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98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机械的技术领域,涉及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片,所述发酵罐的罐口处从内到外依次铰接有压盖和密封盖,所述压盖和密封盖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压盖穿过罐口压紧罐内物料,密封盖密封罐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采用双盖体的结构,可同时压紧物料和密封罐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机械的
,涉及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
技术介绍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废弃物,每年我国秸秆的总产量超过7亿吨,但其利用率却很低,大量秸秆在田间焚烧,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秸秆通过加工可制备成秸秆肥,秸秆肥中有机质十分丰富,氮、磷、钾养分较为均衡,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是各种作物、各种土壤都适宜的常用肥料,具有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量的显著效果,秸秆肥生产需要对秸秆物料进行发酵,发酵时就需要使用到秸秆发酵机。中国技术专利CN207659346U包括发酵罐、发酵剂预处理罐和水箱,所述发酵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进料斗和出料斗,所述发酵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发酵罐的内部安装有多个超细雾化喷头,所述超细雾化喷头的输入端通过输水管与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箱和超细雾化喷头之间的输水管通过管道还与发酵剂预处理罐连接。现有的发酵装置不足之处在于,秸秆物料比较蓬松,在发酵机内搅拌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采用双盖体的结构,可同时压紧物料和密封罐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片,所述发酵罐的罐口处从内到外依次铰接有压盖和密封盖,所述压盖和密封盖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压盖穿过罐口压紧罐内物料,密封盖密封罐口。上述发酵罐的罐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有发酵和灭菌两种模式。所述发酵温度的设定范围根据微生物发酵秸秆的最适温度和发酵时间而定;所述灭菌温度的设定范围根据干热灭菌的所需温度和所需时间而定。上述加热装置选自电热管、电热丝、电热板和陶瓷加热圈,优选为陶瓷加热圈,所述陶瓷加热圈环绕罐体设置,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组陶瓷加热圈。上述发酵罐的搅拌轴通过电机二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搅拌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上述搅拌叶片的外端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上设置有若干锯齿状刀刃,与切割刀相对的罐壁上设置有条形的通槽一,通槽一内穿设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下端铰接在通槽一上。切割刀可以将投入的秸秆切碎,调节板可以通过调节与切割刀的距离来控制物料的粉碎程度,调节板离切割刀越近,物料切割的越碎。上述发酵罐的底部滑移设置有仓门,所述仓门由油缸或气缸驱动上下移动。油缸或气缸的一端设置在仓门的下端,另一端设置在仓门上方的罐壁上,优选的,油缸或气缸的伸缩杆设置在仓门的下端。所述油缸由液压泵驱动,所述气缸由压缩气体驱动。优选的,上述压盖与密封盖同轴铰接,并由同一动力装置同时驱动。上述压盖和密封盖的后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滚轮一,支架的后侧设置有电机一和电机一驱动转动的卷筒,所述卷筒内绕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的移动端依次绕过滚轮一、穿过密封盖上条形的通槽二后固定在压盖的前端。上述电机一和卷筒设置在卷扬安装壳内。上述压盖的后端设置有滚轮二,密封盖上设置有和滚轮二对应的缺口,所述拉绳的移动端依次绕过滚轮一、绕过滚轮二、绕过滚轮一、穿过通槽二后固定在压盖的前端。上述密封盖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离条。上述卷筒与滚轮二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述滚轮一高于卷筒和滚轮二。上述电机二、液压泵和联轴器均设置在发酵罐的底部。上述发酵罐外设置有保护壳体。上述保护壳体上设置有末端与调节板接触连接的调节手轮,所述调节手轮螺接在保护壳体上,通过旋转调节手轮可以间接调节调节板的位置。上述发酵罐的一侧设置有攀爬梯。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盖体采用双盖结构,通过压盖穿过罐口压紧罐内物料,方便秸秆发酵处理机切碎物料;通过密封盖密封罐口,为罐内物料提供更好的发酵环境。同时,压盖和密封盖通过同一动力装置驱动,方便操作。2、现有的秸秆发酵处理机只能处理通过秸秆粉碎机粉碎后的物料,而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发酵处理机可以直接处理未粉碎的秸秆,投入发酵仓后利用切割刀切碎物料再用于发酵。