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72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包括注射管,注射管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注射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外壁连接有蜗杆,蜗杆啮合连接有主动蜗轮,主动蜗轮外壁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内,第一转轴远离主动蜗轮的一端穿过固定架并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外壁连接有转动杆,注射管的底部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远离注射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弯管,折弯管远离输出管的一端连接有冲洗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蜗轮与蜗杆之间的啮合,有效控制注射管对鼻腔内注射的药液量,从而避免药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
技术介绍
目前,鼻窦冲洗是耳鼻喉科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医疗中使用的鼻腔冲洗装置主要用来冲洗鼻道内分泌物,而鼻窦内分泌物很难冲洗干净,特别是对于鼻内镜术后患者,其鼻腔内及鼻窦中存在大量的血痂及分泌物,使用常规的冲洗装置无法将鼻腔及鼻窦内的分泌物冲洗干净。现有的冲洗办法一般是通过注射器采集清洗液,所采用的清洗液可以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然后通过注射器喷射,对口腔各处完成冲洗,但是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一些实习的护士在使用注射器时,因为缺乏经验或者紧张,力度没能完好的控制,虽然注射器外侧设置有刻度,但仍无法准确控制对鼻腔内注射的药液量,同样一管注射液,实习护士并不能如同资深护士般冲洗同样的口腔面积,导致药液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注射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外壁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有主动蜗轮,所述主动蜗轮外壁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内,所述第一转轴远离主动蜗轮的一端穿过固定架并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壁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注射管的底部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远离注射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弯管,所述折弯管远离输出管的一端连接有冲洗头。<br>优选的,所述蜗杆远离主动蜗轮的一侧连接有从动蜗轮,所述从动蜗轮外壁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架内。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外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动盘外壁开凿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壁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外壁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远离挡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优选的,所述折弯管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外壁连接有扣合块,所述输出管外壁连接有与扣合块相配合的扣合槽。优选的,所述折弯管的材质采用软体塑料。优选的,所述注射管外壁设置有刻度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当需要对耳鼻喉科术后的病人进行鼻窦冲洗时,在注射管内部灌入氯化钠注射液,将冲洗头对准病人需要清洗的部位,通过旋转转动杆,使转动杆带动转动盘旋转,进而使主动蜗轮在第一转轴的作用下旋转,并与蜗杆相互啮合,在啮合的过程中,蜗杆带动活塞在注射管内部向下移动,从而使注射液被挤压,注射液经过输出管与折弯管,并通过冲洗头对需要清洗的部位进行清洗,本技术通过转动转动杆,控制蜗轮与蜗杆之间的啮合,有效控制注射管对鼻腔内注射的药液量,避免直接通过推柄按压活塞,不能精准控制药液的输出,造成药液的浪费。2、该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通过在蜗杆的另一侧安装从动蜗轮,提高了蜗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活塞挤压药液,使药液得以稳定输出。3、该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可以通过限位杆对转动盘进行限位,避免蜗轮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自行转动,当使用时,通过挤压挡板,使挡板挤压弹性元件,从而使限位杆移出限位孔。4、该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折弯管与输出管转动相连,在病人不方便转动自身角度时,可以通过转动折弯管,并通过转动板上的扣合块扣合在扣合槽内,实现对折弯管与输出管之间的角度限定。5、该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通过折弯管采用软体塑料的材质,避免对口腔内的软体组织造成损伤。6、该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通过在注射管的外侧设置刻度线,可以进一步清楚的观察注射管内药液输出量的多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输出管与折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射管;2、固定架;3、活塞;4、蜗杆;5、主动蜗轮;501、第一转轴;6、转动盘;601、限位孔;602、限位杆;603、挡板;604、弹性元件;605、转动杆;7、输出管;8、折弯管;801、转动板;802、扣合块;803、扣合槽;9、冲洗头;10、从动蜗轮;11、第二转轴;12、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包括注射管1,注射管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2,注射管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活塞3外壁连接有蜗杆4,蜗杆4啮合连接有主动蜗轮5,主动蜗轮5外壁连接有第一转轴501,第一转轴501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内,第一转轴501远离主动蜗轮5的一端穿过固定架2并连接有转动盘6,转动盘6外壁连接有转动杆605,注射管1的底部连接有输出管7,输出管7远离注射管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弯管8,折弯管8远离输出管7的一端连接有冲洗头9;当需要对耳鼻喉科术后的病人进行鼻窦冲洗时,在注射管1内部灌入氯化钠注射液,将冲洗头9对准病人需要清洗的部位,通过旋转转动杆605,使转动杆605带动转动盘6旋转,进而使主动蜗轮5在第一转轴501的作用下旋转,并与蜗杆4相互啮合,在啮合的过程中,蜗杆4带动活塞3在注射管1内部向下移动,从而使注射液被挤压,注射液经过输出管7与折弯管8,并通过冲洗头9对需要清洗的部位进行清洗,本技术通过转动转动杆605,控制蜗轮与蜗杆4之间的啮合,有效控制注射管1对鼻腔内注射的药液量,避免直接通过推柄按压活塞3,不能精准控制药液的输出,造成药液的浪费。参照图2,蜗杆4远离主动蜗轮5的一侧连接有从动蜗轮10,从动蜗轮10外壁连接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内;提高了蜗杆4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活塞3挤压药液,使药液得以稳定输出。参照图1和图3,固定架2外壁连接有固定板12,转动盘6外壁开凿有限位孔601,限位孔601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602,限位杆602外壁连接有挡板603,挡板603外壁连接有弹性元件604,弹性元件604远离挡板603的一端与固定板12相连;可以通过限位杆602对转动盘6进行限位,避免蜗轮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自行转动,当使用时,通过挤压挡板603,使挡板603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包括注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注射管(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外壁连接有蜗杆(4),所述蜗杆(4)啮合连接有主动蜗轮(5),所述主动蜗轮(5)外壁连接有第一转轴(501),所述第一转轴(501)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内,所述第一转轴(501)远离主动蜗轮(5)的一端穿过固定架(2)并连接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外壁连接有转动杆(605),所述注射管(1)的底部连接有输出管(7),所述输出管(7)远离注射管(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弯管(8),所述折弯管(8)远离输出管(7)的一端连接有冲洗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包括注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2),所述注射管(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3),所述活塞(3)外壁连接有蜗杆(4),所述蜗杆(4)啮合连接有主动蜗轮(5),所述主动蜗轮(5)外壁连接有第一转轴(501),所述第一转轴(501)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内,所述第一转轴(501)远离主动蜗轮(5)的一端穿过固定架(2)并连接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外壁连接有转动杆(605),所述注射管(1)的底部连接有输出管(7),所述输出管(7)远离注射管(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弯管(8),所述折弯管(8)远离输出管(7)的一端连接有冲洗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便携医用弯头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远离主动蜗轮(5)的一侧连接有从动蜗轮(10),所述从动蜗轮(10)外壁连接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在固定架(2)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五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