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69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包括中板、立柱、电机、驱动转盘、紫外灯组件、固化转盘组件、悬挂板、清洗桶组件、悬挂组件,电机与中板下表面连接,驱动转盘位于中板上表面,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板与驱动转盘连接,固化转盘组件位于驱动转盘上方,固化转盘组件与驱动转盘可拆卸连接,紫外灯组件设于立柱上;清洗桶组件位于驱动转盘上方,清洗桶组件与中板可拆卸连接,悬挂板设于立柱上,悬挂组件设于清洗桶组件中,悬挂组件的顶部与悬挂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化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流程,提高后处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操作时液态光固化树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光固化3D打印是通过将液态的光固化树脂通过逐层固化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打印过程中,物体与成型平台板必须牢固地粘连在一起。打印完成后,需要对物体进行后处理。后处理的一般过程包括:首先从成型平台板上取下物体,然后将物体浸泡到清洗液中进行清洗以去除物体表面残余的光固化树脂,然后需要取出物体并等待物体表面风干,最后需要将物体放置在紫外光下照射一定时间以进行后固化。上述后处理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用户手动处理,操作繁琐,用时较长,且手动处理过程中残留的液态光固化树脂极易污染使用环境,难以清理。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处理、操作简单、效率高、既能固化又能清洗的光固化3D打印后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包括中板、立柱、电机、驱动转盘、紫外灯组件、固化转盘组件,所述立柱垂直与中板连接,所述电机与中板下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转盘位于中板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板与驱动转盘连接,所述固化转盘组件位于驱动转盘上方,所述固化转盘组件与驱动转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紫外灯组件设于立柱靠近固化转盘组件的一侧面。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所述驱动转盘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强磁,所述固化转盘组件包括固化转盘和垫片,所述垫片位于固化转盘底部,所述强磁与垫片磁吸力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所述驱动转盘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孔,所述垫片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位于定位孔中。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部风扇和下部风扇,所述上部风扇设于紫外灯组件上方,所述下部风扇设于紫外灯组件下方。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设于中板表面,所述立柱、紫外灯组件、固化转盘组件位于外罩中。一种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清洗装置,包括中板、立柱、悬挂板、电机、驱动转盘、清洗桶组件、悬挂组件,所述立柱垂直与中板连接,所述电机与中板下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转盘位于中板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板与驱动转盘连接,所述清洗桶组件位于驱动转盘上方,所述清洗桶组件与中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悬挂板设于立柱靠近清洗桶组件的一侧顶部,所述悬挂组件设于清洗桶组件中,所述悬挂组件的顶部与悬挂板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清洗装置,所述驱动转盘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强磁,所述清洗桶组件包括清洗桶、波轮,所述波轮与清洗桶的内部底面可旋转连接,所述波轮中设置有两强磁,所述驱动转盘底部的强磁与波轮中的强磁磁吸力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清洗装置,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支架固定端、调节螺丝、支架调节端、平台板,所述支架固定端顶部与悬挂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固定端侧面设置有调节槽,所述支架调节端卡于调节槽中,所述调节螺丝设于调节槽中并与支架调节端连接,所述平台板与支架调节端连接,所述平台板位于清洗桶中。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清洗装置,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清洗篮、支架,所述支架顶部与悬挂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清洗篮与支架底部连接,所述清洗篮位于清洗桶中。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置固化和清洗共用一个平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固化和/或清洗待处理产品,能够简化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流程,提高后处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操作时液态光固化树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柱、中板、电机、驱动转盘、紫外灯组件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立柱、中板、风扇、紫外灯组件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固化转盘组件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固化转盘组件与驱动转盘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清洗桶组件和驱动转盘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清洗桶组件和悬挂组件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悬挂组件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包括中板1、立柱2、电机3、驱动转盘4、紫外灯组件5、固化转盘组件9,所述立柱2垂直与中板1连接,所述电机3与中板1下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转盘4位于中板1上表面,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中板1与驱动转盘4连接,所述固化转盘组件9位于驱动转盘4上方,所述固化转盘组件9与驱动转盘4可拆卸连接,所述紫外灯组件5设于立柱2靠近固化转盘组件9的一侧面。如图5,所述驱动转盘4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强磁401,所述固化转盘组件9包括固化转盘902和垫片901,所述垫片901位于固化转盘902底部,固化转盘902上放置需要进一步固化的光固化成型物体。所述强磁401与垫片901磁吸力连接。所述驱动转盘4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孔402,所述垫片90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螺丝903,所述定位螺丝903位于定位孔402中。定位螺丝903卡于定位孔402后,由于垫片901与强磁401通过磁吸力连接,可以使固化转盘组件9稳定固定在驱动转盘4上,当驱动转盘4转动时,可带动固化转盘902转动。如图3,由于紫外灯组件5在工作过程会产生热量,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保证工作环境的温度稳定,所述立柱2上设置有上部风扇202和下部风扇203,所述上部风扇202设于紫外灯组件5上方,所述下部风扇203设于紫外灯组件5下方,上部风扇202和下部风扇203对紫外灯组件5进行散热。如图1,为了防止紫外光线照射外部空间对人体造成伤害,中板1上部分设置外罩8,所述外罩8设于中板1表面,所述立柱2、紫外灯组件5、固化转盘组件9位于外罩8中。本实施例的原理及方法如下:1、将固化转盘组件安装在驱动转盘上,并将光固化成型物体放置在固化转盘上。2、启动紫外光组件,同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固化转盘以及光固化成型物体旋转,使得紫外光组件发出的紫外光线可以均匀照射光固化成型物体,进一步固化从而提高模型的固化效果;3、取下光固化成型物体,移除固化转盘组件,完成后处理的固化过程。实施例二如图6~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清洗装置,包括中板1、立柱2、悬挂板201、电机3、驱动转盘4、清洗桶组件、悬挂组件,所述立柱2垂直与中板1连接,所述电机3与中板1下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转盘4位于中板1上表面,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中板1与驱动转盘4连接,所述清洗桶组件位于驱动转盘4上方,所述清洗桶组件与中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悬挂板201设于立柱2靠近清洗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板、立柱、电机、驱动转盘、紫外灯组件、固化转盘组件,所述立柱垂直与中板连接,所述电机与中板下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转盘位于中板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板与驱动转盘连接,所述固化转盘组件位于驱动转盘上方,所述固化转盘组件与驱动转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紫外灯组件设于立柱靠近固化转盘组件的一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板、立柱、电机、驱动转盘、紫外灯组件、固化转盘组件,所述立柱垂直与中板连接,所述电机与中板下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转盘位于中板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中板与驱动转盘连接,所述固化转盘组件位于驱动转盘上方,所述固化转盘组件与驱动转盘可拆卸连接,所述紫外灯组件设于立柱靠近固化转盘组件的一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盘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强磁,所述固化转盘组件包括固化转盘和垫片,所述垫片位于固化转盘底部,所述强磁与垫片磁吸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盘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孔,所述垫片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位于定位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部风扇和下部风扇,所述上部风扇设于紫外灯组件上方,所述下部风扇设于紫外灯组件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设于中板表面,所述立柱、紫外灯组件、固化转盘组件位于外罩中。


6.一种光固化3D打印的后处理清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英盛余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