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93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8
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设设置有上盖体、下盖体、用于过滤脂肪筋膜的第一过滤装置和过滤脂肪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装配于上盖体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装配于下盖体,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密封连接。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通过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负压对脂肪进行浓缩过滤,从而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几率。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的脂肪浓缩分离的速度比传统的离心法和静置法更快捷、更方便且使用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并不需要使用离心机。而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能得到不同颗粒大小的脂肪,适用不同的实际应用要求。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能通过第二过滤装置进行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脂肪分离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
技术介绍
脂肪移植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手术,脂肪分离是脂肪移植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脂肪分离手段包括静置、离心、过滤、棉垫吸附等。其中静置法通常需要时间较长,且分离出来的脂肪密度无其他方法高。而离心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但需要用到离心机,需要离开手术台进行,因此存在污染可能性。过滤法和棉垫吸附目前有学者认为脂肪分离效果最好,但是这种技术要暴露在空气中,对手术室的无菌要求较高,也存在污染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脂肪移植术后感染,后果非常严重。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能在封闭无菌的环境对脂肪进行处理,减少感染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设置有上盖体、下盖体、用于过滤脂肪筋膜的第一过滤装置和过滤脂肪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装配于上盖体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装配于下盖体,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密封连接。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1.0mm×1.0mm~3.0mm×3.0mm。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0.1mm×0.1mm~0.9mm×0.9mm。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2.0mm×2.0mm。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0.5mm×0.5mm。优选的,上述上盖体设置有用于浓缩后脂肪流出或者冲洗生理盐水的连接管。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有脂肪入口管,且脂肪入口管从上盖体的外部贯穿至上盖体的内部,脂肪入口管并与第一过滤装置连通。优选的,上述上盖体的顶部内表面为便于脂肪流出的斜面结构。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装置为圆锥状第二过滤装置,且圆锥状第二过滤装置的顶角朝向下盖体的底面。优选的,上述下盖体设置有用于接负压的废液吸出管。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装置为圆柱状第一过滤装置。优选的,上述第二过滤装置的体积为50ml~700ml。本技术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还设置有用于对脂肪进行第三次分离的第三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放置于下盖体内部底面。将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在使用时,脂肪流向顺序依次为脂肪入口管、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和废液吸出管。优选的,上述第三过滤装置为棉垫。优选的,上述棉垫过滤小于0.5mm×0.5mm颗粒的棉垫。本技术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还设置有用于使上盖体和下盖体密封的卡接部,卡接部分别与上盖体和下盖体装配。优选的,上述上盖体的直径为10cm~20cm,所述下盖体的直径为10cm~20cm。优选的,上述上盖体的高度为5cm~20cm,所述下盖体的高度为5cm~20cm。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装置的直径为4cm~8cm。优选的,上述第一过滤装置的高度为8cm~12cm。优选的,上述脂肪入口管的长度为1cm~10cm。优选的,上述脂肪出口管的长度为1cm~10cm。优选的,上述废液吸出管的长度为1cm~10cm。本技术的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设置有上盖体、下盖体、用于过滤脂肪筋膜的第一过滤装置和过滤脂肪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装配于上盖体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装配于下盖体,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密封连接。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通过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负压对脂肪进行浓缩过滤,从而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几率。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的脂肪浓缩分离的速度比传统的离心法和静置法更快捷、更方便且使用效率更高,本技术并不需要使用离心机。而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能得到不同颗粒大小的脂肪,适用不同的实际应用要求。再者本技术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能通过第二过滤装置进行定量。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的透视图。图2为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的截面示意图。图1至图2中,包括有:上盖体1、脂肪出口管11、斜面结构12、下盖体2、废液吸出管21、第一过滤装置3、脂肪入口管31、第二过滤装置4、卡接部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如图1至2所示,设置有上盖体1、下盖体2、用于过滤脂肪筋膜的第一过滤装置3和过滤脂肪的第二过滤装置4,第一过滤装置3装配于上盖体1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4装配于下盖体2,且上盖体1与下盖体2可拆卸密封连接。本技术的第一过滤装置3的过滤孔径为1.0mm×1.0mm~3.0mm×3.0mm。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装置3具体的过滤孔径2.0mm×2.0mm。本技术的第二过滤装置4的过滤孔径为0.1mm×0.1mm~0.9mm×0.9mm。本实施例的第二过滤装置4具体的过滤孔径为0.5mm×0.5mm。上盖体1设置有用于浓缩后脂肪流出或者冲洗生理盐水的脂肪出口管11。第一过滤装置3设置有脂肪入口管31,且脂肪入口管31从上盖体1的外部贯穿至上盖体1的内部,脂肪入口管31并与第一过滤装置3连通。上盖体1的顶部内表面为便于脂肪流出的斜面结构12。第二过滤装置4为圆锥状第二过滤装置4,且圆锥状第二过滤装置4的顶角朝向下盖体2的底面。下盖体2设置有用于接负压的废液吸出管2。第一过滤装置3为圆柱状第一过滤装置3;本技术的第二过滤装置4的体积为50ml~700ml。本实施例第二过滤装置4的体积具体为500ml。需说明的是,本技术能通过第二过滤装置4来定量脂肪浓缩的量。使用者能根据第二过滤装置4装满时量来观察脂肪量是否已经足够满足移植的要求。本技术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还设置有用于使上盖体1和下盖体2密封的卡接部5,卡接部5分别与上盖体1和下盖体2装配。需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卡接部5是通过与上盖体1和下盖体2装配,使两者达到密封状态,对于具有这功能的卡接部5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广泛应用,因此在此不再累述具体的结构。其中,上盖体1为透明树脂上盖体1,下盖体2为透明树脂下盖体2。其中,第一过滤装置3为不锈钢第一过滤装置3,所述第二过滤装置4为不锈钢第二过滤装置4。本技术的上盖体1的直径为10cm~20cm,下盖体2的直径为10cm~20cm;上盖体1的高度为5cm~20cm,下盖体2的高度为5cm~20cm;第一过滤装置3的直径为4cm~8cm;第一过滤装置3的高度为8cm~12cm;脂肪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上盖体、下盖体、用于过滤脂肪筋膜的第一过滤装置和过滤脂肪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装配于上盖体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装配于下盖体的内部,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上盖体、下盖体、用于过滤脂肪筋膜的第一过滤装置和过滤脂肪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装配于上盖体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装配于下盖体的内部,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1.0mm×1.0mm~3.0mm×3.0mm;
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0.1mm×0.1mm~0.9mm×0.9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2.0mm×2.0mm;
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过滤孔径为0.5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设置有用于浓缩后脂肪流出或者冲洗生理盐水的连接管;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有脂肪入口管,且脂肪入口管从上盖体的外部贯穿至上盖体的内部,脂肪入口管并与第一过滤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的顶部内表面为便于脂肪流出的斜面结构;
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圆锥状第二过滤装置,且圆锥状第二过滤装置的顶角朝向下盖体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体设置有用于接负压的废液吸出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华郑志芳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