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97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轻质陶粒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陶粒、减水剂、叶腊石粉、电气石粉与水组成,其中叶腊石粉与电气石粉的重量比范围是(2‑5):1。在制备时,先将固体物质混合备料,液体物质混合备料,然后将液体物质平均分三次加入混合料中,边加边搅拌,添加完成后,继续搅拌5‑6min,得到轻质陶粒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轻质陶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质,而且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整体质轻,便于大量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常见的凝胶材料为水泥,常见的骨料为石子、砂子。混凝土的硬度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广泛使用于房屋、公路、军事工程、核能发电厂等构造物。但是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提高,混凝土逐渐朝着轻质的方向发展,其中,陶粒混凝土是以陶粒代替石子作为混凝土的骨料而制成的混凝土,是一种轻骨料混凝土,由于其容重不大于1900kg/m3,较为轻质,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装配式钢混结构的楼房外墙板。目前一种陶粒混凝土,其是由陶粒、水泥、砂子、减水剂与水混合而成的,其具有较好的强度,虽然陶粒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但是其耐火性不够高,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具有较高耐火性能的轻质陶粒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其具有耐火性较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轻质陶粒混凝土。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350-380份水泥;550-600份砂子;400-450份陶粒;10-12份减水剂;50-100份叶腊石粉;20-25份电气石粉;<br>所述叶腊石粉与所述电气石粉的重量比范围是(2-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泥中增加砂子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加入陶粒会协同砂子来增加强度,另外陶粒较轻,可以降低整体混凝土的质量。除此植物,陶粒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耐火阻燃性能。减水剂的加入可以降低水的使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与降低其坍落度。增加叶腊石粉与电气石粉可以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大混凝土体系的自由水含量,有效降低减水剂的使用。另外,叶腊石粉可以与水泥较好混合,增强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叶腊石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其可以很好的陶粒结合,增强陶粒的耐火阻燃性。除此之外,电气石粉具有较好的耐火阻燃性能,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的效果。减水剂可以减少使用水的用量,进而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防止其抗压强度降低。进一步地,所述叶腊石粉与所述电气石粉的重量比是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叶腊石粉与所述电气石粉的重量比是3:1时,制备得到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质与耐火性能均较高。进一步地,所述电气石粉为改性电气石粉,并由下述步骤制成:步骤一:将重量份为20-25份的电气石粉加入50-55份去离子水中浸泡1-2h,浸泡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时间为2-3h,超声处理后干燥得到粉末;步骤二:将干燥后的粉末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270-290℃,煅烧时间为2-3h,煅烧完成后将粉末立刻放入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20-25℃,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h,浸泡完成后,将粉末进行超声,在超声过程中,向混合液体中加入0.2-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超声20-40min,超声完成后离心干燥可得改性电气石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气石粉改性时,先将其置于去离子水浸泡一段时间后超声,然后进行煅烧,可以提高其附着力,另外加入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可以提高其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使其分散的更加的均匀。煅烧后立刻放入较低温度的去离子水,相当于将电气石粉进行淬火,有效提高其强度,并且使其更加便于与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电气石粉由下述步骤制成:将重量份为22份的电气石粉加入52份去离子水中浸泡1.5h,浸泡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时间为2.5h,超声处理后干燥得到粉末;步骤二:将干燥后的粉末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280℃,煅烧时间为2.5h,煅烧完成后将粉末立刻放入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h,浸泡完成后,将粉末进行超声,在超声过程中,向混合液体中加入0.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超声25min,超声完成后离心干燥可得改性电气石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可知,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电气石粉,具有较好的耐火性与分散性,可以与改性叶腊石粉较好的混合在混凝土中。而且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与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电气石粉选取灵寿县鑫福矿产品加工厂生产的电气石粉。进一步地,所述十二烷基磺酸钠选用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进一步地,所述叶腊石粉为改性叶腊石粉,并由下述步骤制成:步骤一:将重量份为100-110份的叶腊石粉与10-11份高岭土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160-180℃,焙烧时间为2-3h,焙烧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步骤二:将上述混合粉末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并加入1-2份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加入0.5-1.0份纳米银,并将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后超声20-30min,后进行离心分离并干燥,得到改性叶腊石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叶腊石粉的硬度较低,所以先与高岭土混合后焙烧,增大其孔径,使其表面产生纳米银可以附着的孔洞。高岭土的加入可以降低其焙烧温度。然后通过羧甲基纤维素将纳米银分散在叶腊石粉中,使其纳米银附着在叶腊石粉的表面,提高其力学性质。而且羧甲基纤维素可以帮助改性叶腊石粉更好的分散在混凝土中。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叶腊石粉由下述步骤制成:步骤一:将重量份为105份的叶腊石粉与10.5份高岭土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165℃,焙烧时间为2.5h,焙烧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步骤二:将上述混合粉末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并加入1.2份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加入0.8份纳米银,并将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后超声25min,后进行离心分离并干燥,得到改性叶腊石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验可知,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叶腊石粉,具有较好的耐火性与分散性,可以与改性电气石粉较好的混合在混凝土中。而且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与强度。进一步地,叶腊石粉选用灵寿县鑫福矿产品加工厂生产的叶腊石粉。进一步地,高岭土选用灵寿县鑫福矿产品加工厂生产的高岭土。进一步地,羧甲基纤维素选广州松柏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羧甲基纤维素。进一步地,纳米银选用上海超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纳米银粉。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好,可以大大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选用东莞洛美LM-S2。进一步地,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酸盐水泥与叶腊石粉、电气石粉较易混合均匀,而且陶粒、叶腊石粉与电气石粉可以弥补硅酸盐水泥的耐火性差的缺点。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高,而且抗冻性较好。另外其成本较低,适合大量生产。进一步地,所述水泥选用海螺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n350-380份水泥;/n550-600份砂子;/n400-450份陶粒;/n10-12份减水剂;/n50-100份叶腊石粉;/n20-25份电气石粉;/n175-190份水;/n所述叶腊石粉与所述电气石粉的重量比范围是(2-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350-380份水泥;
550-600份砂子;
400-450份陶粒;
10-12份减水剂;
50-100份叶腊石粉;
20-25份电气石粉;
175-190份水;
所述叶腊石粉与所述电气石粉的重量比范围是(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石粉为改性电气石粉,并由下述步骤制成:
步骤一:将重量份为20-25份的电气石粉加入50-55份去离子水中浸泡1-2h,浸泡后进行超声处理,超声时间为2-3h,超声处理后干燥得到粉末;
步骤二:将干燥后的粉末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270-290℃,煅烧时间为2-3h,煅烧完成后将粉末立刻放入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20-25℃,后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h,浸泡完成后,将粉末进行超声,在超声过程中,向混合液体中加入0.2-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超声20-40min,超声完成后离心干燥可得改性电气石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陶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腊石粉为改性叶腊石粉,并由下述步骤制成:
步骤一:将重量份为100-110份的叶腊石粉与10-11份高岭土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峰强二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大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