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5901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合成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的活性,在抗肿瘤药物开发和应用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说明该类化合物在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也具有广阔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化合物合成和药物应用领域,涉及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包括合成、活性评价及应用。
技术介绍
磺酰胺类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抗癌、除菌、麻醉止痛和抑制人类碳酸酐酶活性等。近年来对磺酰胺类衍生物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研制出了许多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塞来昔布、降血糖药物格列本脲以及抗偏头痛药物舒马曲坦。人们发现磺酰胺基团是一个很重要官能团,通过接入不同的功能性官能团,可以开发高效的生物医药以及新的功能材料。因此,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备受关注。1932年德国科学家Domagk对百浪多息化合物进行了细胞研究,发现分子中的磺酰胺基团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有抑制增殖作用。2004年罗伯特合成了一种新型环状结构的磺酰胺化合物,发现它能有效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阻断了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侵袭。2004年楼永军等人从拼合思想出发,在苯甲酰苯胺结构中引入甲磺酰胺基,合成了N-(4-苯甲酰胺基苯基)甲磺酰胺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抗炎作用显著。2006年郭萍等人报道了一系列黄酮磺酰胺类化合物,其在抗肿瘤测试中对人体白血病细胞和人宫颈癌细胞的抑制活性高于传统药物5-氟脲吡啶。2020年孙华等人报道了1,4-萘醌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的活性,其衍生物结构中具有磺酰胺基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型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在抗肿瘤和抗糖尿病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合成了一类新型磺酰胺类衍生物,结构通式I如下:其中,R1为环己亚胺基、哌嗪基、4-哌啶基哌啶基。结构通式II如下:其中,R1为环己亚胺基、哌嗪基。结构式III如下:结构式IV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反应不需无水无氧操作,操作简便,原料与试剂廉价易得,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开发。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磺酰胺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人结肠癌细胞活性。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磺酰胺类衍生物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1在氘代二甲基亚砜中的核磁氢谱图;图2为化合物2在氘代二甲基亚砜中的核磁氢谱图;图3为化合物3在氘代二甲基亚砜中的核磁氢谱图;图4为化合物4在氘代三氯甲烷中的核磁氢谱图;图5为化合物5在氘代三氯甲烷中的核磁氢谱图;图6为化合物6在氘代三氯甲烷中的核磁氢谱图;图7为化合物7在氘代三氯甲烷中的核磁氢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I,通过以下合成路线得到的:其中制备上述磺酰胺类衍生物I具体包括下述步骤:(1)将伯胺或仲胺原料(1.0eq.)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加入三乙胺(3.0eq.)和磺酰氯(1.2eq.),在室温下反应约4-8h,薄层层析(TLC)监测,反应完全后,用二氯甲烷(10mL)稀释,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蒸干溶剂,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产物V。(2)将步骤上述(1)的产物V,溶于甲醇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5M,3eq.),回流反应约2-4h,薄层层析(TLC)监测,待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用二氯甲烷(10mL)稀释,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蒸干溶剂,硅胶柱色谱纯化得到产物VI。将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1.0eq.)加入二苯醚(2.3mL)中,与步骤(2)的产物VI(1.2eq.)反应,在200℃下反应7-9h,得到褐色沉淀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固体,分别用乙酸乙酯、乙醇、甲醇、和二氯甲烷洗涤,充分干燥,得到产物I。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制备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伯胺或仲胺原料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V,碱性条件下脱除胺基的乙酰基保护基得到VI,VI与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反应得到一类磺酰胺类衍生物,反应式为:具体涉及化合物1的合成。将环己亚胺(2mL,17.8mmol)的二氯甲烷(50mL)溶液,加入三乙胺(7.4mL,53.5mmol)和对乙酰胺基苯磺酰氯(5g,21.4mmol),在室温下反应约8h,薄层层析(TLC)监测,反应完全后,用二氯甲烷(10mL)稀释,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蒸干溶剂,硅胶柱色谱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20∶1-2∶1v/v)得到产物VII。将步骤上述(1)的产物VII(600mg,2.02mmol),溶于甲醇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5M,3eq.),回流反应约4h,薄层层析(TLC)监测,待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用二氯甲烷(30mL)稀释,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后蒸干溶剂,硅胶柱色谱纯化(CH2Cl2∶MeOH=100∶1-10∶1v/v)得到产物VIII。将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100mg,0.46mmol)加入二苯醚(2.3mL)中,与步骤(2)的产物VIII(141mg,0.55mmol)反应,在200℃下反应7h,薄层层析(TLC)监测,待反应完全后,得到褐色沉淀物。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固体,分别用乙酸乙酯、乙醇、甲醇、和二氯甲烷洗涤,充分干燥,得到化合物1。收率:66%。结构参数:1H-NMR(400MHz,DMSO-d6)δ13.04(s,1H),12.85(s,1H),8.91(s,1H),8.34(d,J=8.0Hz,1H),7.95(d,J=8.4Hz,2H),7.84(t,J=7.6Hz,1H),7.77(d,J=8.4Hz,3H),7.56(t,J=7.6Hz,1H),3.21(t,J=5.6Hz,4H),1.63(s,4H),1.51-1.50(m,4H);13C-NMR(100MHz,DMSO-d6)δ176.9,163.9,145.0,142.9,139.6,133.7,133.5,128.6,126.4,126.0,125.9,120.0,119.8,110.6,48.2,29.0,26.8.HRMS(ESI-TOF)m/zcalcd.forC22H23N3O4S[M+H]+:426.1482,found426.1482.实施例2化合物2的合成。实施例2的合成方法同上述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收率:63%;结构参数:1H-NMR(400M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RNHR1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V,碱性条件下脱除胺基的乙酰基保护基得到VI,VI与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反应得到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I,反应路线为:



其中,RNHR1为


3.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RNHR1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V,碱性条件下脱除胺基的乙酰基保护基得到VI,VI与5,6-二氯尿嘧啶反应得到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II,反应路线为:



其中,RNHR1为


5.一种磺酰胺类衍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吴岩张欣颖张一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