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及车辆副仪表台技术

技术编号:255878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及车辆副仪表台。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副仪表台的初始尺寸信息;将车辆副仪表台沿着车辆的车长方向分为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获取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的初始设计参数并选取若干设计因子;由每个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作为参数,形成多组试验工况,对多组试验工况分别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试验,选择其中一组试验工况作为选定工况。采用上述方案,车辆副仪表台不但能有效的限制碰撞假人在远端碰撞中向内车倾倒撞击到其他内饰件,而且还能降低副仪表台对碰撞假人胸腹部以及盆骨的伤害,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及车辆副仪表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副仪表台的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及车辆副仪表台。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选购车辆的同时,人们也对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自2020年开始,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中也新增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条款,例如,对远端碰撞的性能要求。汽车碰撞测试具体包括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而侧面碰撞又包括近端碰撞和远端碰撞。在进行汽车碰撞测试时,会先在车辆的驾驶位上放置一个硅胶材质的碰撞假人,在测试结束后,参考碰撞假人的受伤害程度判断车辆的性能。其中,在近端碰撞中,主要关心的是车辆受到撞击后,靠近撞击侧的碰撞假人的伤害程度,例如,碰撞假人在驾驶位上,车辆的驾驶位一侧受到撞击。而在远端碰撞中,则是关心车辆在收到撞击后,远离撞击侧的碰撞假人的伤害程度,例如,碰撞假人在驾驶位上,车辆的副驾驶位一侧受到撞击。在近端碰撞时,受惯性作用,碰撞假人的头部会朝驾驶位侧的门内饰方向撞击,如果在侧面碰撞中如果没有在车辆侧面设置气囊,碰撞假人头部会撞击到车门玻璃,头部就会受到伤害。在远端碰撞中,受惯性作用,碰撞假人会朝车内移动,例如,碰撞假人在驾驶位上,副驾驶位侧受到撞击,碰撞假人会朝向副驾驶位滑移。具体为碰撞假人的臀部朝副驾驶侧移动,同时头部会甩向副驾驶侧,虽然碰撞假人的头部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头部甩动太大可能会造成颈部以及胸腹和骨盆的伤害。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车辆在受到远端碰撞的时候,碰撞假人发生滑移或侧翻而对胸腹部以及骨盆造成伤害,考虑到设置刚度较大、搞得较高的车辆的副仪表台对碰撞假人进行限制。但是这种方式仍不能避免对碰撞假人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受到远端碰撞时,车辆副仪表台容易对车内乘员造成伤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及车辆副仪表台,能够最大程度减小车辆受到远端碰撞时,车辆副仪表盘对车内乘员的伤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车体内部总体内部布置获取车辆副仪表台的初始尺寸信息;S2:将车辆副仪表台沿着车辆的车长方向分为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S3:获取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的初始设计参数;S4:由初始设计参数中选取若干设计因子;S5:基于若干设计因子,由每个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作为参数,形成多组试验工况,对多组试验工况分别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试验,选择其中一组试验工况作为选定工况,选定工况对应的设计因子和相应的设计水平作为最终设计参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根据放置于车辆座椅上的碰撞假人的状态将车辆副仪表台沿着车辆的车长方向分为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便于对车辆副仪表盘进行设计,以使其满足对碰撞假人的不同保护需求。然后获取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的初始设计参数,并选取若干设计因子,再由每个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作为参数,形成多组试验工况,对多组试验工况分别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试验,选择其中一组试验工况作为选定工况,选定工况对应的设计因子和相应的设计水平作为最终设计参数。通过获取设计参数和设计因子,能够初步限定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副仪表台的各个部位的参数,然后再将各个部位的参数进行计算实验,得到与预先经过评估而设定的对碰撞假人的伤害程度较小的工况拟合程度最高的工况,并以该工况对应的副仪表台的设计参数进行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在步骤S3中,初始设计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参数:副仪表台前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副仪表台中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副仪表台后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并且在步骤S4中,设计因子至少包括:副仪表台前部的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的刚度参数;副仪表台中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副仪表台后部的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的刚度参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在步骤S2中,以放置于车辆座椅上的碰撞假人的髋关节中心点为基础,确定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的初始尺寸;其中副仪表台前部的长度自副仪表台前部的前部延伸至碰撞假人的大腿1/2,且沿着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看时,副仪表台前部的高度覆盖碰撞假人的腿部;副仪表台中部的长度自副仪表台前部的后部延伸至车辆座椅的靠背,且沿着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看时,副仪表台中部的高度覆盖碰撞假人的腹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自副仪表台中部的后部向后延伸,且沿着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看时,副仪表台后部的覆盖车辆座椅的靠背的一半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在步骤S5中,还将车辆是否设置有远端气囊模块作为额外的设计因子,与其他的设计因子一起形成若干组试验工况。