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混合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06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混合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与瓶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与瓶体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瓶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加液管;将需要混合的液体通过第一加液管与第二加液管注入瓶体的内腔,再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拌叶转动,对液体进行搅拌混合,从而解决了玻璃棒手动搅拌的效率不高,配制质量不佳,初配液也容易溅射于手上,难以满足专业要求,由此试验进一步增加了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混合瓶
本技术涉及混合瓶
,具体为一种液体混合瓶。
技术介绍
试验,指已知某种事物的时候,为了了解它的性能或者结果而进行的试用操作,与实验不同。还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在旧时指考试。测验;做试验时经常会遇到试剂初配问题,试验员一般利用玻璃容器和玻璃棒搅拌来解决,显然,玻璃棒手动搅拌的效率不高,配制质量不佳,初配液也容易溅射于手上,难以满足专业要求,由此试验进一步增加了麻烦,为此,提出一种液体混合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混合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混合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与瓶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与瓶体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瓶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加液管,所述瓶体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液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液管与第二加液管的顶部均设置有瓶盖,所述瓶盖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瓶体的前表面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的材质为钢化玻璃。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瓶体前表面的底部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搅拌叶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隔板之间设置有转轴座,所述转轴座的内表面与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座的外表面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部且位于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套设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材质为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需要混合的液体通过第一加液管与第二加液管注入瓶体的内腔,再通过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拌叶转动,对液体进行搅拌混合,从而解决了玻璃棒手动搅拌的效率不高,配制质量不佳,初配液也容易溅射于手上,难以满足专业要求,由此试验进一步增加了麻烦的问题。2.通过瓶盖的设置,能够对瓶体进行密封,避免了在对液体混合时液体溅射出瓶体的内腔,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伤害的情况出现,通过视窗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瓶体内腔液体混合的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开关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电机的打开和关闭,通过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通孔的设置,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能够便于使用者拿取本装置,通孔能够在对液体进行混合时,使液体通过通孔,进行更加细致均匀的混合,通过对隔板与电机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液体流入瓶体内腔的底部,对电机造成腐蚀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体;2、隔板;3、电机;4、转杆;5、搅拌叶;6、第一加液管;7、第二加液管;8、瓶盖;9、视窗;10、开关;11、第一把手;12、第二把手;13、通孔;14、密封垫圈;15、转轴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混合瓶,包括瓶体1,瓶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视窗9,视窗9的材质为钢化玻璃,通过视窗9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瓶体1内腔液体混合的情况进行观察,瓶体1前表面的底部安装有开关10,开关10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3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开关10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电机3的打开和关闭,瓶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1,第一把手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2,第一把手11与第二把手12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搅拌叶5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3,通孔13的数量为三个,通过第一把手11、第二把手12和通孔13的设置,第一把手11与第二把手12能够便于使用者拿取本装置,通孔13能够在对液体进行混合时,使液体通过通孔13,进行更加细致均匀的混合,瓶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底部与瓶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隔板2并延伸至隔板2的顶部,电机3的输出端与隔板2之间设置有转轴座15,转轴座15的内表面与电机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转轴座15的外表面与隔板2固定连接,隔板2的顶部且位于电机3输出端的顶部套设有密封垫圈14,密封垫圈14的材质为橡胶,通过对隔板2与电机3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液体流入瓶体1内腔的底部,对电机3造成腐蚀的情况出现,电机3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4,转杆4的顶部与瓶体1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杆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瓶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加液管6,瓶体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液管7,第一加液管6与第二加液管7的顶部均设置有瓶盖8,瓶盖8的数量为两个,通过瓶盖8的设置,能够对瓶体1进行密封,避免了在对液体混合时液体溅射出瓶体1的内腔,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伤害的情况出现,将需要混合的液体通过第一加液管6与第二加液管7注入瓶体1的内腔,再通过电机3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搅拌叶5转动,对液体进行搅拌混合,从而解决了玻璃棒手动搅拌的效率不高,配制质量不佳,初配液也容易溅射于手上,难以满足专业要求,由此试验进一步增加了麻烦的问题。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将需要混合的液体通过第一加液管6与第二加液管7注入瓶体1的内腔,再通过电机3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搅拌叶5转动,对液体进行搅拌混合,通过瓶盖8的设置,能够对瓶体1进行密封,避免了在对液体混合时液体溅射出瓶体1的内腔,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伤害的情况出现,通过视窗9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瓶体1内腔液体混合的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开关10的设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电机3的打开和关闭,通过第一把手11、第二把手12和通孔13的设置,第一把手11与第二把手12能够便于使用者拿取本装置,通孔13能够在对液体进行混合时,使液体通过通孔13,进行更加细致均匀的混合,通过对隔板2与电机3之间进行密封,避免液体流入瓶体1内腔的底部,对电机3造成腐蚀的情况出现,从而解决了玻璃棒手动搅拌的效率不高,配制质量不佳,初配液也容易溅射于手上,难以满足专业要求,由此试验进一步增加了麻烦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混合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底部与瓶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隔板(2)并延伸至隔板(2)的顶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顶部与瓶体(1)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所述瓶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加液管(6),所述瓶体(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液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混合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底部与瓶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隔板(2)并延伸至隔板(2)的顶部,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顶部与瓶体(1)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5),所述瓶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加液管(6),所述瓶体(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加液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混合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液管(6)与第二加液管(7)的顶部均设置有瓶盖(8),所述瓶盖(8)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混合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视窗(9),所述视窗(9)的材质为钢化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叶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蔺好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