大地提高两者结合的稳定性,改善其耐热性、低温柔性和抗老化性。加入热稳定剂可以实现重复加热后胶料性能保持稳定。在沥青中加入改性剂后会影响沥青的粘度和粘结性能,使其过于黏稠,粘结性能下降,在所述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中加入粘度调节剂来降低粘度,改善流动性,提高粘结性能。作为优选,SBS、SBR、IIR和SIS之间的重量比为(1-2):(1-2):(1.5-3):(0.5-2)。本专利技术优化了所述改性剂中各组分的配比,当SBS、SBR、IIR、SIS重量比在(1-2):(1-2):(1.5-3):(0.5-2)范围内时,所述胶料的低温柔性、粘结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各方面性能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作为优选,所述交联剂为硫,所述交联剂的重量基于所述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1%。在体系中加入硫,可以保证沥青与改性剂之间的相容性,获得均匀稳定的改性体系,硫的加入还可与沥青和橡胶同时发生微交联,从而提高了稳定性,保证胶体在二次加热后性能损失较小。作为优选,所述热稳定剂为二盐基硬脂酸铅、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和二盐基亚磷酸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稳定剂的重量基于所述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1%,更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为三盐基硫酸铅。本专利技术中加入热稳定剂可大幅提高胶料在高温时的稳定性,使得胶料二次加热后各方面性能保持稳定。所述交联剂与所述热稳定剂的含量之比为(1-2):1。本专利技术的改性沥青,是在现场熔化后铺装使用的,因此由于工程进度的原因,胶料往往需要重新加热熔融后进行铺装,所以在二次加热的时候,胶料往往会出现问题。本申请加入了硫作为交联剂让沥青中的成分重新发生微交联,但是仅仅使用硫的话效果是不好的,必须要使用热稳定剂,通过加入铅盐使得沥青在高温重新加热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和活性,并且二者之间的比例不能太偏差,硫太多说不定会部分沥青过分凝固,铅盐太多说不定会降低体系的流动性,因此,二者的比例在(1-2):1比较好,二者加热后胶料性能保持90%以上。作为优选,所述粘度调节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石蜡和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度调节剂的重量基于所述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1%,更优选的所述粘度调节剂为聚乙烯蜡。粘度调节剂的作用,是降低胶料的粘度,使得胶料能够更好的渗透,甚至是上层胶料可浸透网格胎基与下层胶料粘结好,结合力更加好。作为优选,所述沥青为90#沥青和200#沥青的混合物,所述90#沥青和200#沥青的重量比为2~10:1。作为优选,所述矿物粉为滑石粉、碳酸钙、云母粉的一种或多种。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将沥青计量加入反应釜中;(2)改性,将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胶料包括以下成分:沥青35-65份、改性剂5-30份、矿物粉15-30份、交联剂0.01-0.1份、热稳定剂0.01-0.1份、粘度调节剂0.01-0.1份,所述改性剂包括SBS、SBR、IIR和SI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胶料包括以下成分:沥青35-65份、改性剂5-30份、矿物粉15-30份、交联剂0.01-0.1份、热稳定剂0.01-0.1份、粘度调节剂0.01-0.1份,所述改性剂包括SBS、SBR、IIR和SI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BS、SBR、IIR和SIS之间的重量比为(1-2):(1-2):(1.5-3):(0.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硫,所述交联剂的重量基于所述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二盐基硬脂酸铅、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和二盐基亚磷酸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稳定剂的重量基于所述沥青的重量百分比为0.01%-0.1%,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为三盐基硫酸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基预铺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与所述热稳定剂的含量之比为(1-1.5):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基防水系统用胶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继恒周敬益卢家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