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传荣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计算机程序对锚杆或锚索进行动态检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900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采用计算机程序对锚杆或锚索进行动态检测的方法,录入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和第一设计承载力;计算第一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该数要大于或等于5;采集应检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将所采集的最终承载力分别保存,并对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根数累计计数;当累计数值等于第一次应检数量时,则将每次检测的最终承载力分别与第一设计承载力进行比较;如果所有最终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合格;如果检测的最终承载力中有至少一根的最终承载力小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进行下次检测。本方法具有省工省时、节省检测成本、检测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边坡工程或基坑工程中用于对边坡或基坑加固中的锚杆索或锚索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边坡工程和基坑工程中经常用到锚杆或锚索,锚杆或锚索施工完成以后应进行锚杆或锚索抗拔力检验。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C.3.2条,验收试验锚杆或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或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锚杆、锚索要分开选定,分开检测。然后用位移-压力传感器对每根应检的锚杆或锚索进行最终承载力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是否合格。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第一次检测有不满足设计承载力的情况。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C.3.8的规定,当验收锚杆和/或锚索不合格时应按锚杆和/或锚索总数的30%重新抽检;若再有锚杆和/或锚索不合格时应全数进行检验。但是这条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难度较大。首先,在第一次检测时,即使有一根或几根锚杆和/或锚索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其仍然有一定的承载力。如果按照原设计承载力进行扩大抽检,则检测数量很多,检测费用也比较高,施工单位在经济上承受不了。而且在扩大抽检后,仍然有可能有一根或几根锚杆和/或锚索不满足设计要求,这时就要全部检测,这样检测费用更多,还有可能将锚杆和/或锚索拉坏不能用。这样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接受不了。其次,锚杆和/或锚索在边坡中是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的,其承载力根据锚杆和/或锚索的疏密和入土(岩)深度来确定。间距是可以调整的,也就是说锚杆和/或锚索承载力也是可以调整的。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这种做法若第一次检测时有一根或几根锚杆和/或锚索不满足设计承载力,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就要求设计单位以第一次检测时承载力最低的锚杆和/或锚索作为依据,出设计变更,同意使用。或增加几根锚杆和/或锚索,并只对增加的锚杆和/或锚索的进行检测。这种做法对于已经检测的锚杆和/或锚索以及增加的锚杆和/或锚索是可行的,但是对于第一次检测中没有检测到的锚杆和/或锚索就存在一个按什么标准验收的问题,如果按照第一次检测标准进行验收,显然是不合格的;若以降低后的承载力进行验收,则仍然需要检测。因为即使设计单位降低了承载力,但对于未检测的锚杆和/或锚索仍然存在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省工省时、节省检测成本以及检测准确性和完整性并采用计算机程序对锚杆或锚索进行动态检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11)、根据设计要求录入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以及预先设定的第一设计承载力;(12)、计算机根据录入的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按5%的比例分别计算出第一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该数量小于5根时,按5根计算;(13)、通过位移-压力传感器实时对每根应检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进行采集;将所采集的最终承载力依次分别保存,并对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根数分别累计计数;(14)、当锚杆或锚索的累计数值等于第一次应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数量时,则计算机将每次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分别与第一设计承载力进行比较;(15)、如果所有被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自动作出检测合格报告;如果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中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最终承载力小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将判定第一次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检测时取第一次检测中不满足第一设计承载力中最小的最终承载力作为第二设计承载力,进行第二次检测。所述第二次检测的检测步骤如下(21)、计算机根据录入的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减去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按5%的比例分别计算出第二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该数量小于5根时,按5根计算。(22)、通过位移-压力传感器实时对每根应检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进行采集;将所采集的最终承载力依次分别保存,并对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根数分别累计计数;(23)、当第二次锚杆或锚索的累计计数值等于第二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时,则计算机将每次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分别与第二设计承载力进行比较;(24)、如果所有被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第二次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自动作出锚杆或锚索检测合格报告; 如果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中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最终承载力小于第二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将判定第二次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第三次检测;第三次检测时取第二次检测中不满足第二设计承载力中最小的最终承载力作为第三设计承载力,进行第三次检测。以此类推,直至第N次检测完毕。第二次检测的另外一种方式为所述第二次检测的检测步骤如下(31)、计算机根据录入的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减去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再加上新增加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按5%的比例分别计算出第二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该数量小于5根时,按5根计算。(32)、通过位移-压力传感器实时对每根应检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进行采集;将所采集的最终承载力依次分别保存,并对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根数分别累计计数;(33)、当第二次锚杆或锚索的累计计数值等于第二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时,则计算机将每次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分别与第二设计承载力进行比较;(34)、如果所有被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第二次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自动作出锚杆或锚索检测合格报告;如果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中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最终承载力小于第二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将判定第二次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第三次检测;第三次检测时取第二次检测中不满足第二设计承载力中最小的最终承载力作为第三设计承载力,进行第三次检测。以此类推,直至第N次检测完毕。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计算机程序对锚杆或锚索进行动态的检测,这样本方法具有省工省时、节省检测成本、检测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方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包括如下步骤(11)、根据设计要求录入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M1,以及预先设定的第一设计承载力P1;(12)、计算机根据录入的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M1,按5%的比例分别计算出第一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该数量小于5根时,按5根计算;(13)、通过位移-压力传感器实时对每根应检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进行采集;将所采集的最终承载力依次分别保存,并对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根数分别累计计数;(14)、当锚杆或锚索的累计数值等于第一次应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数量时,则计算机将每次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分别与第一设计承载力进行比较;(15)、如果所有被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自动作出检测合格报告;如果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中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最终承载力小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将判定第一次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检测时取第一次检测中不满足第一设计承载力中最小的最终承载力作为第二设计承载力(设为P2),进行第二次检测。当第一次检测不合格时,需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检测根据设计数据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设计有一定的富余,不增加锚杆数量,则第二次检测时受检锚杆总数为M1-N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计算机程序对锚杆或锚索进行动态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1)、根据设计要求录入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以及预先设定的第一设计承载力;(12)、计算机根据录入的被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总数量,按5%的比例分别计算出第一次应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数量;该数量小于5根时,按5根计算;(13)、通过位移-压力传感器实时对每根应检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进行采集;将所采集的最终承载力依次分别保存,并对已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根数分别累计计数;(14)、当锚杆或锚索的累计数值等于第一次应检测锚杆或锚索的数量时,则计算机将每次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分别与第一设计承载力进行比较;(15)、如果所有被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自动作出检测合格报告;如果检测的锚杆或锚索的最终承载力中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最终承载力小于第一设计承载力,则计算机将判定第一次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检测时取第一次检测中不满足第一设计承载力中最小的最终承载力作为第二设计承载力,进行第二次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传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