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调节板和切割刀之间的间距调节切割程度,以满足不同需求。3、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设置了发酵和灭菌两种模式,投入的物料先进行灭菌处理,之后再投入菌种对物料进行发酵,避免了发酵时杂菌影响发酵效果。4、本专利技术在发酵罐的底部设置了动力装置驱动的仓门,出料时利用搅拌结构搅拌物料产生的离心力自动出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去除一部分保护壳体后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去除一部分保护壳体后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发酵罐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盖体结构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发酵罐;2、搅拌轴;3、搅拌叶片;4、压盖;5、密封盖;6、加热装置;7、通槽一;8、调节板;9、仓门;10、油缸;11、支架;12、滚轮一;13、电机一;14、卷筒;15、拉绳;16、通槽二;17、滚轮二;18、保护壳体;19、电机二;20、联轴器;21、液压泵;22、卷扬安装壳;23、隔离条;24、调节手轮;25、攀爬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外设置同时具有保护作用和保温作用的保护壳体18,所述发酵罐1内设置有电机二19驱动旋转的搅拌轴2,所述电机二19的输出轴与搅拌轴2通过联轴器20连接,所述搅拌轴2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片3,所述发酵罐1的罐口处从内到外依次铰接有压盖4和密封盖5,所述压盖4和密封盖5由电机一13驱动转动,压盖4穿过罐口压紧罐内物料,密封盖5密封罐口。优选的,上述压盖4与密封盖5同轴铰接,并由同一动力装置同时驱动。上述发酵罐1的罐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设置有发酵和灭菌两种模式。所述发酵温度的设定范围根据微生物发酵秸秆的最适温度和发酵时间而定;所述灭菌温度的设定范围根据干热灭菌的所需温度和所需时间而定。上述加热装置6为陶瓷加热圈,所述陶瓷加热圈环绕罐体设置,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组陶瓷加热圈。投入物料后,先用灭菌模式对物料进行干热灭菌,灭菌完毕后再投入菌种进行发酵。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使用未切割的秸秆,其具体切割结构是:上述搅拌叶片3的外端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上设置有若干锯齿状刀刃,与切割刀相对的罐壁上设置有条形的通槽一7,通槽一7内穿设有调节板8,调节板8的下端铰接在通槽一7上。切割刀可以将投入的秸秆切碎,调节板8可以通过调节与切割刀的距离来控制物料的粉碎程度,调节板8离切割刀越近,物料切割的越碎。所述保护壳体18上设置有末端与调节板8接触连接的调节手轮24,所述调节手轮24螺接在保护壳体18上,通过旋转调节手轮24可以间接调节调节板8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出料装置是:上述发酵罐1的底部滑移设置有仓门9,所述仓门9由油缸10驱动上下移动。油缸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内设置有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的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罐口处从内到外依次铰接有压盖(4)和密封盖(5),所述压盖(4)和密封盖(5)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压盖(4)穿过罐口压紧罐内物料,密封盖(5)密封罐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内设置有动力装置驱动旋转的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搅拌叶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罐口处从内到外依次铰接有压盖(4)和密封盖(5),所述压盖(4)和密封盖(5)由动力装置驱动转动,压盖(4)穿过罐口压紧罐内物料,密封盖(5)密封罐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罐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设置有发酵和灭菌两种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为陶瓷加热圈,所述陶瓷加热圈环绕罐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3)的外端设置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上设置有若干锯齿状刀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其特征在于,与切割刀相对的罐壁上设置有条形的通槽一(7),通槽一(7)内穿设有调节板(8),调节板(8)的下端铰接在通槽一(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秸秆发酵处理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继琅朱广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一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