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远端气囊模块,在发生远端碰撞时,气囊会弹出以对碰撞假人的头部运动加以限制,且采用体积较大的气囊还可以在抑制碰撞假人头部运动的同时对碰撞假人胸腹进行保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在步骤S5中,根据田口计算法,由每个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作为参数,形成试验工况组成的矩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在步骤S5中,每个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为两个设计水平,分别包括第一设计水平和第二设计水平;基于每个设计因子的第一设计水平和第二设计水平获得多组试验工况;对多组试验工况分别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并根据设定标准选择其中的一个试验工况作为选定工况,其中,判断12个工况中与设定标准的拟合度最高的工况为选定工况。采用上述方案,将各个部位的参数进行计算实验,得到与预先经过评估而设定的对碰撞假人的伤害程度较小的工况拟合程度最高的工况,并以该工况对应的副仪表台的设计参数进行设计。由此,车辆副仪表台不但能有效的限制碰撞假人在远端碰撞中向内车倾倒撞击到其他内饰件,而且还能降低副仪表台对碰撞假人胸腹部以及盆骨的伤害,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在步骤S5中,副仪表台前部的每个设计因子的第一设计水平和第二设计水平分别为:副仪表台前部的宽度参数的第一水平为:沿着车长方向看时,与人机限制面的宽度平齐;第二水平为:沿着车长方向看时,人机限制面的宽度缩短5cm;副仪表台前部的高度参数的第一水平为: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看时,与座椅上的碰撞假人的膝盖上表面齐平;第二水平为: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看时,抬高至与人机限制面的高度平齐;副仪表台前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车体内部总体内部布置获取所述车辆副仪表台的初始尺寸信息;/nS2:将所述车辆副仪表台沿着车辆的车长方向分为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nS3:获取所述副仪表台前部、所述副仪表台中部以及所述副仪表台后部的初始设计参数;/nS4:由所述初始设计参数中选取若干设计因子;/nS5:基于若干所述设计因子,由每个所述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作为参数,形成多组试验工况,对多组所述试验工况分别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试验,选择其中一组试验工况作为选定工况,所述选定工况对应的所述设计因子和相应的设计水平作为最终设计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车体内部总体内部布置获取所述车辆副仪表台的初始尺寸信息;
S2:将所述车辆副仪表台沿着车辆的车长方向分为副仪表台前部、副仪表台中部以及副仪表台后部;
S3:获取所述副仪表台前部、所述副仪表台中部以及所述副仪表台后部的初始设计参数;
S4:由所述初始设计参数中选取若干设计因子;
S5:基于若干所述设计因子,由每个所述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作为参数,形成多组试验工况,对多组所述试验工况分别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试验,选择其中一组试验工况作为选定工况,所述选定工况对应的所述设计因子和相应的设计水平作为最终设计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初始设计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参数:
所述副仪表台前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
所述副仪表台中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
所述副仪表台后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并且
所述步骤S4中,所述设计因子至少包括:
所述副仪表台前部的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的刚度参数;
所述副仪表台中部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刚度参数;
所述副仪表台后部的宽度参数、高度参数和的刚度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以放置于车辆座椅上的碰撞假人的髋关节中心点为基础,确定所述副仪表台前部、所述副仪表台中部以及所述副仪表台后部的初始尺寸;其中
所述副仪表台前部的长度自所述副仪表台前部的前部延伸至所述碰撞假人的大腿1/2,且沿着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看时,所述副仪表台前部的高度覆盖所述碰撞假人的腿部;
所述副仪表台中部的长度自所述副仪表台前部的后部延伸至所述车辆座椅的靠背,且沿着所述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看时,所述副仪表台中部的高度覆盖所述碰撞假人的腹部;以及
所述副仪表台后部自所述副仪表台中部的后部向后延伸,且沿着所述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看时,所述副仪表台后部的高度覆盖所述车辆座椅的所述靠背的一半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5中,还将所述车辆是否设置有远端气囊模块作为额外的设计因子,与其他的设计因子一起形成若干组试验工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田口计算法,由每个所述设计因子的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作为参数,形成所述试验工况组成的矩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副仪表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5中,每个所述设计因子的所述至少两个设计水平为两个设计水平,分别包括第一设计水平和第二设计水平;
基于每个所述设计因子的所述第一设计水平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晨晖田思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